李 光 曲 慧
編者按:5月9日。薄瓜瓜被評為首屆英國“十大杰出華人青年”,獲大本鐘獎。6月27日。薄瓜瓜又在北大發(fā)表演講。明確稱自己今后不想當官,也不想經(jīng)商,想從事與文化教育有關的事業(yè)。消息一出。頓時引發(fā)熱議,其中很多都是關于對他獨特的家庭背景的想象。
作為薄一波的孫子。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到底什么樣?
近期,薄瓜瓜終于接受了媒體訪談。自述從小特殊的奮斗經(jīng)歷和家庭教育。和爺爺、姥姥、姥爺以及父母的親情故事。他希望袒露的是一個真實獨立的自我,一個不因家庭背景而被“格式化”的薄瓜瓜。
爺爺說過:“花盆難養(yǎng)萬年松,有志氣的孩子要敢于闖一闖。”
以自己的努力,支持自己的學業(yè)
到國外上學是你最先提出來的?那時你才11歲。而且當時你就讀的景山學校可是重點學校。
對!爺爺說過:“花盆難養(yǎng)萬年松,有志氣的孩子要敢于闖一闖?!蔽蚁?,自己為什么不能離開這個環(huán)境到外面闖一闖?鄧爺爺小小年紀就到法國學習。眼界才那么開闊。我的想法得到姥爺、姥姥和四姨的支持,他們鼓勵我“好男兒志在四方”。當時到哪兒去八字還沒一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從景山退了學在家自學,那時我剛上初一。
哈羅公學墨怎樣錄取你的?據(jù)說你是哈羅公學500年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學生。
當時我連英文也不懂。在希望不大的情況下,媽媽帶著我,開始在英國幫我補習英文。那時比較苦,吃、住、行樣樣成問題,沒有任何人幫忙。幾天就要換個地方住。記得有一次。媽媽領我去一個新住處,又小又暗,條件特別差。我一進屋就說:“這不是貧民窟嘛!”媽媽一句話也沒說。后來我對自己的態(tài)度特別后悔。
不過我學得比較快,給了大家信心,所以他們還是鼓勵我報考哈羅。后來哈羅公學同意我參加面試,之后就宣布給我一個附帶條件的機會——參加當年的全英入學統(tǒng)考。并規(guī)定了成績線。結果我的成績除了拉丁文得B,其他6門都得了A,還得到了首屆“科山獎”和助學金。從16歲開始,每年我都是獎學金學生。我很自豪,我是以自己的努力支持了自己的學業(yè),沒有給媽媽爸爸添負擔。
在英國學校里生活怎么樣?那時候有沒有動過回目的念頭?
我上的學校管理非常嚴格,周末不放假,連本地學生也見不到家人。開始每星期只有60便士的零花錢,等于七八元人民幣。我全部用來買零食都吃不飽,經(jīng)常覺得特別餓。
我很怕半途而廢,所以就是再難熬,也咬牙堅持。記得最開始,一下子到了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特痛苦,特別想家人,尤其想媽媽。但是新生不允許用電話,一個只后才可以每周打10分鐘,我就給媽媽狂發(fā)上E-mail??衫蠋熞呀?jīng)給家長布置過,第一個月家里要和孩子中斷一切聯(lián)系。必須讓孩子獨立闖過這一關。我那時不知道媽媽為什么不回信,就不停地發(fā)——“媽媽你在哪兒?我想你!你在哪兒?怎么不給我回?”一周就發(fā)了80多封。但為了鍛煉我,媽媽就是不回復。
五個志愿。你只報了牛津PPE這一個。你的好勝心似乎特別強。是家庭影響嗎?
我不喜歡被貼上任何標簽。
比如想?yún)⒓优=虼髮W里所謂難度最大的考學,當時一些朋友就勸阻我,尤其是對牛津有了解的當?shù)厝?。他們認為,我考牛津沒問題,但選PPE專業(yè)就是自找麻煩了;如果還要報條件最苛刻的創(chuàng)史學院,錄取的幾率就更小了。我越想越覺得這樣尖端的挑戰(zhàn)特有意思,放棄本身就是失敗。所以在填報大學五個志愿時,我就只報了牛津PPE這一個,沒給自己留后路,也算是“背水一戰(zhàn)”吧!
非常支持我的是媽媽。后來我才知道,她并不是認為我會成功。恰恰相反,她曾預料我會經(jīng)歷一次重大失敗。但她相信“頑強奮戰(zhàn)后的失敗和輕易取得的成功具有同等價值”。你可以陶醉于成功,但更津津有味的是人生體驗。
家世,在公眾眼里是罩在薄瓜瓜身上的天然光環(huán),然而他本人似乎對此很不經(jīng)意。
當被問及對各種議論的感想時,他說對這類東西,基本是丟在一邊不看。
就是哭也要哭出精神來
聽說你喜歡“紅歌”,在姥爺?shù)脑嵩线€帶頭唱起來?
從小就喜歡姥姥唱的那些歌,最喜歡的一首是《英雄贊歌》。英雄王成的原型就是當時我姥爺在15軍樹立的特級英雄孫占元。還有黃繼光、邱少云,也是15軍的英雄。沈陽的烈士陵園中還有姥爺為他們題寫的墓碑,爸爸帶我去過。在我姥爺火化的時候,在八寶山,我就提議大家唱了這首歌。
正因為悲痛所以要唱《英雄贊歌》,送他們走要有點激情壯志,哭也要哭出精神采。
姥爺、姥姥對你的影響好像更大?
他們對我影響很大。我是在他們和四姨身邊長大的。爺爺對我影響也很深,每次見面,都跟我談許多道理,給我寫字畫畫,還給我畫過一個一筆畫的大鴨子!在我的精神成長中,媽媽付出最多。跟爸爸在一起的時間有限,但質量很高。他在我心里好像是個勞模,老是在忙。我9歲時給他寫過一首小詩,爸爸現(xiàn)在還記得:“時晚民子遇,獨院無父存。要知答明歸,作真忘盼兒?!敝v的就是傍晚放學,家長都來接孩子,而我卻看不到父親,他在外地。聽說明天要回采,但他工作太認真,竟然忘了自己的兒子!我小時候寫過很多詩,爸爸特別喜歡這一首。他不只會背古詩,還喜歡背我的新詩。
不能因為給人當兒子、當孫子就榮耀
你得知自己獲得“英國十大杰出華人
青年獎”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當然很高興,證明自己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認可。我很高興他們在介紹我的文字里沒有提到我的家庭。
國內很多媒體的新聞標題是《薄熙來之子當選英十大杰出華人青年》。沒有出現(xiàn)你的名字。你的感想如何?
這也很正常。爸爸、媽媽已經(jīng)共同走過了這么多年,而我才“初出茅廬、乳臭未干”。不過也有點不正常,我當成年人也已經(jīng)三年了??梢詾樽约旱男袨樨撠熈?。做好了,自然有我的努力;做錯了,那就“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不希望扯到父母身上。
“某人之子”給你帶來很多榮耀嗎?
在國外,大家從不提家庭背景。所以這個問題乍一聽感到有點奇怪。我很不理解“某某人之子”可以給誰帶來什么榮耀。古今中外,誰也不能因為給人當兒子、當孫子就榮耀。這種文化心理不正常。如果有人介紹我。要扯上家庭背景。我就很不舒服。我有資格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盡管我深知父親是個好人,但也絕不愿在他的影子下生活。
講到家族的“榮耀”。其實爺爺他們經(jīng)歷的痛苦和屈辱給我的印象更深。爺爺活了99歲,其中22年沒有自由;“文革”中姥爺被抓走不知死活:姥姥在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連爸爸也在“文革”中被關了多年。
當然,家庭對我的教育也有極大的幫助。但因為這個獎,有人就喜歡拿家庭背景來說事兒,讓我感覺我們的社會心中有一種“株連意識”。不過各種猜測和質疑也
是在給我出題,人有壓力才有動力,質疑也是一種激勵,這也算家庭對我的幫助吧。
或許不管你將來做什么,你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會伴隨著一些質疑,你預想過嗎?
我想沒必要和社會誤解去較勁。需要做的事很多,與其把心思放在為自己正名、消除猜疑上,不如把精力投放在更有益的事情上。當然,大家能給我更多理解,我會更愉快,畢競比誤解好。但在不被理解的情況下,我也愿意去承受誤解。媽媽很早就提出過“享受誤解”。人家因為重視你才會誤解你。而誤解往往是理解的初級階段和準備階段。有太多的事情別人不容易理解,你也沒有時間去跟每一個人詳談。既然如此。不如積極面對,去理解它們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
媽媽在事業(yè)的巔峰期毅然放棄
你和父親作為兩代人,在觀念上有沒有什么不同?
我很多觀點都受父親的影響。他總對我說:“事在人為,功在不舍,勤能補拙,要想做出,最事,就要比別人更加努力,比別人更能吃苦?!比绻欢ㄒ页鑫覀兊牟煌c,當然也有。比如他總是要求我在牛津埋頭苦讀,爭當“讀書冠軍”,少去參加學生會的社會活動。其實在牛津。還不能不埋頭讀書。不止一個同學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自殺。
你的母親答開來律師也曾聲名顯赫。但這兩年看到關于她的消息越來越少了。
爸爸常常和我議論媽媽。覺得她很偉大,有思想,有創(chuàng)意,做什么事都做得非常好。當年辦律師事務所很成功,為了避嫌,她在事業(yè)的巔峰期毅然選擇了放棄。爸爸說,這不是一個人的損失。而是一個事業(yè)的損失。他甚至說,如果當時他自已退下來,支持媽媽。她會做得更好!她退出以后,就像隱居一樣,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爸爸有活動讓她參加她也不肯。我特別理解,她最不愿意被罩在爸爸的影子下,失掉自己。她現(xiàn)在整天讀書儆學問。研究“比較文化”。
其實這種情況在家里不是第一例。我叔叔薄熙成早就激流勇退了。然后一直致力于教育事業(yè)?,F(xiàn)在已幫助貧困地區(qū)近千個窮孩子上了大學。他還自己編教材,每學期給他們講課。我覺得他很了不起。
“既然人們對我有猜疑有好奇,那我就應當更透明,讓人看清我到底什么樣。我媽媽說,人要徹底就要透明?!?/p>
劉關張出身不同亦成生死之交
你從識李禾禾、萬寶寶這樣一批人嗎?
我知道他們都很上進。我們這樣一批人?我知道這樣說,大家評論起來比較方便。但我不喜歡這種標簽。我對自己很多朋友的家庭背景都一無所知。我?guī)笥训郊依?。父母也從來不問人家的出身。我覺得這也是對人的尊重。歷史上桃園三結義,劉備“劉皇叔”,算是個“高干子弟”了,但關羽是做生意的,張飛是個屠戶。他們三人家庭出身大不一樣,卻成了生死之交,說明家庭背景并不起決定作用。
你擔不擔心如果接受了采訪??赡軙绊懙礁赣H?
我不擔心,我又沒做什么虧心事。我媽媽常說,人要徹底就要透明。爸爸并不鼓勵我接受采訪。覺得挺可笑的!但他又很民主,并不限制我。他覺得我自己做主,碰了釘子也可以自己總結經(jīng)驗。畢竟大多數(shù)人是善意的。你越坦白。大家也會越客觀,這就是將心比心!
對自己的將來你有什么打算?
我還沒有想好某個具體的職業(yè),現(xiàn)在我感覺,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事情更有意思。外國的朋友來北京。我還要一大早領他們去天安門看升國旗,現(xiàn)在就開始做“文化交流”了。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選擇從致,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你說的是升官容易吧?這其實是個誤解。升官也不是我的愛好。爺爺常對我講孫中山的那句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像我剛才提到的我叔叔,他就是棄官后做出了更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