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軼
【摘要】諺語作為語言的精華,對諺語的正確認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目標語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對目標語語言知識的理解、記憶、掌握和使用。
【關鍵詞】諺語;認識
諺語,是語言中最生動、最簡潔、最風趣、最富生活氣息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諺語的洗煉和深刻是一個民族在其漫長的語言文化發(fā)展史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結果。無論是中國語言文化、俄語語言文化還是其他語言文化,諺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點,即社會性、廣泛性、生活性、通俗性、簡潔性、傳遞性和教化性等等。諺語作為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個性?!耙粋€民族的天才、智慧與精神都可以在諺語中找到?!?FrancisBacon)[1]所以,對諺語文化的比較研究和翻譯一直是語言研究界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但是,諺語作為民族文化傳遞的使者,如何發(fā)揮其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則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標語國家文化知識的傳遞與獲得的途徑很多,如了解目標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以及欣賞目標語國家的電影、電視等文娛節(jié)目等等,都是獲得文化知識的有效途徑。諺語作為語言的精髓部分,是濃縮了的文化。因此,對目標語諺語的學習是迅速獲得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文化知識的獲得又有助于對目標語諺語的正確理解。諺語作為語言的精華部分,理所當然地反映了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xiàn)象。只有理解了目標語諺語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才能理解諺語本身。因而,諺語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的傳遞過程。
所以,在俄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諺語的重要性。本文試圖在諺語的定義、性質、概念及特點等方面加強我們對諺語的認識。
1、 諺語的定義
諺語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是語言文庫的明珠。諺語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熟語,它是人民群眾經驗積累的形象而富有意味的概括,所以在內容上充滿了哲理和智慧色彩。它是民間流傳的言簡意賅而又具有訓誡意義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敘述和道德告誡兩個部分[2]。諺語的對比對于我們和俄羅斯人的交際、外語學習、掌握漢俄文化差異等方面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諺語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民族固有的睿智、過去的歷史和風土人情。諺語是俄羅斯文化的沉淀,它包括了長時間以來民族的傳統(tǒng)和習慣的資產,它具有超越適口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諺語形成于民間,來源于生活,是一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高度濃縮和集中體現(xiàn)”[3]。
2、 諺語的性質
諺語是俄羅斯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同詞匯一樣,它不僅是重要的載蓄手段,而且是積極的交際手段。從語言國情學角度對諺語進行學習和研究,有助于增強對俄語及其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
諺語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俄語是形態(tài)豐富的屈折語,它擁有更為關闊的表達交際結構的自由空間。俄語諺語的動態(tài)性和開放性是其固有的特點,兩者緊密相關,相輔相成。俄語諺語就如同一面鏡子,折射著俄羅斯民族的縮影,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俄羅斯民族個性這一涉及語言與文化相互關系的核心問題的特征。
從人民群眾的智慧這個方面來講,因為人類共同的特性,各個國家的諺語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共同點。在俄羅斯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巨變的今天,同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了,加之在世界范圍內全球一體化的取向的影響。人類的共同進步,民族之間的差異會縮小,相交的部分會擴大。人類在客觀實際中的共性,同樣會反映在中俄兩國語言負載的文化中。所以中國學生在今后俄語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諺語應該根據(jù)其國情來理解和應用。
3、諺語的概念及特點
作為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諺語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辟、形象生動,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可是,究竟什么是諺語,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根據(jù)《辭海》中記載,“諺語”是“熟語的一種,流傳于民間的簡練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爭的經驗……也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薄短K聯(lián)百科字典》中對“諺語”是這樣定義的:“民間文學的一種體裁,是結構緊湊,形象生動,語法、邏輯上完整的有一定韻律組織形式且?guī)в薪逃饬x的語句”[4]。這兩種解釋都總結出諺語是語法、邏輯上完整的,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語句,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我們可以對諺語下這樣一個定義:諺語是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作,是流傳久遠的具有特定轉義性教義的語言簡潔、形式固定且有一定韻律的語言。
總之,對諺語中折透出來的語言世界圖景進入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認識中俄民族及其文化內涵。對民族性、動態(tài)性的理解和認識是我們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基礎。
諺語是俄羅斯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同詞匯一樣,它不僅使重要的載蓄手段,而且是積極的交際手段。從語言國情角度對漢俄語進行對比學習和研究,有助于增強對中俄文化的差異和共性的認識,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轉引自張冬貴,《諺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第16卷,2002年6月。
[2]彭在義,俄語成語釋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第1頁。
[3]陳亦燕,《諺語:管窺他國文化的窗口》,《西安外國語學校學報》,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
[4]吳國華:《文化詞匯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Brief Analysis on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verbs in Teaching Process of Russian
Yu Y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Jilin 132101)
【Key words】proverb ; understanding
作者簡介:于軼(1981--),女,漢族,山東煙臺市人,助教,從事俄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