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療法(sandplay)是治療者旁觀來訪者使用各種小玩具在沙箱中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國內又稱其為沙盤療法或沙箱療法。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箱庭療法整合了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東方文化、東方哲學之精髓,能夠廣泛地應用于多種心理疾病的治療:同時,該療法也是一種治療技術,在培養(yǎng)自信心與人格發(fā)展、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箱庭療法起源于英國醫(yī)生勞恩菲爾德所創(chuàng)立的“世界技術”。最初勞恩菲爾德將各式玩具模型放在箱子之中,讓孩子們在箱子中玩耍。在這過程中,她注意到孩子們可以在游戲中充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當給孩子一些玩具、模型和沙箱時,孩子們可以做出令人感興趣的作品。對孩子們來講,在沙箱中自由地表現所制作的作品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再現,這一游戲療法從某種程度上正好反映了他們的“世界”。她認為,孩子在沙箱中的這些表現具有治療意義。
使該技術得以發(fā)展的是美國學者彪勒和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夫。彪勒認為,箱庭療法具有一定的投射意義,可以作為測量的工具,因此,她竭力將箱庭中使用的玩具歸類并設定診斷指標,而使之標準化,她將此方法命名為“世界測驗”。卡爾夫卻沒有試圖將這一技法予以標準化,而是將注意力放在確立治療者與來訪者之間的信賴關系上,并使用榮格的“心象”(Image)理論去分析患者的作品??柗蛲苿恿恕笆澜缂挤ā钡陌l(fā)展,她首次將此技術稱做“沙療”。
箱庭療法中所采用的玩具可以是現實世界中的任何物品,比如:人形、動物、樹木、花草、車船、飛行物,建筑物、橋、欄桿、石頭等。
或許你的孩子正在忙于坐在屏幕前欣賞動畫片,或許還在與鄰家的小孩在陽光下瘋跑,而你在百般呵護他的同時,又幾度走進他們的內心呢?不妨先來個“沙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