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蔓靈
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加快了我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就是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向國際慣例靠攏的重要改革步驟。在目前建筑市場發(fā)育尚不健全的過渡時期,工程量清單報價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政府管理與激勵市場競爭機制二者之間的矛盾,有效地將計劃經濟體制下預算編制辦法與市場經濟體制下對投標報價市場化的要求相結合。但工程量清單招投標實行了量價分離,風險分擔,確定了市場決定價格的規(guī)則,使工程造價的不確定因素陡增,如何加強工程造價風險防范已成為擺在施工企業(yè)面前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1 識別風險,特別對造成經濟損失、費用增加的風險作出評估。
從風險管理目標的角度分析,項目風險可分為合同風險、費用風險,進度風險、質量風險和安全風險。先通過調查收集信息,對施工項目工作分解結構,可以大致找出影響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有:設計、施工、自然與環(huán)境、人員、資金、企業(yè)管理、合同、物資供應、組織協調等方面。設計方面?zhèn)戎貦z查設計內容是否齊全,有無缺陷、錯誤、遺漏;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是否考慮施工的可能性等。合同方面?zhèn)戎胤治龊贤愋偷倪x擇是否得當;合同條款有無遺漏;項目主體成員在合同中的責任、義務是否清楚,工程量清單中有確定數量、暫定數量、參考數量等多種形式的工程量,不同的工程量清單適用不同的合同形式,而不同的合同形式,不同形式的工程量清單,施工企業(yè)和業(yè)主所承擔的責任不一樣,獲得的利益不一樣,承擔的風險出不一樣;索賠管理是否有力等。再對項目風險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一步作出評估,即確定風險發(fā)生概率的評估,風險后果嚴重程度的評估。最后結合風險評估分析的結果,找到降低風險負面影響的應對策略和具體措施。
2 在項目投標報價、工程施工階段:做好工程造價的確定、風險控制與轉移。
2.1投標報價階段,以企業(yè)定額為基礎,巧用投標技巧,合理分散風險。
2.1.1以企業(yè)定額、及時可靠的市場價進行估價。
對于投標企業(yè)來說,采用工程量清單報價,必須對單位工程成本、利潤進行分析,統籌考慮、精心選擇施工方案,并根據企業(yè)的定額合理確定人工、材料、施工機械等要素的投入與配置,優(yōu)化組合,合理控制現場費用和施工技術措施費用,確定投標價。很顯然,這些是最基本的,是任何企業(yè)都將在平時的施工管理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報價資料,是企業(yè)經營的策略和商業(yè)秘密。并且建立適當、有效的企業(yè)詢價管理體系,詢價要及時、可靠,提高企業(yè)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因此競爭中,投標企業(yè)對外必須以市場價格的組價為基礎,結合自身在投標競爭環(huán)境中的地位和自己對預期利潤的期望值來合理確定自己的報價。
2.1.2采用不平衡報價法進行報價。
為適應工程量清單報價,投標企業(yè)對內還需進行單價的合理分析與確定,以確保報價的整體競爭力。在實際投標競爭中,因每個承包人的實際成本價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總體上會相差不多,因此其競爭的焦點就在管理費和利潤空間多少,根據具體情況可適度的采取不平衡報價法:不平衡報價法是指投標報價在總體上確定后,通過調整內部的各個子目單價,以期既不提高總價,不影響中標,又能在結算或工程款的收取上達到經濟效益。
(1)能夠早日回收工程款的項目(如開辦費、臨時設施、土石方工程、基礎和結構部分等)可以報得較高一些,而后期工程項目(如道路面層、交通指示牌、屋頂裝修、清理施工現場和零散附屬工程等)的報價可低一些。盡管后邊的單價可能會賠錢,但由于在履行合同的前期早已收回了成本,減少了內部管理的資金占用,有利于施工流動資金的周轉,財務應變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只要保證整個項目最終能夠盈利就可以了。采用這樣的報價辦法不僅能平衡和舒緩承包人資金壓力的問題,還能使承包人在工程發(fā)生爭議時處于有利地位,因此就有索賠和防范風險的意義。
(2)對甲方提供的工程量進行核算,對今后會增加的項目報價高一些,而減少的項目報低一些。例如,某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列明的工程量為800m3,經過對圖紙工程量的審核,有絕對的把握認為工程量應為1500m3,那么此時就可以把工程量清單里面的單價由10元/m3提高到13元/m3。這樣在工程結算時就會比一般的報價賺取更多的錢。如果認為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量比實際的工程量要多,實際施工時絕對干不到這個量,那么就可以把單價報得低一些。這樣投標時好象是有損失,但由于實際上并沒完成那么多工作量,施工企業(yè)就會賠很少的一部分。
(3)設計圖紙不明確,估計將來會增加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能承包的項目可報高一些,而工程內容說得不夠清楚,將來可能發(fā)生爭議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不能承接的項目可報低一些。對要求提供清單費用分析表時,應盡量將以后可能新增工程的清單子目的人工費和機械費報得高一些,而材料費報得低一些。這主要是為了以后新增工程的報價作一參考。通常人工和機械費變化不大,而材料費則隨市場行情變化且變更可能性較大。但不平衡報價法中單價的調整幅度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否則很可能引起招標人的反感而適得其反。
2.2合理分散風險。
2.2.1對于一些較大或較特殊的工程,一家施工企業(yè)往往很難獨立完成,這跟企業(yè)資質和本身實力有關,因此在投標過程中需聯合其他單位共同投標,以期發(fā)揮各自的特長,降低整體成本,增加競爭力;此時應在聯合承包協議中明確各自的義務和責任。
2.2.2聯合一些主要材料供應商,讓其在價格上相互競爭,并與最實惠的一家簽訂材料購買協議(如中標,便按此協議價格執(zhí)行,如未中標,協議自動作廢)。這樣既保證了材料的穩(wěn)定來源,又轉嫁了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在購買協議中還可約定待墊部分材料款,緩減自身資金困難,風險共擔。
2.2.3找好勞務和特殊工程分包隊伍,與之簽訂承包協議,這樣也保證了勞務費用和特殊工程費用的穩(wěn)定支出,轉嫁了因通貨膨脹引起的勞務費用上漲的風險。為最終準確控制造價做好前提準備。
3簽訂合同階段:嚴密推敲條款,明確約定風險分擔范圍。
中標后應組織有經驗的相關預算及法務人員按照招標文書和中標通知書起草合同。同時將決策階段記錄下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及所采取的措施在合同中加以利用和規(guī)避。合同按GF-1999-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執(zhí)行,其中在合同的“專用條款”中有幾條應值得特別留意:
3.1合同中第5條對“工程師”的職權要有詳細規(guī)定,以防以后發(fā)生糾紛時,雙方對相關資料簽字的有效性提出質疑。
3.2合同中第8條“發(fā)包人工作”和合同中第9條“承包人工作”對雙方的工作內容應約定詳細,對施工現場的描述要準確以便實際情況與合同不相符時提出必要的索賠。
3.3合同中第10條“進度計劃”要與投標時編制的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相一致,并且要盡量細化,以便發(fā)生變更或其它事故后施工單位才能依據經工程師審核過的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進行工期的索賠或采用其他替代方案而增加或減少工程價款的索賠。
3.4合同中第23條“合同價款及調整"”是合同訂立時應重點留意的地方。應明確合同價款中包括的風險范圍,如有必要,應將風險范圍內及風險范圍外的計算方法盡量描述詳細,以便對實施中的風險事件做出明確責任判定。
3.5合同中第27條“發(fā)包人供應材料設備”的條款應盡量按通用條款執(zhí)行,但第27.6條“發(fā)包人供應材料設備的結算方法”應詳細約定,以備結算抵扣時發(fā)生糾紛。
3.6合同中“竣工驗收與結算”的詳細規(guī)定應盡量參照通用條款執(zhí)行,防止由此造成在工程完工后結算和付款受到拖延。如果有多個工程,應在條款中約定具體單個工程的結算和付款期限,以免將單個工程的結算拖延至整個工程完以后才進行。
3.7合同中第35條“違約”的約定應盡量按照通用條款執(zhí)行,其中對工期延誤或提前的獎懲約定,施工單位應結合自身實力來定奪,根據實際情況統計,大部分工程的工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延誤,因此在延誤賠償約定中應盡量控制。
3.8合同中第47條“補充條款”是專用條款中未約定的條款,在實際操作中,“補充條款”往往才是合同簽訂的關鍵所在,因為在“補充條款”里往往會帶有一些特殊的條款約定,因此,謹慎把握好"補充條款"的內容十分重要。
4施工階段:強化變更管理,及時展開索賠。
投標書和合同為以后的工程實施過程的索賠提供了前提條件。施工索賠的階段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此時提出的索賠要以整個工程的大局出發(fā),并且還要防范業(yè)主提出反索賠。這一過程對自己的施工過程是一考驗,同時也是一個據理力爭和社會公關的雙重考驗。對施工單位的員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作為都得按照合同中約定的通用條款、專用條款、附加條款。改變過去那種想當然、隨意性做法。嚴格工程質量及進度、審批簽字時序、內部管理井然有條、資料收集整理齊全、索賠合理及時、與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關系融洽、與協同單位和分包單位的良性溝通等等構成了對施工單位新的要求。結合投標決策階段和合同訂立階段奠定的基礎,對施工中大致會出現的索賠有了一定的準備,此時就應隨著工程的進行按照原定計劃逐步實施。
總之,工程量清單把施工企業(yè)推向了市場,作為買方市場中相對被動的角色,我們必須通過風險分析,在各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做好風險防范。
參考文獻:
[1] GF-1999-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2]瞿自杰.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在招投標工作中的應用[J].浙江建筑,2004,(6).
[3]宋衛(wèi)忠.推選工程量清單計價,促進建設市場健康發(fā)展[J].江蘇工程造價管理,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