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汽車制造商稱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9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汽車進入“高速擋”運轉 當通用今年夏天從破產中重生、推出新的別克君越時,這款車獨一無二的特色是:內部構造完全在中國設計。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總裁科姆女士稱,這是該品牌汽車在中國發(fā)展的一個例證,“這里是全球范圍內別克銷量最高的國家”。
僅用了20年,中國的汽車制造業(yè)就這樣通過西方合作伙伴實現了飛躍。外國汽車制造商進入了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車商則從他們那里獲得了技術。全球經濟危機更加速了中國汽車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因為外國企業(yè)正在處于增長中的中國市場尋找天堂。同時,中國的汽車商以跳樓價把外國技術和品牌攬入懷中,壯大自己的技術實力并延伸品牌全球影響力。
市場研究公司TNS北亞地區(qū)汽車主管克勞斯·鮑爾說,“對外國汽車公司來說,中國市場是雙刃劍。一方面,他們在幫著培養(yǎng)(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而同時,如果不這么做,就無法進入中國市場?,F在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制造商在走出去尋找技術和品牌方面變得更自信了,他們對自主運作也更有信心”。
在中國政府刺激計劃幫助下,中國的汽車銷售在增長:銷售量今年前7個月達720萬輛。而美國銷售量只有580萬輛。盡管美國實行以舊換新計劃,但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已屬于中國。
在中國政府要求下,福特和其他跨國公司與本土品牌合作,目前在中國汽車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本質上是把技術轉讓和市場準入作為交換。中國汽車商最終將會大量往發(fā)達國家出口汽車,但最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市場仍在國內??颇放空f,“未來,大量的創(chuàng)新技術將有機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作者比爾·薩瓦德福,王娜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