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梅 谷愛林
職業(yè)倦怠是教師不能順利應(yīng)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yīng)。面對壓力,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永遠年輕,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與充實?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調(diào)適。
一、學會悅納自己,接受現(xiàn)實
任何一種職業(yè)做久了,都有可能產(chǎn)生倦怠,職業(yè)有時就像“圍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認識到這一點,就要悅納自己的職業(yè),悅納現(xiàn)實。選擇了一種職業(yè),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教師職業(yè)是一個清苦的職業(yè)、奉獻的職業(yè),一個人活著,就是要做好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在一年里也會有很大的進步。悅納自己、悅納現(xiàn)實,只要學會悅納,就會有一份好心情。有一位母親,鼓勵她連續(xù)失敗的兒子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如果豆子也長不好,可以種瓜果;如果瓜果也不行,撒上一些蕎麥種子就一定能夠開花。”后來,她的兒子終于成就了一番非凡的事業(yè)。
二、學會享受平凡的生活,享受大自然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教師扮演著為人師表的角色,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蓋和壓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成功學家卡耐基在談到成功之道時感慨道:世上有些事情比財富更重要。他說的有些事情就是指能欣賞簡單的事物。大自然是慷慨的,帶給我們的歡樂是無限的,走進大自然,嗅嗅花香,聽聽鳥語,看看夕陽的余輝,這些都會令人心曠神怡,一掃工作的困頓、心情的煩悶,也會帶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靈感。
三、學會心理調(diào)適,自我放松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防止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當人受到不良情緒的侵擾時,關(guān)鍵在于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不良情緒,不讓它隨意泛濫和持續(xù)時間過長,這樣可以防止或減少不良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當教師受到壓力威脅時,心理學家告誡我們,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才會收到好的效果。有了不良情緒,要及時化解,可以找自己最親近的人或最要好的朋友傾訴,或用其他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緒。同時也要學會放松自己,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熱水澡、聽音樂、和家人或朋友聊天外,女性教師還可以通過美容來重拾信心。體育鍛煉也可以幫助教師明顯地減輕壓力和倦怠,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健壯,精力充沛,應(yīng)付能力增強;另一方面,某些鍛煉如散步、慢跑等也能提供難得的“休閑”機會,可以對問題加以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體育鍛煉要有規(guī)律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四、學會理性妥協(xié),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就焦急,夜不能寐。當事業(yè)小有成就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最先老邁的人,自己是最疲憊的人。教師如果具有這樣的不良心態(tài),就會收獲越多,越是怕失去,越是怕落后,所以心情總不能暢快。我們要學會自然地盡我所能地去工作。對待工作要認真細致,但不要苛求工作結(jié)果的完美。我們要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感恩的心,從日常平凡瑣碎的生活和工作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快樂。把教書育人當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用這樣積極的心態(tài)來沖淡心靈上倦怠的塵土,累并快樂著!
我們要學會寬容地對待一切,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教師職業(yè)倦怠表面上看是由于重復工作,而深層原因其實是焦慮和煩躁。要學會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作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
積極的心態(tài)創(chuàng)造人生,消極的心態(tài)消耗人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漫長的、不能馬上見成果的事業(yè),需要我們耐得住寂寞,需要我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桃李滿天下的美好前景,總能讓教師心里充盈著幸福,洋溢著自豪。
五、博覽群書,尋找精神上的朋友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又說“發(fā)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讀書可以讓人擺脫煩惱,忘記憂愁。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讀書學習不僅僅意味著獲取人類積累的知識與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獲取個體發(fā)展和促進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重新學習會從中享受讀書的樂趣,沖淡工作的煩惱,緩解競爭的壓力。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確實平凡,但往往只有平凡的人才能感受生活的苦辣酸甜。每日里有學生生動燦爛的笑臉相伴;看著“樹苗兒”一天天長高,一朵朵“花兒”綻開笑顏,成功的喜悅能回味若干年……讓我們享受教育的陽光吧,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好!
(責任編輯張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