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慧
【摘 要】 班主任應改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敢于讓學生去摸索,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培養(yǎng)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關鍵詞】 班主任 工作 管理
“管理是集體的骨架?!倍嗉壸鳛閷W校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一個小集體,管理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良好的、科學的管理,集體才會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對生活充滿好奇,也渴望融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渴望自己獲得成功,品嘗成功的喜悅。因此,筆者在班級工作中特別注意這一點,常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一、當好“心理醫(yī)生”,因人施教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yī)生”是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F(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科學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確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與疏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1.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環(huán)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為此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交朋友,了解并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征等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跟蹤,深入了解,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及時做好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2.循循善誘。班主任幫助后進生不能急于求成,對暫時落后的學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從學習、生活、個人交往等方面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后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yī)生”。由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xiàn)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xiàn)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一蹶不振等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筆者開展一些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社區(qū)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現(xiàn)代意識、競爭意識,培養(yǎng)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二、精心策劃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于一體,寓教于樂,陶冶學生的情操,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筆者注意主題班會內容的系列化,內容豐富,又符合學生實際,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藝術審美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此筆者策劃了許多主題班會活動。如《愛護我們可愛的家——地球》,通過本次活動,了解我們可愛的家園——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正遭受破壞,危及人類的生存,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地球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意識,讓學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積極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行動。
三、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集體若沒有豐富的集體活動,就必然死氣沉沉,缺乏活力,這將有礙于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要想讓班集體充滿生機活力,最重要的是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況且中學生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來展示自己能力和才華,從而獲得老師和同學認可,因此如何引導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是班級工作的重點。我們可以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和國內外大事,在班級中相應開展演講賽、辯論賽、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各種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健康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工作的參與者、主持者和實施者。
四、發(fā)揮示范教育的作用,探索自我評價
班委會和班長是班級的骨干分子,他們是在服務的基礎上實行管理的。他們的示范服務是一種無聲的管理,無形的激勵,正是這種無聲無形的管理和激勵使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有聲有形的班風蔚然形成。在這種風氣中班級管理工作通過一種示范激勵的途徑使學生將自己與他人之間、自己與制度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進行比較、對照,從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實行班級學生自主管理,使每一個學生從單一的被管理者成為管理者,他們既是被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都處于管理和被管理體系之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而且可以讓學生獲得班級管理主人的積極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并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