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女
一堂真正高效率的閱讀課,能夠讓學(xué)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獲得正確、有用的信息,獲得審美和諧的享受。只有細細地去讀文本,慢慢地去品味文本,才能實現(xiàn)閱讀的最終目的,而細讀文本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葉圣陶先生說得好,“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不會在自己認為重要或精彩的地方標(biāo)注,所以我們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不能輕易放過。筆者認為,抓住課文中一些必要的詞語引導(dǎo)學(xué)生細細品味,將會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抓關(guān)鍵詞,層層地深入
王崧舟老師《魚游到了紙上》教學(xué)片段——
師:請問,是什么把你吸引過來的?
生:是小女孩驚奇的叫聲。
生:是小女孩對青年畫畫的驚嘆。
師:同學(xué)們,你們剛才都說是小女孩的叫聲把你吸引過來的,真的如此嗎?我們聽,假如小女孩的喊聲是這樣的(課件呈現(xiàn):喲,金魚畫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還是驚奇地喊,還是驚訝地叫,請問,你還會作出剛才那樣的反應(yīng)嗎?
生:不會。
師:為什么?
生:我想畫就畫唄,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己也會畫的。
生:金魚每個人都會畫,我們何必擠過去看呢?
師:說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過去的,真正讓你迫不及待想看個究竟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游”。
師:這個“游”字,是對青年畫魚的驚嘆!讀著這個“游”字,我們仿佛聽到了這樣的贊嘆——
生:畫得太棒了!
生:真是畫得栩栩如生啊!
生:畫得太像了,跟真的一樣!
師:是的,這一聲聲的贊嘆,都匯成這樣了這樣一句話——(課件呈現(xiàn):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圍繞一個“游”字,王老師獨具匠心,采用“擬境”的手段,引領(lǐng)學(xué)生還原了女孩贊畫的那個場景,使學(xué)生更真切、更傳神地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語言情味。王老師抓住“游”層層深入,使學(xué)生也順理成章地體會到這個“游”字是對青年畫技的高度稱贊。
二、比較詞語,細細地品味
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貓》時,抓住一個“蹭”字做文章。
師先讓學(xué)生自己讀喜歡的句子,一生說:“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要求給抓癢。寫出了貓的可愛“師問:“你能說說‘蹭在這兒的意思嗎?”學(xué)生馬上就說是“摩擦”的意思。接著,教師就讓學(xué)生把“摩擦”帶入讀中去比較、體會。一位學(xué)生說用“摩擦”就沒有貓可愛,溫柔可親了。教師緊接著引導(dǎo):“看來‘蹭不僅僅是‘摩擦這么簡單了,大家再去讀讀課文,看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蓖ㄟ^一番細細朗讀品味后。一生說:“我覺得‘蹭應(yīng)該是一種溫柔的‘摩擦。”一生說:“我覺得這個‘摩擦還很親昵呢,因為老爺爺很愛貓。所以貓對他也很友好,他們就像好朋友似的,非常親熱?!睅熞龑?dǎo):“同學(xué)們,貓這樣‘輕輕地‘溫柔地‘親熱地蹭著老爺爺?shù)耐?你要是見了,會怎么想?”
很自然,如果沒有對“蹭”的比較品味,學(xué)生就不可能有如此豐富的感悟,對“蹭”的理解也不可能這樣細致入微,充滿孩子的童真和愛心,閱讀的效率也就在品味中倍增了。
三、找近義詞,慢慢地琢磨
在教《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一師出示近義詞:啜泣、嗚咽、哭泣、抽泣,簡單理解后,孩子們找到了相關(guān)的句子。師讓生輕聲讀三句話,并說說阮恒當(dāng)時的心情,學(xué)生便說出痛苦、緊張、怕痛等。師要求孩子深入體會,朗讀后引入: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都一直很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難道阮恒真是因為疼痛而哭泣嗎?一生說:“不是,他以為他要死了。”師引導(dǎo):“阮恒的恐懼在成倍地增加,但是他請求醫(yī)生了嗎?他縮回手了嗎?他產(chǎn)生痛苦了嗎?”孩子們想象后再次深情地朗讀這一詞語。師緊接著問:“是什么力量在推動他這樣做?”生馬上就說:“簡簡單單一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看了文章后,孩子們心中定有一個直覺疑問:阮恒為什么要哭?為解開孩子們的疑團,教師從四個近義詞入手,引領(lǐng)孩子直奔重點句,反復(fù)咀嚼,反復(fù)品味,讀懂文本,逐步解開心中的一個個疑團。首先,阮恒是因為疼痛而啜泣的,他是勇敢的。其次,他是因為害怕輸血會失去自己的生命,害怕死神的降臨而嗚咽,他是真的勇敢。阮恒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個簡單的理由:她是我的朋友。多么善良呀,孩子們的心都為之一顫。教師抓住這幾組近義詞,為孩子搭建了一個情感對話的舞臺,使得語文文本教學(xué)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世界。
四、抓重點詞,甜甜地想象
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教學(xué)《鸕鶿》一課時,有這樣的一個教學(xué)片斷,師問“一抹”還可以抹出什么?通過想象后,一生便說:“還可能抹出了金錢”。師便引導(dǎo):“好,這就叫勞動致富?!睂W(xué)生們便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還抹出了豐收”,“還抹出了樂趣”,“還抹出了幸福的生活”。
學(xué)生大膽、豐富、奇怪的想象,博得了教師的嘖嘖稱贊。教師抓住課堂重點,引導(dǎo)學(xué)生在精讀細賞之后,抓住一個“一抹”讓學(xué)生在想象中感悟理解課文,使文本轉(zhuǎn)化為學(xué)生自己的語言背景。進入潛意識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誘發(fā),就會自然地滲透其詞,成為天然的直覺,學(xué)習(xí)語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課堂的精彩源于孩子的精彩。語文教學(xué)要靠教師借助文本中一個個生動的字詞,點撥引領(lǐng)孩子經(jīng)歷一段心的歷程,與文本對話,讀懂文本,探究文本,超越文本,這才是語文課堂所追求的目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