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摘 要】試圖通過分析比較花旗與摩根金融危機前后在投資業(yè)務中的不同表現(xiàn),探尋金融危機中投資這個層面上對美國銀行業(yè)的影響。
【關鍵詞】投資規(guī)模 投資結構 風險
金融危機下,全球銀行業(yè)風起云涌,作為金融危機前世界銀行業(yè)巨頭的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機中歷盡艱險,用盡各種手段保全自己。然而,二者在投資業(yè)務中的不同表現(xiàn),直接影響到各自的命運。2009年5月7日公布的美國銀行業(yè)壓力測試結果顯示,花旗被要求增資,55億美元優(yōu)先股轉換為普通股以保證其安全性。而摩根大通則被評為資產狀況良好不用另行增資的銀行。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一、投資規(guī)模研究
從表1投資規(guī)模上看,摩根投資總額在穩(wěn)步增長,而花旗08年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落;從投資總額占資產總額百分比來看,2006年到2007年,二者的投資比例均在不斷的上升,背后隱藏的是風險和收益的同步擴大。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摩根投資比例首次出現(xiàn)下跌,并且低于2006年的水平,表明摩根大通在削減它的風險資產,提高資產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花旗持續(xù)三年投資比例下降,也反映了股市逐步走弱和金融危機來襲的影響。
二、投資結構分析
分析花旗和摩根大通的投資結構及占比情況,可以看出其投資的風險所在。投資業(yè)務主要含三項:聯(lián)邦基金出售和證券回購、交易資產和證券投資。
交易資產定義為為出售而持有的證券,包括為出售而持有的抵押貸款等風險比較高的資產。證券包括可出售證券持和有至到期證券兩種資產,主要從期限上區(qū)別于交易資產。由于聯(lián)邦基金出售和證券回購協(xié)議下買入證券項和借入證券項主要是為了給市場提供流動性所需,對分析投資資產結構從而其收益和風險的意義不大,花旗相較于摩根,更依賴于從該項目獲得流動性,比重從06年的29%下降到08年的22%,而摩根保持在20%水平上。
摩根的交易資產占投資總額比例各年份均高于花旗,三年分別為54%、59%和48%,而花旗為41%,52%和47%,二者在這三年間趨勢相同,均為2007有了較大升幅,2008年則出現(xiàn)顯著下跌,這也反映了市場對06至08這一輪股市漲跌的反應情況。其次分析二者的證券投資。此處把花旗證券投資一項等同于摩根的證券和借入證券的和。因為借入證券業(yè)看作空頭買入證券。二者比例基本一致保持在20%到30%之間。但趨勢上看,三年呈V型,06年高,07年大幅回落,08年回到30%的水平上。
從整個投資結構上看,二者均將投資集中在交易資產方面,其次是證券、聯(lián)邦基金出售和回購協(xié)議下買入證券、借入證券。交易證券增強流動性的管理,又能賺取比較高的盈利,因而將其作為投資的主力,但是從08年交易資產的明顯下降可以看出,這項資產的風險高。是分析投資風險的關鍵。
三、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反映:證券的期限風險和風險投資資產結構。這里的證券包括從期限上劃分為可出售證券和持有至到期證券,從品種上劃分為政府債、公司債、抵押支持證券和資產支持證券。
1.債券期限風險
06至08年,金融危機導致不確定性和流動性風險增加,二者均較大幅度減少長期債券的投資,增持中短期債券,這是出于保證流動性的考慮。但從花旗和摩根明顯不同的債券期限結構來看,花旗以穩(wěn)健的杠鈴式投資戰(zhàn)略,保持了一定的靈活性和流動性。而摩根采用的是典型的長期投資戰(zhàn)略,長期證券比重極大,收益高,但缺乏短期流動性。08年的減持,更反映了摩根出于保證流動性的考慮所做的調整。
從這個方面分析可知,花旗在投資的期限結構上比摩根更為穩(wěn)健。
2.風險投資資產結構
風險投資產定義為交易資產和證券之和。這二者是投資資產中風險最高的資產,因而單獨定于為風險資產。政府債券、公司債券、抵押支持證券、資產支持證券以及金融衍工具又是風險資產中風險最高變動較大的項目,因而將它們單獨抽出,并通過考察它們各自與風險資產總額的百分比的變化鑒別風險資產的風險構成情況。
可以看到,花旗和摩根風險投資資產比重非常不同。政府債券一項下,二者所持比重相當,但在08年應對金融危機時花旗比摩根更注重通過大量增持政府債券減少風險。但究其原因,花旗并不是因為一直走穩(wěn)健路線一直持有較高的政府債券,而是因為花旗所持公司債券和抵押支持證券比重過大,金融危機下風險狀況更為嚴峻,從而為了保證流動性和一定的收益,在08年大量持有政府債券。
摩根大通抵押支持證券遠低于花旗,因而可以認為次貸危機中,摩根大通受次貸損失的程度低于花旗。但報表里反映出摩根持有更多金融衍生工具,所以從風險上來說,并不能完全說摩根比花旗投資風險小,而應該考慮摩根比花旗更有控制高風險金融工具的能力。
三、結論
花旗在投資的期限結構上較摩根更為穩(wěn)健,而在風險投資資產結構上,花旗雖然試圖貫徹穩(wěn)健路線到底,但由于次貸危機影響,所持有的抵押支持證券風險敞口過大,所以在金融危機中受損較摩根大通更為突出。而摩根大通發(fā)揮了其從摩根家族延續(xù)下來的投資銀行經(jīng)驗,對風險的控制能力成為了摩根在金融危機下減損成績突出的一大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花旗集團2001至2008年報表[Z].http://www.citigroup.com/citi/fin/index.htm.
[2]莊毓敏.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與經(jīng)營[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