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鉞
超期重箱指的是在目的港超過規(guī)定期限仍無人提取的裝載貨物的集裝箱。超期重箱的產(chǎn)生導致集裝箱被長期占用,給承運人造成巨大損失。
1超期重箱產(chǎn)生的原因
(1)發(fā)貨人利用承運人提供的集裝箱裝運廢輪胎和廢電器等廢棄物品,謊報貨物品名、件數(shù),并虛擬目的港收貨人,致使承運人在貨物運抵目的港后根本無法聯(lián)系到提單上顯示的收貨人。
(2)發(fā)貨人在集裝箱中夾帶香煙、酒類、刀具、仿冒商品及目的港禁止進口的食品等違禁或走私物品,并謊報貨物品名、件數(shù),導致貨物運抵目的港后被當?shù)睾jP查扣。在這種情況下,發(fā)貨人無法收回貨款,收貨人也無法提貨,目的港海關還將因此對承運人處以高額罰款,或限制承運人的船舶離港。
(3)船舶在運輸途中發(fā)生可能影響集裝箱內貨物品質的意外事件,收貨人擔心貨物質量下降而拒絕提貨;或由于季節(jié)性貨物抵達目的港時錯過銷售季節(jié),收貨人認為貨物喪失商業(yè)價值而拒絕提貨。
(4)有關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貿易政策或檢驗檢疫制度發(fā)生變化,引起貿易糾紛,造成收貨人無法查找貨物或無法提貨,最終導致貨物長期無人提取。
(5)貿易合同中的買賣雙方因貨物質量、數(shù)量、包裝、價格或信用證條款等發(fā)生爭議,無法達成一致。為盡可能減少自身損失,買賣雙方往往相互推諉責任,不向承運人明示何人何時提取貨物,造成重箱超期堆存。
(6)收(發(fā))貨人涉案潛逃,致使貨物到港后承運人無法聯(lián)系到貨方,造成已到港的集裝箱長期無人提取,成為超期重箱。
2承運人的對策
實踐中,超期重箱的貨值往往較低,長期存放在堆場的結果是:一方面,貨物本身的價值不斷降低;另一方面,堆存費、集裝箱超期使用費和冷箱插電費等費用不斷增加,可能很快就接近甚至大大超過貨物本身的價值。為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承運人應積極、謹慎地處理超期重箱,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適當減免集裝箱超期使用費,促使收貨人提貨;
(2)協(xié)助發(fā)貨人在目的港聯(lián)系新的買家,將貨物轉賣;
(3)將超期重箱退運回裝貨港;
(4)對于貨物所有人已宣布棄貨的超期重箱,盡快聯(lián)系相關部門安排貨物的銷毀或轉賣;
(5)對于沒有明確的收貨人或收貨人置之不理的超期重箱,承運人應根據(jù)進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申請當?shù)睾jP或法院拍賣;
(6)對于因夾帶違禁物品或瞞報危險品導致集裝箱被目的港海關扣留,從而造成收貨人無法提貨的情況,承運人應主動配合海關,提供與貨物有關的文件和單證,并積極聯(lián)系發(fā)貨人,要求其提供相應的現(xiàn)金擔?;蜚y行擔保,促使海關盡快放行貨物,并確保承運人能夠追回因此產(chǎn)生的損失;
(7)對于在運輸途中發(fā)生意外事故并有可能導致貨損的情況,承運人應盡可能地向收貨人說明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貨物可能遭受的損壞,并要求收貨人盡快提取貨物。
3有關超期重箱的司法實踐
3.1超期重箱案件的責任主體
根據(jù)我國《海商法》第86條的規(guī)定,可認為提單上的收貨人是超期重箱案件的首要責任主體。法院一般認為,收貨人應當履行及時提貨及按時向承運人返還集裝箱的義務,并承擔因未能及時返還集裝箱產(chǎn)生的集裝箱超期使用費。
在無法聯(lián)系到收貨人或收貨人已倒閉或失蹤的情況下,承運人可要求提單上的發(fā)貨人承擔超期重箱產(chǎn)生的責任與風險。法院通常認為,托運人(發(fā)貨人)及用箱人應當對其所指定的收貨人的真實存在及在目的港提貨等事項向承運人承擔默示擔保義務。運輸合同下的義務與托運人(發(fā)貨人)是否收回貿易合同下的貨款及貨物所有權是否轉移無關。托運人(發(fā)貨人)完成交付貨物的義務本身不能對抗或取代其作為集裝箱使用人應承擔的還箱義務,其應當預見未能還箱將導致的法律后果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2集裝箱超期使用費的性質及金額的確定
在收(發(fā))貨人拒絕提貨導致重箱超期堆存的情況下,集裝箱超期使用費本質上屬于特殊違約金,計算承運人因集裝箱被超期占用而遭受的預期利潤損失,不應以集裝箱的價值為限。集裝箱運輸屬增值服務,因此,超期使用集裝箱需要支付相關費用,這在海運實務中已成為行業(yè)慣例。承運人可根據(jù)對外公布的費率,并結合當前的市場價格計算集裝箱超期使用費,要求責任人予以支付或賠償。
(編輯:張敏收稿日期: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