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愛柔
一位老師說他曾布置了一個作文題,讓學生寫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說可寫父親也可寫母親,結(jié)果班上40余名學生,有30多名選擇寫《我的母親》。他曾問過這部分學生,回答同出一轍:對父親不太了解。思考與討論就此展開,它直指今日之父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被動角色。其實這也是一些父親自己造成的:為了所謂的位子、房子、票子而忽略了自己和孩子溝通的機會;為了孩子將來出人頭地,他們只知道逼迫孩子去“學習”、“學習”,卻忽略了對孩子的人格教育。難怪現(xiàn)在一些孩子對自己的父親角色的漠視,讓一些中國父親很“心痛”。
《三字經(jīng)》曰:“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闭f的是五代時候一個成功的父親竇燕山。他曾經(jīng)是個奸滑的商人,后來成為了一個受人尊重的好人,把5個兒子都培養(yǎng)成了當朝有名的官員,并成傳世佳話?!皣栏复饶浮睒?gòu)鑄的是中國家庭的傳統(tǒng)模式,舊時代的人在對別人提到自己父親時往往尊稱“家嚴”。就這個“嚴”字而言,拋開舊社會夫權(quán)思想的支撐,它所代表的理當包括父親這一角色在一個家庭中所體現(xiàn)的堅毅、果敢和獨立等性別特征。一個”嚴”字,是子女體會父親后的總結(jié)。可是現(xiàn)在的中國父親呢?有這樣一個故事,小明的父親為了讓他從小受到良好教育,花了一大筆“贊助費”讓他進了一所重點學校。最初幾天,小明都高高興興地等著父親來接他放學,可一段時間后,小明不要父親來了,提出要自己回家。父親不解,小明說:“人家老爸都是當軍官的,你只是個賣服裝的個體戶?!边@位父親想了想,說:“好吧,我以后不進學校里頭去,在外面等你?!痹谶@個故事中,孩子不愿讓自己的父親見人。父親,在孩子的心中算老幾?如果那位個體戶不放縱孩子的虛榮,而是借此教導孩子社會有著不同的分工,只要是靠勞動吃飯,無論干什么,一樣擁有光榮,那么,父親的形象自然會高大起來??上?許多父親沒有這么做,他們?nèi)斡珊⒆盂`踏自己。如此,怎能怪孩子不把你當老幾?
現(xiàn)代社會,婦女經(jīng)濟上的獨立結(jié)束了她們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但所謂男女平等僅僅停留在經(jīng)濟上,與丈夫同有經(jīng)濟收入的妻子繼續(xù)承擔著大部分甚至全部家務,而并不比妻子有更高收入的丈夫仍然當“蹺腳老公”。子女一出生,看到的多是母親在里外揮灑汗水,哺乳期對母親本能的依戀會因同情而延續(xù)為成年后更深切的關(guān)注。另外,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jīng)習慣聽到一句話“男主外,女主內(nèi)”,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分工認為教育孩子的工作由女同志來做。除了掙錢、持家還有偶爾的幾句訓誡性的話,父親似乎就完成了作為家長的使命,“父親”這個角色,好像被逐漸的淡出了家庭教育的舞臺。難怪,在當代,當人們談及一個人的成功時更習慣于追溯母愛的偉大力量。因此,中國父親的“心痛”也許不僅僅是我們孩子對父親的“無情”。
盡管在目前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男性承擔的社會壓力要比女性大得多,“父親節(jié)”冷與熱都無所謂,我們有必要提醒人們關(guān)注父親,關(guān)心他的健康,感激父親的養(yǎng)育之恩。但是,如果一些父親還只是一味地為事業(yè)、金錢而“忙碌”,卻不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和溝通,那么,父親這個曾經(jīng)的家庭頂梁柱角色,恐怕真會成為孩子心中永遠隕落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