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萍 鄭 磊
[摘要] 2008年8月2日,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街道萬豐社區(qū)盧某等3人因共同食用一包從雜貨店購買的方便面而引起食物中毒。經過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驗結果綜合分析,確認為毒鼠強引起的食物中毒。
[關鍵詞] 食物中毒;毒鼠強;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R18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7(b)-129-02
2008年8月2日,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接到報告,稱寶安區(qū)沙井街道萬豐社區(qū)發(fā)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3人,沙井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立即派工作人員前往現(xiàn)場進行調查處理,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驗結果綜合分析,確認是一起毒鼠強引起的食物中毒,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中毒經過
2008年8月2日14∶30左右,萬豐社區(qū)居民盧某及居住附近的堂姐弟3人一同在盧某家就餐,食物為在社區(qū)內雜貨店購買的“康師傅香辣牛肉面”和袋裝“雞肉絲”。就餐后15 min左右,盧某(女,8歲)首先出現(xiàn)頭昏、頭痛、嘔吐、強烈抽搐、口吐白沫、痙攣、低熱、意識不清并昏倒在地上。隨后盧某的堂姐(9歲)和堂弟(7歲)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嘔吐、抽搐等癥狀。3名中毒者立即被送往附近的醫(yī)院進行搶救。
2 流行病學調查
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中毒患者居住場所周圍衛(wèi)生條件較差,8月2日中午盧某等3人在自家食用方便面和雞肉絲,用餐后出現(xiàn)類似不同程度癥狀,3名中毒患者全部住院治療,無死亡病例。中毒潛伏期15~30 min,平均20 min;中毒人員中,男1例,女2例;年齡最小7歲,最大9歲。經對中毒人員個案調查了解到,3例患者平日經常一起玩耍,但正式用餐均在自己家中。2008年8月2日早餐為稀飯,中午為稀飯、青菜;2008年8月1日全天進餐食物均為稀飯、炒肉、青菜,且均與家長一起就餐。2008年8月2日14∶30左右,三人到社區(qū)中某雜貨店購買方便面和雞肉絲,在家中自己煮食,其中盧某進食方便面的量最多,中毒癥狀最嚴重。盧某堂姐未進食雞肉絲,但也出現(xiàn)類似癥狀。
3 臨床表現(xiàn)
3名中毒患者臨床癥狀相似,臨床表現(xiàn)均為頭昏、頭痛、嘔吐、抽搐、痙攣,其中盧某癥狀最為嚴重,出現(xiàn)強烈抽搐和昏迷。3名中毒患者在深圳萬豐醫(yī)院和寶安區(qū)沙井人民醫(yī)院經過洗胃、吸氧及對癥支持療法之后于當天晚上轉診至深圳市兒童醫(yī)院進一步治療。目前3名患者均已病愈出院。
4 實驗室檢測
對中毒患者的嘔吐物、洗胃液及血樣進行采樣并送深圳市寶安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進行檢測,結果在患者洗胃液和嘔吐物中均檢測出毒鼠強成分,血液CK-血清總肌酸激酶1 564 U/L。未檢測出其他有毒物質。
5 討論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病例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可以確定本次中毒是盧某等3人誤食摻有毒鼠強的方便面而引起食物中毒。
毒鼠強(Tetramine,TEM)又名“沒鼠命”、“一掃光”、“三步倒”、“王中王”,劇毒類,為國內禁用鼠藥,大鼠經口LD50 0.1~0.3 mg/kg。毒鼠強的毒性比氟乙酰胺大1.8倍,比氰化鉀大100倍,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1]。毒鼠強是無嗅無味白色粉末,外觀上與純堿、小蘇打、米粉相似,容易造成誤食中毒。毒鼠強為中樞和運動神經系統(tǒng)刺激劑,具有強烈的腦干刺激作用,可引起陣攣性驚厥、意識障礙、四肢抽搐、昏迷、死亡,也可以直接損害心肌細胞,引起心肌酶的增高,引起ST及T波的異常及心律失常[2]。
此次中毒的3名患者年齡相近,但中毒潛伏期時間長短不一,中毒程度也深淺不一,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毒物攝入量不同。攝入體內毒物越多,潛伏期越短,中毒癥狀越嚴重,盧某吃了大部分的面和面湯,因此中毒程度最深。
據報道,中國每年約有數(shù)十萬人發(fā)生急性中毒,其中急性鼠藥中毒占50%以上比例,鼠藥中毒死亡人數(shù)高于同期傳染病死亡人數(shù)。特別是毒鼠強中毒案例時有報道[3-5],中毒死者中,以兒童、青壯年為多見,主要原因是誤食、自殺或被投毒[6-7]??诜缀跏嵌臼髲娭卸镜奈ㄒ煌緩?大多數(shù)服毒后在極短時間內死亡。
毒鼠強在國內屬于禁藥,禁止販賣和銷售。政府針對毒鼠強等違禁劇毒鼠藥已開展過收繳、銷毀、整治等專項行動,但由于生產成本低廉、鼠藥市場管理混亂、高效滅鼠藥的缺乏以及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嚴等原因,毒鼠強的生產和使用屢禁不止,部分居民仍能從市場上購買到毒鼠強,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毒鼠強等違禁劇毒鼠藥對人民群眾生命的危害。因此筆者認為,預防毒鼠強中毒的關鍵在于控制源頭: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居民對劇毒藥品的認識,特別要普及毒鼠強的毒性及危害知識,提高人們的警惕性;二是相關監(jiān)管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大執(zhí)法力度,下決心整頓劇毒藥品市場,尤其是禁用劇毒藥品的管理,減少或杜絕其在社會上泛濫,保護居民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陸鳳翔.內科臨床處方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887.
[2]廖文才.一起毒鼠強食物中毒的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35(3):456.
[3]湯湘云,蔣世釗,顧小紅.一起毒鼠強食物中毒的調查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3,10(3):380.
[4]劉金萍,溫凱英,劉輝.一起毒鼠強中毒事件的調查報告[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3,18(3):240.
[5]蔡茂仁,史麗娟,汪忠武,等.一起“毒鼠強”嚴重中毒事件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監(jiān)督雜志,1998,5(2):50-52.
[6]田利國.一起毒鼠強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1):152.
[7]劉志清.毒鼠強引起一村莊集體中毒的調查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1,27(4):78-79.
(收稿日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