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姣
當今的時代是知識總量迅速翻倍的時代,中學英語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就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調整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一、吃透教材,備好課
要上好課,必須吃透教材,備好課。吃透教材是初中英語教師進行備課的首要工作,我們應深刻領會教材精神,全面把握各單元的重點、難點。備課時應確定教學難度與重點,廣泛查閱各種教學資料,精選典型的例句,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準備好每一課時教材的具體內容。備課內容應力求詳實、準確、全面,力爭不要遺漏任何重難點。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
初中英語聽力培養(yǎng)與訓練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教學任務,要結合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在這方面要注意幾點:
1.要帶著問題去聽。在聽力訓練與考試中,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即在聽錄音之前,事先瀏覽一遍問題,確定自己聽力的重點,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可以集中精力去獲取相關問題答案的信息。聽錄音材料時,要求學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的理解上,重在聽懂每句話的意思,千萬不能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單句上,聽不懂的地方可以暫時放一放,聽好后面的內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根據自己確定的聽力重點,把相關信息進行優(yōu)化整理或者處理。
2.要教給聽的方法。在做聽力練習題時,學生一定要先看題、讀題,在聽之前獲取更多信息,還要告訴學生在聽時一定要抓要點,不要期望什么都聽懂,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和獲取特定信息、抓住特定細節(jié)的能力,比如特定的時間、地點、事件、人物、數字、顏色等。在做完型填空時,要告訴學生通讀全文,掌握大意,然后根據上下文的關系和語言所處的環(huán)境、時代背景去確定答案。由于教給了聽的方法,學生即使遇到一定的困難,也會從容應對。
3.要處理好聽與看的關系。在平常的聽力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處理好聽與看的關系,要求學生盡量不要參照聽力材料,對于有一定難度的材料要反復耐心地聽,直到最終了解為止。
4.在提高聽力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堅持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時注意力集中在聽力材料的細節(jié)上,泛聽時注意表達內容的關鍵詞、關鍵句。精聽時連續(xù)聽音的最小語音單位是一個一個的句子,泛聽時重在學生養(yǎng)
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習慣,反之則見樹不見林,抓不住大意,所以精聽泛聽這兩種訓練哪一種也不應偏廢。
三、練好語言基本功,提高教學技能
英語學習點滴之處皆學問,只要平時多留心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語,就可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庫,突破英語詞匯的羈絆,并在英語學習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1.練好語言基本功。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yè)基本功,尤其是要有標準的語音和語調。教師的語音、語調準確,學生才能正確模仿,也才有更扎實的基礎進一步學好英語。
2.運用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基本教學原則:(1)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互動。(2)運用開放式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各種有利于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活動。(3)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開展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活動。(4)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5)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堂資源,具有文化意識和跨學科意識。(6)注重發(fā)揮評價的多種功能。
3.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這里所說的創(chuàng)造性包含三層意義:(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和收集文化背景、文學藝術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內容。(2)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某一話題展開查閱、討論、研究和練習活動,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研究結論。(3)以課本為中心搜集或編寫補充材料,包括閱讀材料、活動材料、練習材料和測試材料等。
四、加強復述練習的意義
復述的材料要有所選擇,應由易到難。一般來說,所選材料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的情節(jié),生詞量不要太大。開始時可以練習復述小故事,有了基礎后,復述的題材可適當擴展。初始階段要指導方法,教給學生如何理清文章脈絡,如何抓要點、找主題句、概括大意,教師要給予示范,由借助關鍵詞、插圖、問題等過渡到獨立復述。
1.復述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大有好處。一般來說,學生都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并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賞識。復述正是利用了學生這種心理,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我、展示能力的機會。通過復述,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又促進了聽、讀、寫三種能力的發(fā)展,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更自覺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復述這種方法值得提倡。
2.復述課文可以強化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復述課文是以課文為基本依據的,理解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就成了起碼的要求。單詞、短語、句子讀不通,課文就讀不懂,更談不上復述了,而且由于當眾講述這一特殊要求,害怕出丑的心理也會驅使學生自覺去掌握單詞的讀音,正確理解單詞的含義。同時學生為了復述時生動、流暢,就必須注意用詞準確、語句通順。因而復述課文就要求學生對單詞、短語、句子等英語知識不能只停留在理解上,還必須能正確地運用;不僅能運用新學的英語知識,還必須調動以往所學的英語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復述課文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起到強化作用。
3.復述促進了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統(tǒng)一發(fā)展。著名語言學家邦文尼斯特認為:“思維的可能性總是同語言能力不可分割的?!睂W生言語能力的發(fā)展是其思維能力賴以發(fā)展的重要前提,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又是言語表達能力提高的重要條件,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復述在訓練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多種思維品質。如概括復述有助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詳細復述可以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而記憶是思維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復述的過程中,無論是詞語的選擇、句子的組織,還是表達的順序和條理性,無一不是學生思維的體現和結果??梢哉f,復述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的過程。
五、利用各種媒體強化教師的英語知識儲備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當今的互聯(lián)網可以提供給我們無窮的信息和資源,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個人英語教學和英語知識方面的圖書館。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學會在網上攝取知識,利用網絡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讓網絡成為自我發(fā)展與提高的高速公路。
六、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國際間的交流也日趨頻繁起來,英語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語言。這對擔負普及國民英語教育的初中英語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而,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我發(fā)展與提高的重要性,要始終抱著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緊跟時代步伐,主動改變觀念,不斷地學習和積累英語知識,接受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并把這些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改善教學效果,做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合格的初中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