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妻子憤怒于丈夫為何“爛泥扶不上墻”,而丈夫則認為個人能力有限,因此始終無法讓妻子滿意。面對日益升級的家庭矛盾,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困擾夫妻的真相竟是人際模式帶來的差異……
方芮作為一個苦惱的妻子走進了我的咨詢室。
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的她直爽干練,上來就開門見山地說:“跟您這么說吧,我也確實是沒招了才來求助您的。我做了10年的教育,什么樣的狀況都遇到過,可是套一句話‘醫(yī)者不自醫(yī)吧,輪到自己家的問題時,我竟束手無策了?!?/p>
乍聽她的這番話,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一個關于親子教育的咨詢案例,可是就在我開始往這方面猜想時,方芮接下來的話把我震驚了“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教我的丈夫,能說的能做的,我都試過了,可一點兒效果都沒有。他怎么就這么不爭氣呢!”
很明顯,方芮用了一個“教”字來形容夫妻間的互動,這種不平常已經足夠引起我的注意。那么,這個“不爭氣”的丈夫又做了什么讓方芮無法忍耐的事呢?
憤怒妻子:我的丈夫為何爛泥扶不上墻
“要說我這妻子做的也真夠可以了。他應該操的心、應該著的急,我全都幫他擔著,把他的事看得比我的事都重要,永遠都把他擺在前面??晌以脚λ降雇耍以街彼礁C囊。”方芮的抱怨迎面而來。
咨詢師最基本的定力要求我不能單純地跟隨著來訪者的情緒和思路走,基于這樣的考慮,我依然保持平穩(wěn)的語氣問方芮:“聽起來你對丈夫很不滿意?!?/p>
她略微停頓了一下回答我:“也不能說是不滿意吧?!彼灸艿叵确穸艘幌挛业脑?,以此來保護自己,但接著她說的內容恰恰證實了我的判斷:“我丈夫一直在醫(yī)院工作,其實他的工作很不錯,有很多機會,要是好好做會很快發(fā)展起來。可我就是不明白,面對這樣的好機遇他怎么就能夠無動于衷,整天混日子呢!搞得我整天著急,不停地給他出主意,可他就好像缺脊梁骨似的,擔心這擔心那,最后就只能是什么都做不成?!?/p>
由于方芮的話還是充滿了各種情緒能量,我仍然用平靜的語氣幫助她逐步進行核心內容的澄清:“哦,你很關心他的事業(yè),一直在為這件事著急?!?/p>
“是的,我為他的事業(yè)著急應該是自然的事情吧?”
聽她這樣問,我笑了:“當然,夫妻之間為彼此的事業(yè)、生活、健康等擔心是很自然的。不過,我很想問問你:針對事業(yè)發(fā)展不順利,你丈夫是什么表現(xiàn),他和你一樣著急嗎?”
“他要是知道著急我就謝天謝地了,問題就在于他老先生根本就不著急!”
“是啊,為什么你丈夫自己的事他不著急,你卻急到要來尋求幫助的程度7”
“您不了解,他就是那樣不溫不火的人,這輩子他就沒為什么事著急過?!?/p>
“你現(xiàn)在假想一下,如果你變得不著急了,情況會怎么樣?”
方芮啞言了。片刻之后,她緩慢地重復了一遍我的問題:“您是說我不著急?我怎么可能不著急?”
“嗯,我不是現(xiàn)在要求你不著急,我只是想讓你假設有這么個情景,情況會怎么樣?只是想象一下?!?/p>
想了很久,方芮才緩慢地回答我說:“您不問,我真沒有想過。但我好像就是不能接受他那種不努力工作的狀態(tài),然后忍不住會著急,就好像那是我自己的事似的?!?/p>
困擾夫妻的真相:人際模式差異
順著方芮的話,我們終于可以進行深入的討論了。
在談論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方芮是典型的“我好,你不好”的人際模式者。由于是家中的獨女,方芮得到了很多寵愛,而促使我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的是,方芮提到小時候她的一句口頭禪是:“都是你!”她當作玩笑講給我聽,說自己小時候很霸道,如果做錯了事,就會立刻指責身邊的人。比如,她自己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卻會指著身邊的大人邊哭邊喊:“都是你,都是你!”
明白了自己的問題之后,對于如何面對丈夫,方芮還是感到困惑。同時,在她的口述中,我也隱約感受到一些很可能存在于她丈夫身上的問題。如果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很好地促進他們的夫妻關系。
當我和方芮交流了想法之后,方芮笑了,原來她也在考慮是否讓丈夫也來接受咨詢的事情。
一周后,我接到了方芮丈夫趙大海的電話,聽聲音他似乎是一個帶著抑郁氣質的男性。
很快,我見到了趙大海,個子不是太高的他身材偏瘦,深灰色的服飾讓他整個人顯得偏暗:他走進咨詢室的幾步路,給人一種無力而又帶點猶豫的感覺。
當我面對他的一瞬間,心中也難免有著急上火的感覺這個人的步調真是又慢又拖拉,看來方芮的反應也不完全是她自身的問題,其中確實有趙大海自身狀況造成的自然反應。
趙大海在進咨詢室十多分鐘后,才開始真正談到我們的核心問題:“這些年來我的生活一直都很不順利,當然這也不能怨別人,我這個人就是比較笨,從小就是這樣。所以,妻子對我不滿,我也都會忍耐著。我知道自己不是個好丈夫,她對我有很多期望,盡管我也努力了,可就是做不到。說實話,我也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優(yōu)柔寡斷、拖拖拉拉。我不是腦瓜聰明的人,能力的限制一直都讓我感到深深的無奈?!?/p>
在趙大海說這番話的時候,我一直仔細地觀察著他的表情和動作。這番非常強烈的負性評價是一個男性在自由談論的狀態(tài)下,主動而且很自然地說出來的,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
為此,我運用具體化的方法,嘗試幫助他破解這個謎團。我請他在紙上分別列出“他人眼中的我”“妻子眼中的我”以及“我心目中的我”。
花了一些時間,他遞給我這樣的答案:
“他人眼中的我”:憂郁的、普通平凡的、隨和的、做事仔細但無法承擔重任。
“妻子眼中的我”:不努力、懶惰、笨、沒有上進心。
“我心目中的我”:優(yōu)柔寡斷、缺乏能力、總是不如人。
仔細看看這三個內容,我發(fā)現(xiàn)“妻子眼中的我”帶有明顯自上而下的批判性,“他人眼中的我”相對中正貼切,而“我心目中的我”卻異?;野怠R粋€人心目中有著這樣的自我形象,并且能夠說出來又能夠寫出來,足以說明他自身也是接受這種偏低的評價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無論方芮如何努力幫忙,趙大海卻總是不見起色的原因了。在趙大海心中,他早已確信了自己不可能成功,是個能力低下的人。
這樣看來,趙大海是典型的“我不好,你好”的人際模式者。這種人際模式的人,常常懷著悲觀的心態(tài),相信自己注定一事無成,和他人交往也總是被動的。
至此,我終于明白了他們夫妻間一個非常關鍵的矛盾點:持有“我好,你不好”態(tài)度的妻子遇上了持有“我不好,你好”態(tài)度的丈夫,高標準、嚴要求的妻子碰上了抑郁、缺乏動力的丈夫。
突出重圍:愛需要“我好,你也好”
我了解到趙大海的不健康人際模式是由家庭教養(yǎng)形成的。他的父母是比較嚴厲的人,對他從小就很嚴格,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你那樣做不對,應該這樣做……”因此,趙大海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認知:自己總
是犯錯,做什么都不行,都要按照他人的方法來做。身邊的人總是比自己聰明,也就是“我不好,你好”。
和趙大?;舜罅康臅r間,非常深入而細致地談論了這個話題,終于使他逐漸對自身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自知。在這樣認識的過程中,使他逐漸體會到了自身的力量,有幾次我只是稍作啟發(fā),他就立刻有了深刻的領悟,而我鼓勵正向的回饋,讓這個男人仿佛如冰天雪地里尋到了一縷陽光。他默默落淚的那一刻,我也為他而心痛。
伴隨趙大海逐步重拾自信,我感到已經可以為他們安排家庭治療了。在征詢了他們的意見之后,我們約定了時間。我決定通過一個活動來幫助他們調整彼此的人際模式,建設和諧的夫妻關系。
咨詢開始后,我首先發(fā)給妻子一條帶子,要求她蒙上雙眼,又發(fā)給丈夫一根綁帶,要求他把夫妻倆的一條腿綁在一起。在他們做準備的時候,我把咨詢室內的障礙物擺放到了需要的位置。
“在下面這個過程中,不允許用語言,只能用軀體動作,是你們彼此幫助、配合,跨越室內所有障礙的過程?!敝v清楚要求之后,我開始計時。
剛開始的時候,方芮的整個身體都不自覺地向后仰著,她只敢一點點地向前挪步子,而趙大海似乎很想開口說話,卻被我的警告制止了。他先是有點不知所措,慢慢地開始找到一點兒方法,用能帶給對方安全感的姿勢摟住妻子。他在跨越障礙的時候先停下來,用手拍拍妻子的腿,然后拉著她的膝蓋向上抬一抬,等妻子領會了之后,兩個人再配合著節(jié)奏向前走。
10分鐘后,兩個人終于完成了任務。接下來,我要求他們角色互換,并同時移動了室內的障礙設置,而且我又增加了一條要求:“希望你們盡量在3分鐘之內完成?!?/p>
因為方芮是個習慣指責別人的人,我加上了時間設置,就是希望對她的敏感點形成挑戰(zhàn),如果在這樣的情境下他們能夠彼此配合,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也就不用擔心了。
加上時限之后,方芮顯得有些焦慮,頭兩步由于她的急切,兩個人差點摔倒。站穩(wěn)后,方芮停頓了一會兒,再行動時開始變得沉穩(wěn)起來,加上趙大海的信賴以及前一輪的磨合,結束時,他們僅用了6分鐘。
活動結束之后,我們坐下來分享整個過程中的感受。
方芮和趙大海都沒有先開口,而是陷入了思考的狀態(tài),我很高興這個簡單的活動能夠對他們產生觸動。
趙大海看了妻子一眼,先開了口“我沒想到這個簡單的活動卻讓我這么震撼。當我聽完規(guī)則之后真的很擔心,因為這里面有需要跨越的,又有需要攀爬的,而且她還被蒙上了眼睛,而我們又不能互相溝通,我覺得困難太多了。整個過程都要靠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她豈不是又要埋怨我?我的心情挺復雜,但就在活動結束的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很開心,尤其是最后一個障礙,我們像是心有靈犀,配合得特別好。當時,我心里就冒出一句話——我能,我們倆能?!?/p>
方芮聽丈夫講完,先是給了對方一個笑容,然后說“我也覺得很受觸動。我被蒙上了眼睛,不知道前方都有什么障礙,而起初我并不信任他,所以并不敢跟著他走。但是慢慢地,隨著他調整扶著我的姿勢,以及那些提醒我的動作,我一點點地就敢依靠他了,而且事實證明他做得很好。輪到我換作他的角色時,很多竅門我都是沿用他的方法。我突然想到,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并不需要什么都把持著,我完全可以依靠他。其實他有很多優(yōu)點,可我以前并不懂得去發(fā)現(xiàn),我真是太傻了,就知道自個兒干著急。”
我笑著肯定了他們倆的說法,又給了他們幾分鐘相互交流的時間。結束咨詢后,我聽到他們邊離開咨詢室邊商量午飯的問題,方芮笑著對趙大海說:“聽你的吧?!壁w大海想了一下說:“行,我知道一個新開的骨頭館,你不是最愛啃骨頭嗎,我請客。”
就是這兩句簡單的對話,讓我意識到咨詢可以真正結束了。
專家的話
1、婚姻潛規(guī)則:夫妻也是一種人際交往
很多人在人際交往時很注意方法、規(guī)則,但一回到家就徹底放松了,覺得家人是可以隨意對待的,其實這是一種危險的想法。人際并非僅僅指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也包含親人之間、夫妻之間、親子之間這樣親密的關系。而只要是人際關系,就要符合人際交往規(guī)則,就需要按照規(guī)則加以經營。
同時,人際交往不僅僅是一個交往技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每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和態(tài)度。只有真正欣賞和接納他人,同時認可自身的價值,真正地從交往中獲得樂趣的人,才能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這其中也包括和諧融洽的夫妻關系。
2、四種人際模式影響你的婚姻質量
心理學界通常將人際模式劃分為以下四種:
“我好,你不好”:這樣的人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好,有錯的都是別人,把人際交往中的失敗與挫折都歸結為他人不好,并為此憤憤不平。
“我不好,你好”:這樣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是無能和愚蠢的、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行,似乎所有的人都比自己強得多,容易陷入抑郁或放棄狀態(tài)。
“我不好,你也不好”:這樣的人認為自己低能,同時也認為別人并不比自己高明多少。他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崇拜他人;他們既不會去愛別人,也一貫拒絕別人的愛。
“我好,你也好”:這樣的人,充分體會到自己的能力,也能夠信賴他人的能力,能夠較好地與他人建立合作與平衡互動的人際關系。他們愛自己,也愛他人。
這四種人際交往的態(tài)度模式帶入婚姻就會直接影響夫妻之間的關系以及日常互動模式。但每個人的人際模式也是可以調整的,通過努力之后完全可以在夫妻間達成“你好,我也好”的良性互動關系。
(責任編輯/張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