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宇
爭車位、買賣奴隸……去年,突然刮起的網絡社區(qū)游戲熱潮著實讓不少人開心了一陣子。不過,很快就有媒體開始質疑這種在網上過家家似的虛擬游戲??墒牵瑫r隔半年有余,游戲玩家在厭倦了停車、買賣奴隸之后,又在買房子、種菜和偷菜中找到了新樂趣。在網上只要添加買房子組件,就能擁有一間虛擬社區(qū)里的房子,同時還有虛擬花園。接著,自己可在商店里買各種植物種子,包括土豆、胡蘿卜、玫瑰花、雪蓮、靈芝等等,經過一番耕種之后等待收獲。一旦植物成熟,一場農作物的保衛(wèi)戰(zhàn)就開始了——沒有及時去收獲,那么果實就會被好友偷走并拿去賣錢。當然,自己也可以去偷朋友家的果實。
“半夜起來偷菜”隱藏了哪些心理原因
小張玩這個游戲玩上了癮,上著鬧鐘提醒自己該到別人地里搶收去了。每天還喜笑顏開地等著別人“光顧”自己家的菜園子,然后還饒有興致地看看是誰偷了自家東西。她說現在“小偷”很猖獗,一定要記好自己家菜園里果實成熟的時間,并且她還經常趁大家熟睡以后,悄悄爬起來打開電腦忙活兒一陣,偷完一網再回去繼續(xù)睡覺。因為這個時間主人多疏于看管,偷菜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如小張一樣的人不占少數,這樣一個在“偷”與“被偷”之間博弈的小游戲使得眾多玩家樂此不疲。
操作簡單且無性別差異
這個游戲操作簡單,與在線下棋等要求技術含量的游戲相比,偷菜操作起來更容易也更容易被接受。
試想倘若偷菜提高難度,得回答一道數學競賽題才能偷著,估計就會立刻損失掉很多客戶。因為很多人并不愿意讓別人了解自己真正的智力水平,尤其是身邊同事。
并且,設計時目標群體性別相當,不像DS(反恐游戲)或者棒棒堂有明顯的性別特色。這無疑使?jié)撛诘目蛻魯盗勘绕渌W游多出幾倍。
嘗試現實生活中不能完成的角色體驗,為所欲為且不必負責。
有人說游戲的殺手锏正是可以自由在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游離、轉換,偷菜游戲的魅力就在于能換種活法。
“偷”的過程樂在其中,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受到道德約束還受法律約束,違背道德原則會遭到公眾譴責,違反法律就是犯罪,會受到法律制裁。所以,除了極端分子我們大部分人還生活在各種框架的約束之下。
不難發(fā)現,人們在網上“想偷就偷”也可以說是一種變向減壓,這是現實中不能完成的體驗。
我們都知道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才能有收獲。但是在虛擬的花園中賺錢最多的并不一定是種菜最多的,“種菜不如偷菜”,這些都是有背常理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
這個游戲里沒有設置監(jiān)督機制,也沒有懲罰措施,所以在這里你可以不用循規(guī)蹈矩,也不用隱忍和克制自己的情緒,可以說是為所欲為。
很多人表示平時生活很悶,這樣自己可以釋放長期累積的壓力,而在上司眼皮底下看看菜園偷偷菜,也會感到很有樂趣。
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只有低層次需要滿足了之后才會滿足高層次的需要,而現在人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輕易得到滿足以后,人們開始尋求更高層次的滿足。所以在安逸條件下生活太久才會出現蹦極等極限運動,游戲也是抓住了人們的內心的這種需求。網上“偷菜”即使被抓,犯罪成本也等于零,滿足了人們獵奇的心理體驗又不須付出任何代價,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有人說每次去“偷菜”沒有被逮住的恐懼感,偷也就偷了,你能把我怎么著,再說“受害者”也沒有絲毫的受害感,沒有實際損失。這只是一個平民游戲,用不著當真。不過很多人從看似“互虐”的游戲中找到了極大的樂趣。
增加了同事間交流的話題
一般來說,網上的朋友都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同事和朋友,實名注冊彌補了單純網絡游戲脫離現實的不足。
很多人認為公司里的話題很單調,雖然很想抱怨卻不能在同事中對老板有過多評價,也不能隨便調侃某個同事,因為說不定會影響仕途。所以,大家通過網上偷菜很容易找到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讓大家關系親近許多,并且給原本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于是,在各大商業(yè)樓宇的格子間、電梯里、茶水室,能發(fā)現人們調侃和談論的內容豐富多了!
玩網絡游戲需適度
偷菜游戲火爆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說已經有一些公司為了防止員工在上班時間花太多的時間在它上面已經準備屏蔽掉這些網站,甚至有些人已經出現強迫癥的苗頭,這些都是游戲帶來的負面的反應,游戲雖好但需適度才行。
給著迷偷菜的朋友幾個建議:
第一,對于剛接觸這個游戲不久的人來說,著迷偷菜不必太介意。因為過一段時間隨著新鮮感的逐漸弱化對于游戲的熱度也會隨之減弱,這是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
第二,對于每天必須登陸游戲十余次,對游戲癡迷,并且已經意識到正常工作生活受到嚴重干擾和影響卻不能停止投入游戲。此時就會產生一個對立的觀念,使自己陷入強烈的自責,這種情況建議去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因為已經出現強迫性的行為或思維,需在醫(yī)生幫助下對癥治療。
給領導們的建議:
起初職員通過偷菜等游戲釋放并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和負性情緒,領導一刀切屏蔽掉這些網站,這有可能使一些人產生更大的壓力和焦慮,甚至出現敵對情緒。就像是一個啃手指的小孩子,通過這個行為動作能夠減輕焦慮獲得安全感。結果媽媽不準她繼續(xù)這樣做,小孩子會產生更多的焦慮和不安,于是這些焦慮又通過“啃手指”來得到釋放緩解。所以可以理解為什么單位屏蔽掉這些網站以后,很多人回家以后寧可犧牲休息時間上網偷菜。
其實在現實中遭遇的壓力,除了通過“偷”加以宣泄和傾訴,還可以有很多方式放松緊繃的神經。有人說面對緊張的工作,要么累死,要么卷鋪蓋走人。其實這是典型的小巷思維方式,要么這樣,要么那樣沒其他出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就像是車開進了一條狹窄的小巷,的確只能進或者退。但是你如果駕車前往一片曠野,沒有任何障礙物任你馳騁,你可以選擇的就是任意方向。與其只有2個角度和360個角度相比,你的思維變換一下方式就多出了358個選擇。難道不應讓自己更加開闊一些嗎?有時為難自己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看問題的眼光和態(tài)度。我們不妨給自己放一天假,約上三五好友爬山望遠,或者聊天談心都是很不錯放松解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