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并排除以下情況:①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等疾??;②進入觀"/>
吳 強 郭劭杰 楊麗莉 武鴦堂 王虎庭 李宵河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2006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幽門螺桿菌(Hp)陽性的消化性潰瘍患者72例,均經(jīng)胃鏡檢查證實為胃潰瘍(GU)或十二指腸潰瘍(DU)活動期病人,快速尿素酶和胃腸黏膜組織活檢及病理檢查證實為Hp陽性,其檢查方法為分別從胃竇、胃體取胃黏膜組織,做尿素酶試驗及Warth-Starry銀染色,兩項均為陽性方可診斷為Hp陽性,均有中上腹脹痛、燒灼感、反酸、隱痛或空腹痛,且>1個月。并排除以下情況:①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等疾?。虎谶M入觀察前1周有接受過抗生素和質子泵抑制藥治療;③妊娠及哺乳期;④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⑤惡性腫瘤。本組72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奧硝唑新三聯(lián))36例,對照組(甲硝唑三聯(lián))36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治療組:奧硝唑500mg每天飯間及睡前15分鐘口服,奧美拉唑20 mg 2次/日,左氧氟沙星200mg 2次/日。對照組:奧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500 mg 3次/日,甲硝唑200 mg 3次/日。
兩組同時進行14天的正規(guī)治療后,復查胃鏡和快速尿素酶試驗,根據(jù)消化性潰瘍的內鏡分型及尿素酶試驗結果判斷療效。治療期間囑患者注意飲食,忌辛、辣、酸、冷食物,按時休息,禁服其他藥物。治療后第14天復查胃鏡及快速尿素酶試驗,記錄癥狀改變情況、不良反應和檢查結果,并在治療前后查血、尿、糞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治療期間有任何異常隨時就診。
療效判定標準①胃鏡下潰瘍療效標準:潰瘍及周圍炎癥全部消失為痊愈;潰瘍消失,仍有炎癥為顯效;潰瘍縮小≥150%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②Hp陰轉的判定:療程結束14天復查胃鏡,取組織做尿素酶試驗及病理染色,兩者均陰性為Hp陰轉。③腹痛療效判斷標準:腹痛完全消失為顯效;腹痛較前減輕,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為好轉;腹痛無緩解或加重為無效。④記錄不良反應。
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總有效率69.4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X2=6.47,P<0.0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疼痛緩解情況兩組治療后腹痛全部緩解,緩解天數(shù)分別為治療組1~10天,平均3.6±2.2天;對照組3~15天,平均6.5±0.8天。兩組比較,治療組疼痛緩解時間稍短。
不良反應治療組4例,對照組12例。兩組比較,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較低(P<0.05)。不良反應均較輕,一般為頭暈、乏力、納差、惡心、皮疹等,均能完成療程,未發(fā)現(xiàn)肝、腎及血液系統(tǒng)等嚴重不良反應。
討論
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首過代謝率低,血漿深度高,生物利用率高達89%,即24小時對胃酸抑制作用更持久、更有效,同時吸收迅速,不良反應小。
抗Hp的作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直接抑制以及奧美拉唑和抗菌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
奧美拉唑與抗菌藥物協(xié)同作用許多抗生素在體外有較強的抗Hp作用,但不耐酸,在胃液中易分解,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①用奧美拉唑后能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值,減少抗生素的分解,使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濃度降低,而增加抗生素活性,為抗菌藥物發(fā)揮抗Hp作用提供較好的環(huán)境:②同時pH值高則不利于Hp生長而抑制其生長。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口服吸收快,服用0.8~2.4小時血清中可達最高濃度;③藥效持續(xù)時間長,其生物半衰期為4.3~6.0小時;體內分布廣,組織和細胞內藥物濃度高,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④當前,一些細菌對許多抗生素的耐藥性可因質粒傳導而廣泛傳布,左氧氟沙星則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的影響,因此它與許多抗菌藥物間無交叉耐藥性,故其耐藥性低,對耐藥的螺旋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奧硝唑是一種繼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類衍生物,抗菌作用強,在胃酸中保留時間長、不良反應小,藥理作用與替硝唑基本相同,該藥主要在肝內代謝,在體內主要以具有細胞毒作用的原藥和具有細胞毒作用中間代謝產(chǎn)物作用于細菌的DNA,使其螺旋結構斷裂或阻斷其轉錄復制致死亡,達到抗菌目的,且無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等不良反應。
上述的對照實驗結果表明,奧硝唑治療消化性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中的作用優(yōu)于甲硝唑,潰瘍愈合率>90%,Hp根除率較高,具有抗耐藥、殺菌性強、依從性好、療程短和不良反應小的優(yōu)點,易為患者接受,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