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郢
“我們是西藏惟一打魚的村子”——拉薩曲水縣茶巴朗村俊巴組的格桑扎西一邊扛著他的牛皮筏子一邊以外交辭令般的語氣說,可見慕名而來的好奇者來過不少。他說的惟一其實也是近二年來他們村莊的標簽。因為現(xiàn)代的藏族人是不吃魚的,所以作為一個近臨西藏中心的拉薩如此之近的村莊,居然在打魚吃魚,就有了些神奇的味道。
神奇的曾經(jīng)
“春天的魚國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魚乞丐都不吃” ——西藏的俗語證明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人不僅吃魚,而且
對魚還大有研究。扎西尼瑪說他們村子每年春天的1月到3月和秋天的7到9月才打魚,其他的時間,漁船基本上不下水的。
問格桑扎西村子里人們從什么時候開始打魚的,他說他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斁痛螋~了,什么時候開始,不知道了哎。那過去的人們用什么樣的網(wǎng)來打魚呢?扎西說他爺爺打魚的時候用的還是羊毛線織成的網(wǎng),現(xiàn)在打魚的網(wǎng)是從拉薩買的現(xiàn)成的。
拉薩河邊上的俊巴村,山頂上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對于村莊的歷史,漢語只能達到初級交流級的扎西沒有辦法說得清。有資料顯示,偏居拉薩河谷里的俊巴村早在吐蕃時期就已存在,形成村落進行漁業(yè)生產(chǎn)大概在公元17世紀末18世紀初??“蜐O村按照拉薩河流域分為“俊孜巴”(“孜巴”意為上村)和“俊雪巴”(“雪巴”意為下村),隨著時間的流失和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俊孜巴”慢慢移遷至“俊雪巴”,現(xiàn)在“俊孜巴”已經(jīng)不復存在。
俊巴漁村的“俊巴”二字在藏語里原發(fā)音“增巴”,意思是“捕手”或“捕魚者”。公元1656年以后,藏傳佛教作用日益加大,讓每個寺屬莊園向格魯派寺院集團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實物地租,作為以打魚為傳統(tǒng)的村莊,俊巴漁村在當時也按照封建統(tǒng)治者的規(guī)定歸屬拉薩的哲蚌寺,每年必須定期向哲蚌寺按規(guī)定賦稅。
現(xiàn)在的俊巴村自給自足,種田打魚,村莊里的房子基本都是新的。我們開車進村,就見一戶人家正在新建自家的房子,全村的人幾乎都在幫忙,歡聲笑語神情輕松,一派富足與祥和景象。
神奇的惟一
每年春天,拉薩河上總是能見到牛皮筏子。俊巴村人打魚用的就是牛皮筏子。扎西現(xiàn)在用的皮筏子是他爸爸做的,已用了好多年了。一條皮筏子看似構(gòu)造簡單,但制作起來卻也很麻煩。用木頭做船架,牛皮做船體。制作一條這樣的船要用四張上好牛皮,而且必須是公牛的皮。先把新鮮的牛皮放在水里浸泡幾天褪毛之后才能使用,做架子的木棍也需要提前浸泡??p合起四張牛皮的過程是制作中最后的過程,縫線是用牦牛尾巴上的毛搓成的。成型的皮筏子船身約3米多長,寬和高都在2米左右。這種船相對木船而言輕得太多,去打魚一個人背著就到河邊了。神奇的是,牛皮船不僅是俊巴人獨有的生產(chǎn)工具,也成了他們舞蹈的道具,每逢喜慶節(jié)日時,他們會跳起歡快的牛皮船舞蹈來慶祝幸福的生活。
扎西說,他們打的魚有七種顏色的。有白魚、花魚、尖嘴魚、胡子魚、薄皮魚、棒棒魚和藏鯰魚。拉薩河最出名的就是藏鯰魚,這種魚量很少,身上除了一根主脊外幾乎無刺??“偷拿暣笃鸷螅瑏硗娴娜艘捕嗔似饋?,打魚過程有時近乎于一場表演。從公路轉(zhuǎn)向俊巴的村口也有了一個小漁莊,村民次多和頓珠承包了村頭的漁莊,他們的魚在傳統(tǒng)制作方式之外也理所當然地吸納了四川人的風格。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來度假的游客非常多。藏族人歷來都有過林卡的習俗,而這個在拉薩河邊的小漁莊,就掩在一片綠色的樹林中。
神奇的村莊
我們最近到俊巴村里正是5月,剛好錯過了他們的捕魚時節(jié)。扎西還是扛著他的皮筏子,穿過一片小樹林,把我們帶到了白瑪拉措。白瑪拉措是在俊巴村南邊的山腳下一個小湖,當?shù)厝藢⒋撕Q之為“白瑪拉措”神湖,意為“蓮花圣潔之湖”。在當?shù)厝说膫髡f中,此湖是諾桑王子(八大藏戲之中《諾桑王子》的主人公)的神湖。整個神湖的外形猶如一個左向旋轉(zhuǎn)的白海螺,每年藏歷四月份湖水開始漸漲,湖水清澈輕波蕩漾猶如一塊翡翠,天然形成的美鏡映射著天空奇妙的變化,反射著湖中美麗而神奇的故事。隨著季節(jié)的推移,也似湖邊的自然風光曼妙神奇,每當藏歷六月鄰近,神湖將會成為各種鳥類的天堂。
幾乎所有的神山圣湖都必然有神奇的傳說。關于這個小湖的傳說自然也是充滿了藏傳佛教的色彩。據(jù)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在白瑪神湖上以捕魚為生的漁夫名叫巴萊增巴,他幫助湖中的龍王擊退了南部國王對湖中龍宮的入侵,龍王慷慨許諾漁人巴萊增巴“將贈送龍宮中寶物一件”,并封漁人巴萊增巴為江河之中“魚類之神”。龍宮擺放著各種奇珍異寶讓漁人巴萊增巴目不暇接,在眾多的稀世之寶中龍王給漁人巴萊增巴挑選了一件叫做“貴堆本瓊”的寶物,意為“應有盡有”,此寶能使持寶人獲得幸福的生活。漁人巴萊增巴接受了龍王的饋贈返回湖面,他和他的村莊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后天的某一天,此地的諾桑王子騎著他的愛馬經(jīng)過神湖旁,王子下馬凝視著湖面的波光,深靜的湖水中慢慢浮現(xiàn)出一位美麗女子。王子看到湖邊的漁人巴萊增巴便迎前詢問,漁人巴萊增巴告訴王子此女子是天上的仙女雍卓拉姆。王子再次請求漁人巴萊增巴找到雍卓拉姆,漁人巴萊增巴告訴王子協(xié)容山的山腳下有一眼泉水,此泉水為仙女雍卓拉姆沐浴之處,你若在此等候定能遇見。
在藏歷四月十五日諾桑王子與漁人巴萊增巴來到山泉旁,看見有幾十位美麗的姑娘在山泉旁潤洗容顏。王子的真摯情感換回了仙女雍卓拉姆美麗的愛情,仙女雍卓拉姆留在了人間愛著王子,關懷著一方百姓。漁人巴萊增巴后來化身為凡人生活在湖畔的村莊教村民如何捕魚,當?shù)氐拇迕駨拇擞辛艘豁棽煌谄渌胤降牟遏~文化。
在西藏,從來都不會缺少故事。寧靜而歡快的俊巴漁村,偏居雅魯藏布江一隅,青山綠水,小湖相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吃魚的地區(qū),卻一直怡然自然地過著春夏捕魚,春耕秋種的田園生活,本身就很神奇。而至于那些神話傳說,不過是茶余飯后自我娛樂的一種方式吧,天性樂天知命的藏族人,從來都是懂得自娛自樂的。
旅游 資訊
交通:俊巴漁村位于拉薩市的曲水縣境內(nèi),距拉薩市區(qū)約70千米。過新建的機場大橋在沒有進入隧道前,從路的右側(cè)轉(zhuǎn)下去走土路約10千米,在路的盡頭就是村莊。
拉薩沒有專程的班車到達這個村莊。租車往返的費用200元左右。
食宿:村子離拉薩很近,當天可往返無需住宿。村子里有小超市賣簡單的食品:從主路向下約200米,有一個漁莊,是極少見的藏族人做的漁莊。中午總會有藏族人來一邊進餐一邊過林卡。人均費用約在40元左右。
購物:村子除了打漁也做些皮包出售。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