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趙嘉奇校長選了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怎能才把校園變成“笑園”?
現(xiàn)階段中國的校園,特別是有升學任務在身的初中、高中,學生疲于奔命,教師職業(yè)倦怠,學校演變?yōu)橐粋€升學的流水線,每個學段成為一個工藝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的是枯燥乏味、窮于應付的生活。青春的活力被壓抑,充滿趣味的文化認知被題海戰(zhàn)術所取代,這如何能笑得起來?所以,欲使校園變成“笑園”,不能僅從校園環(huán)境、師生關系、組織活動這幾個方面考慮(這固然也很重要),而是要挖掘它深層次的原因。
2003年秋天,我隨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廳教育考察團去美國考察??疾炱陂g,最能引起教育同行深思的,不是美國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繁華的城市建設,而是學校里學生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歡笑聲。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參觀科技城、航天城,只要有中小學生的地方就有此起彼伏的笑聲。孩子們像小麻雀嘰嘰喳喳歡快跳躍。大家都很感慨,美國的孩子笑得那么開心,那么放肆,好像一點煩心的事也沒有。想想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難得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聽到他們開懷的笑聲,更覺得他們心事重重,好像有多么重的擔子壓在身上,笑不起來,即便笑也覺得很勉強。笑不起來的原因是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單一的生存方式,枯燥的課堂。他們的童年、少年在壓抑中度過,不會笑、不會玩。一位詩人說過:笑是心底流出來的蜜。心里甜,才能笑,才能笑得開心、自然。由此,我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定設法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讓我們的校園變成充滿歡樂的笑園,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生活、鍛煉、成長。
——歡樂的校園美景
俗話說:觸景生情。美麗的校園是歡樂之源。走進包鋼一中,雄偉的勵志樓拔地而起,大氣壯觀。“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八個大字使人精神振奮,激勵心志。樓前五千余平方米的廣場視野開闊,一掃鬧市擁堵的郁悶。學校大氣,教師才能大氣,學生才能大氣。大氣才能順氣,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校園如花園,櫻桃、蘋果、杏樹、李樹、山楂等40余種花果樹木次第開花結果。累累的碩果,壓彎枝頭,顯示著成熟與收獲。綠陰下,孩子們手捧書本學習、討論,入景入神。噴泉水柱沖天,池內錦鱗游泳,學生們圍觀在池邊嬉戲,欣賞著彩虹,享受著水霧的洗禮。每一處都是一景,每一角都是一幅畫。
邁進塑膠體育場,便是縱深景觀。宏偉的主席臺和觀禮臺,黃綠相間的足球場,紅地毯似的塑膠跑道,襯托出學校生機勃勃的氣象,孩子們玩得開心、玩得痛快。每個年級每學期都有一場循環(huán)籃球、排球和足球賽。孩子們視為重大賽事。練拉拉隊、買隊服、制作宣傳畫、訓練籃球寶貝,滿場的助威聲、歡呼聲使校園充滿活力。
——校園溫馨的問候,是開心的鑰匙
“讓‘你好成為校園最美好最流行的語言”?!皩W問好、學做人、會問好、會做人”,
“我們不僅學習好,更會問好”,這是包鋼一中禮儀教育的切入點。同學之間,師生之問,互相問候,使校園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使表情不再麻木冷漠。心靈不在隔膜。一聲“你好”,拉近了相互間的距離。一個微笑,使校園更陽光燦爛。
學會問好,學會主動問好,學會主動向陌生人問好,是包鋼一中學生的必修課,是終身受益的好習慣,高中階段是學生由少年進入成年的最后階段。18歲意味著成年的到來。我們在為學生舉行成年儀式的時候,應該教給他們成年人具備的素質和行為習慣。把問好和微笑帶進大學,帶入社會,使他們笑對他人,笑對人生,他們的生活必定是充滿歡樂的生活。
我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原則:教(jiao)勝于教(jiao),即要具體地教給學生怎樣做,而不是學生犯了錯誤去教訓他們、埋怨他們。
校足球隊代表自治區(qū)參加2009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并打進前10名,獲得8月份去長沙總決賽的資格。開賽前,教練許文俊照例布置戰(zhàn)略戰(zhàn)術后又特別叮囑學生:比賽肯定緊張激烈,沖撞較多,要特別注意減少犯規(guī),避免受傷。如果發(fā)生碰撞,要主動向對方道歉,把對方攙扶起來;要絕對服從裁判、尊重裁判,面對裁判立正一鞠躬一致歉。賽場火藥味很濃,我校隊員都能克制自己,有時被對方侵犯摔倒,他們不急不惱,爬起來繼續(xù)比賽。凡不小心侵犯對方,馬上跑過去道歉,扶起對方。特別是主力隊員李偉連進兩球后被對方盯死,一次次被鏟倒、推倒,腿部、肋部受傷,咬著牙爬起來,一瘸一拐地堅持比賽,頗有大將風范。
中場休息,教練再次提醒大家,表揚隊員的風格。全場比賽我校隊員始終保持冷靜友好的心態(tài),最終贏得了勝利,更以文明之師贏得對方服氣。
從教練的臨場指揮和隊員的場上表現(xiàn),使我想到平時我們有些教育工作只是強調、布置和宣傳,卻忽視了具體的指點和幫助,更多的是在埋怨學生,而不是結合具體實際或設置場景教他們怎樣做。中學生大都是未成年人,是孩子。因此,我們的教育方法更應像師傅教徒弟一樣,手把手、面對面地教他們怎樣做,為他們示范、糾偏,而不是簡單生硬地教訓他們不會做或沒做好。一位教育家說:要想讓孩子們不做壞事,就要不斷地教他們做好事。
校園好人好事多,校園笑聲就多。教(jiao)與教(jiao),字同音不同,其含義也不同。
——開辟校園活動空間,開辟笑的空間
學校體育館建成了,寬闊平展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引來許多學生隔窗觀望,眼里充滿了渴望:能讓我們進去玩嗎?
學校滿足了他們的愿望,體育館對全校師生開放,按課程表活動,每個人都有機會進館活動,都有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機會,體育館不是少數(shù)運動員的專利或是供參觀的景點。不怕用壞,只怕破壞,是我們嚴格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則。
有的同學帶來照相機、攝相機,記錄下自己活動的場景,作為永久的紀念。“我們的體育館”是孩子們引以為自豪的資本。他們開心地玩、開心地笑,一掃升學壓力帶來的煩惱。
音樂課不僅教唱歌,還把樂器引入課堂。學校投資40多萬元,建音樂教室,每位同學配一把黑管和小號。他們不僅學樂理,還要學會幾件樂器,將來走向大學,拿起樂器就能演奏。在這里,藝術育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體育教學實行選修制,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形體課等十幾項內容任意選擇,隨心所欲。體育課不再是一盤散沙的自由活動,而是要學到一定專長的技術訓練課。
住校生每逢過生日,校食堂都會為他們贈一碗長壽面和兩個荷包蛋,祝他們生日快樂!家長來信來電話對學校的關心表示感謝。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食堂給他們贈送月餅,班主任老師帶他們吃餃子。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育人,讓孩子們快樂地成長是我們的共同愿望。
為了解除孩子們學習過重的心理負擔,學校成立了心理素質研究會,開辟了7個心理輔導室,有13位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為他們輪流輔導咨詢,讓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2008年高考,我校再獲大豐收,600分以上人數(shù)達207人,重點率達58%,二本率達88%,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為每位同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笑是生活的動力。把校園變成笑園,變成花園,孩子們的未來一定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