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機關將治理“小金庫”
全國“小金庫”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最近在京召開,要求全國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
鼓勵自查自糾、嚴懲頂風違紀和鼓勵舉報是這次“小金庫”治理工作在政策上的三個突出特點。中央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財政部長謝旭人指出,此次全國范圍內的“小金庫”治理工作,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自查自糾與重點檢查。
謝旭人表示,治理工作將抓住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重點單位。要嚴懲頂風違紀,同時鼓勵知情人士進行舉報。
“小金庫”是指違反國家財經法規(guī)及其他有關規(guī)定,侵占、截留國家和單位收入,未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未納入預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項資金。近年來隨著國庫集中支付范圍的不斷擴大,各單位可支配現(xiàn)金減少,一些單位從局部利益出發(fā),巧立明日,不斷翻新形式設立小金庫,從而引發(fā)的矛盾,職務犯罪時有發(fā)生。
謝旭人表示,中國未來將逐步深化財稅、金融、國有資本運營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源頭上防止并杜絕“小金庫”問題的發(fā)生,在此基礎上,也將不斷加大對“小金庫”的日常治理力度。
治理“小金庫”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財稅體制等改革、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都有重大意義,該專項治理進展情況及實際效果,應及時向社會公布。
要加大對公款出國(境)旅游案件查處力度
國家預防腐敗局辦公室、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專項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日前表示,要加大對公款出國(境)旅游案件查處力度。
據了解,將重點查處虛報出國(境)任務、通過購買邀請函騙取批準的案件;不執(zhí)行批準日程,擅自更改行程,增加出訪國家、地區(qū)或城市,繞道前往旅游景點游覽,延長境外停留時間的案件;違反規(guī)定用公款報銷持因私證件出國(境)費用的案件;黨政干部挪用其他公共資金,由企事業(yè)單位出資或補助,向下屬機構或地方攤派出國(境)費用等案件。
在追究責任時,既要追究出國(境)團組和審批部門的責任,也要追究團組派出單位負責人的責任。要定期通報典型案件,對頂風違紀的予以曝光。對查處的典型案件要進行剖析,查找出國(境)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充分發(fā)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
同時,力爭在2009年,建立起明確、管用、配套的因公出國(境)管理制度,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