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強
摘要:平原微丘區(qū)高速公路主線、取土坑占用耕地數(shù)量較大,為了節(jié)約資源,按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分析路基斷面各組成部分寬度的相關要求,提出平原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寬度取值的建議。
關鍵詞:平原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寬度
安徽省地形地貌相對復雜,從北往南大致分為四個大的地貌單元:淮北平原區(qū)、江淮丘陵區(qū)、沿江沖積平原區(qū)、皖南山區(qū)。平原微丘地形起伏相對較小,高速公路一般采用120km/h的設計速度,為了節(jié)約耕地,近期我省幾條平原區(qū)高速公路在土地預審階段國土部門提出應該采取更小的路基寬度,針對這種情況,我院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論證,針對安徽省平原微丘區(qū)設計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的取值提出建議供參考。
1高速公路路基橫斷面組成以及國家標準規(guī)范對各部分寬度的相關規(guī)定
高速公路標準路基橫斷面由土路肩、硬路肩、行車道和中間帶等四部分組成。
1.1土路肩
土路肩位于路基兩側最外邊緣,主要起保護路基、路面的作用,其寬度應滿足設置路側護欄的要求,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的規(guī)定,其寬度應為0.75m。
1.2硬路肩
硬路肩位于土路肩與行車道之間,主要是供發(fā)生故障的車輛臨時停放、緊急救援之用,其寬度應滿足緊急停車后側向寬度的要求。“標準”規(guī)定硬路肩寬度四車道高速公路取3.5m,六車道高速公路取3.0m。
1.3行車道
行車道是指專為縱向排列、安全順適地通行車輛為目的而設置的公路帶狀部分。為了交通安全和行駛順適,“標準”規(guī)定行車道寬度應為3.75m。
1.4中間帶
中間帶由兩條左側路緣帶和中央分隔帶組成。
左側路緣帶主要是為引導視線并為車輛快速行駛提供側向余寬,“標準”規(guī)定每條左側路緣帶寬度應取0.75米。
中央分隔帶的功能主要是將上下行車流分開、通過種植花草灌木或設置防眩板防止對向燈光眩目,還可起到美化路容保護環(huán)境的作用,其寬度應大于兩倍側寬加中間護欄寬度之和,當中央分隔帶內不綠化時其寬度最小為2.0m,如果中央分隔帶進行綠化其寬度應取3.0m。
因此中間帶寬度一般值為0.75×2+3.0=4.5m,最小值為0.75×2+2.0=3.5m。
1.5路基總寬度
將以上四部分寬度一般值相加,得到設計速度120km/h的四車道高速公路路基總寬度一般值為0.75×2+3.5×2+3.75×4+4.5=28.0m;六車道高速公路路基總寬度一般值為0.75×2+3.0×2+3.75×6+4.5=34.5m。
將以上四部分寬度最小值相加,得到設計速度120km/h的四車道高速公路路基總寬度最小值為0.75×2+3.0×2+3.75×4+3.5=26.0m;六車道高速公路路基總寬度最小值為0.75×2+3.0×2+3.75×6+3.5=33.5m。
2我省當前在建或已經(jīng)通車的高速公路的做法
我省當前在建或已經(jīng)通車的幾條高速公路如合肥至徐州、合肥至安慶、亳州至阜陽、蚌埠至南京、阜陽至淮南、淮南至合肥、泗縣至許昌等高速公路均位于我省基本農(nóng)田較為集中的地區(qū),公路所占耕地幾乎全部為基本農(nóng)田。這些項目的路基寬度取值均為一般值,即四車道公路采用28m,六車道公路采用34.5m,中央分隔帶均采用綠化,路容較為美觀,路域生態(tài)良好。如果這些項目路基寬度采用最小值,粗略測算每公里可節(jié)約永久占地3畝、節(jié)約取土坑用地2.3畝,總體可節(jié)省占地3.3%。
3相鄰省份的做法
相鄰省份針對路基寬度也做過一定的嘗試,河南省曾頒布地方標準規(guī)定“當路基寬度為28m時可以采用六車道行車斷面,每隔一定距離加寬硬路肩設置緊急停車帶”,這樣,總體用地數(shù)量比標準28m寬度有所增加,從使用效果看,其外側車道因為側寬不足,其運行速度達不到設計速度的要求,大多數(shù)車輛仍使用內側的兩條標準車道,其通行能力有待于將來進一步的驗證;河南省前幾年也有一些設計速度120km/h的高速公路采取了26m寬的路基寬度,中央分隔帶綠化,其寬度不滿足新“標準”關于側向寬度的要求。因此,河南省當前設計的高速公路仍多采用“標準”規(guī)定的一般值。
4我省平原區(qū)高速公路標準寬度取值的建議
我省目前已建的干線高速公路網(wǎng)路基寬度均采用一般值且中央分隔帶綠化,我們認為作為國家或省級通道項目采用較寬的路基寬度,可以保證較大的通行能力和較高的服務水平,又有利于行車安全,能夠充分體現(xiàn)“安全、環(huán)保、舒適、和諧”的勘察設計理念;對于支線加密項目采用較窄的中央分隔帶和路基寬度既可適度節(jié)約用地又可體現(xiàn)高速公路網(wǎng)的主次層次和景觀層次,是適宜的。綜合以上分析,對我省今后120km/h的平原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寬度的選用提出以下建議:
4.1對于支線加密非貫穿全省的通道型項目,路容景觀要求不高,當項目沿線耕地資源稀缺,沿線基本農(nóng)田的比例超過80%,征地確有困難時,或地形條件受限制時中央分隔帶可以不綠化,采用較窄的路基寬度(即四車道26m、六車道33.5m);
4.2對于與鄰省銜接路段,路基寬度應不低于鄰省標準;
4.3其他路段建議采用“標準”規(guī)定的路基寬度一般值(即四車道28m、六車道34.5m)。
參考文獻:
[1]張雨化.道路勘測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