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胡 笳
臺灣學生只要憑借大學學測成績,就可以申請大陸的一流大學。7月中旬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上,大陸教育部官員此番表態(tài)引起島內(nèi)輿論關(guān)注。這樣的政策不僅意味著未來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更加便捷,也令人們對已在大陸讀書的臺灣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充滿興趣。
187所大陸高校接收臺生
盡管臺灣目前還不承認大陸學歷,但近年來送孩子到大陸讀書的臺灣人越來越多,一些“立委”也把孩子送到大陸求學。據(jù)《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大陸院校開始招收臺灣生源起,截至去年年底,共有2.5萬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讀。目前,大陸共有187所高校接收臺灣學生。在上海、江蘇等臺商比較密集的地區(qū),很多學校都有臺灣學生的蹤影。為了迎合市場,臺灣還出現(xiàn)了專門介紹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中介機構(gòu)。它們?yōu)閷W生提供從找學校到辦手續(xù)的“一條龍服務(wù)”,收費不貴,普通人都能承受。除此之外,市面上也有不少《臺灣學生大陸求學指南》等書籍,專門指導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院校。
不過,《環(huán)球時報》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在大陸讀大學的臺灣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父母來大陸工作。他們中很多人已經(jīng)在大陸生活了五六年,對如今居住的城市比遠方的臺灣老家熟悉得多。而在大陸讀研究生的臺灣學生,則多是從臺灣的大學畢業(yè)后再考到大陸的?!白x碩士、博士的臺灣學生比較看重學校的牌子,北大、清華、復旦是他們的首選?!币晃回撠熣惺张_灣學生的老師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
不擔心學歷回臺不被承認
據(jù)了解,在今年7月這項政策出臺前,臺灣學生要想在大陸讀大學,必須通過專門針對華僑和港澳臺學生的考試?!半m然這個考試挺難的,不過比大陸的高考還是容易一些。”臺灣學生尹林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初中時,她隨家人遷到大陸生活,2001年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此后又在復旦社會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嵐晴是蘇州大學廣告系的學生,今年讀大二?!拔沂俏覀儼辔ㄒ坏呐_灣人。據(jù)我所知,全校大概也只有40多個臺灣同學?!睄骨缯f。她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雖然學校為港澳臺同學準備了宿舍,但她還是要求和班里其他同學住在一起,“這樣交流更方便,而且也能掌握班上的資訊動態(tài)” 。
雖然臺灣目前不承認大陸學歷,但接受采訪的臺灣學生都表示對此并不太擔心。尹林說,其實企業(yè)對大陸知名院校還是很認可的,“特別是外資企業(yè),幾乎沒什么影響,只是臺資企業(yè)可能會有差別”。而嵐晴表示,現(xiàn)在臺灣經(jīng)濟不太好,工作機會不多,“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大陸生活了,還沒有想過以后要不要回臺灣”。
不必進修政治理論
雖然過著和普通大陸學生基本一樣的生活,但在這些臺灣學生的眼中,在大陸讀書與在臺灣讀書還是有著細節(jié)上的不同。嵐晴說,和大陸相比,臺灣的教學方式比較活潑,更加生活化,比如老師會讓同學自己備課,然后分組講課;而大陸的學習氣氛比較濃,同學們都很努力。不過,大陸的高校也有讓她不滿意的地方。嵐晴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可幾個學期下來她還是選不上?!皩W校解釋說,是因為學生實在太多了。在臺灣,大學選課系統(tǒng)比較完善,幾乎什么課程都可以選”。
尹林認為,在臺灣讀大學比大陸輕松,“大陸的物理、數(shù)學都很難,生活也沒有臺灣那么豐富,一些新來的臺灣同學適應(yīng)得并不好”。在嵐晴看來,大陸的同學也比較傳統(tǒng),沒有臺灣的大學生那么開放,“臺灣有一個綜藝節(jié)目叫做《大學生了沒》,里面的話題很火暴,但我和大陸同學之間很少聊這樣的話題”。對于政治這一敏感話題,接受采訪的臺灣學生說,他們不需要修讀政治理論和軍訓課程?!坝袝r候,學校里有些人會跟我談起兩岸關(guān)系,但我只是笑笑,并不愿意跟別人談?wù)巍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