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求
2008年的兩部功夫電影《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憑借其美輪美奐的布景,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以及中國元素的靈活運用,可以說將此類電影推到了極致。李小龍將中國功夫介紹到了西方,《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這兩部充滿了中國元素的電影則更為深入而清晰地闡釋和傳達了中華武術精神,將中華武術除霸安良的俠義精神、堅忍不拔的自強精神和重悟隨性的禪道精神融入精彩的劇情中,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益,領略了中華武術文化的偉大與精妙。
一、除霸安良的俠義精神
中華武術,最重武德。所謂武德,就是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所應具有的道德品質(zhì)。武德,作為一種美德,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指導人們共同的武術生活及其行為準則規(guī)范,并滲透在習武者的思想言行中。中國的武術道德深深地植根于中華傳統(tǒng)倫理道德中,其思想內(nèi)涵主要來自于儒家的仁學?!叭省辈粌H含有孝悌之意,也包含了勇敢質(zhì)樸的作風。儒家的“仁”、“義”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代俠士。習武者練武,并不是為了泄私憤,報私仇,而是為了匡扶正義,救濟百姓?!奥芬姴黄揭宦暫?。該出手時就出手”,見義勇為。除奸去惡,是中國武術倫理的最高表現(xiàn)。
《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與一些功夫片的不同之處在于,主人公習武練藝,并不是由于一己之私而向仇家挑戰(zhàn),也不是兩個幫派或集團的利益之爭?!豆Ψ蛑酢分?,魯彥、孫悟空都向玉疆戰(zhàn)神的暴政發(fā)起了挑戰(zhàn)。金燕子的父母被害,雖然其斗爭有著家仇的因素,但此時,國恨家仇已經(jīng)融為了一體。美國男孩杰森非常喜歡李小龍的電影和中國功夫,他穿越時空,來到古代中國,盡管有著上天賦予的使命的因素,然而俠義精神對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功夫熊貓》將除惡濟民的精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黑豹太郎就是邪惡的化身,他的出現(xiàn),是整個和平谷的噩夢。為了除暴安良,烏龜仙人敢于力排眾議,在自己羽化時也對師父諄諄教導。老虎、仙鶴等五徒弟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雖然沒有被選為龍騎士,但仍支持熊貓阿寶,堅持對黑豹太郎的斗爭。師父用最短的時間取得了最大的成效。師徒幾人團結協(xié)作,戰(zhàn)勝了黑豹太郎,保衛(wèi)了和平谷的安寧。
中國武術有著鮮明的倫理特色,處處表現(xiàn)著我們這個仁義之國禮儀之邦的民族特征?!百\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泵献舆@句話所表達的為天下除惡的思想,正是《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所反映出來的俠義精神。
二、堅忍不拔的自強精神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就是永不屈服,無論是面臨外界的艱難險阻,還是面對自身的缺點不足,都迎難而上,堅決克服,永不停息積極向上的腳步。中華民族是一個不甘屈服、自強拼搏的民族。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多次面臨外來威脅,瀕于亡國滅種的境地。憑著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幾次從跌倒中爬起,在危難中獲得新生。正如《功夫之王》里所言:“功夫,它是長時間的苦練和用功得來的!”歷代武術大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切磋技藝,修煉武功,中華武術正是自強精神的生動寫照。
孫悟空反抗玉疆戰(zhàn)神的暴政,在斗爭中受騙,被化為石頭之際,他將金箍棒拋向人間,并將一根汗毛變作默僧,留下了戰(zhàn)斗的種子。默僧、魯彥等人打敗了白發(fā)魔女,突破了玉疆戰(zhàn)神的重重關卡。《功夫熊貓》里的師徒,為了防備黑豹太郎,多少年如一日,刻苦練功。聽說黑豹太郎脫逃的消息后,老虎、仙鶴等五徒弟,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去迎敵,愈挫愈奮,愈戰(zhàn)愈勇。在師父與黑豹太郎的斗爭中,師父年老力衰,但仍奮不顧身,身處逆境而愈強。如果說默僧、師父等人面對的是外界的艱難兇險的話,杰森和阿寶則克服了自身的困難。他們兩個人在武術上都是白手起家,除了對武藝的向往和憧憬外,自己一點武功基礎也沒有。杰森在默僧和魯彥的教導下,從零開始,終于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了作用。阿寶的經(jīng)歷則相對離奇,師父發(fā)現(xiàn)并利用阿波自身的潛力和好吃的特點,因材施教。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兩個都勤學苦練,在戰(zhàn)斗中學會了戰(zhàn)斗,在最關鍵的斗爭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三、重悟隨性的禪道精神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中國武術深受中國哲學的影響。中國武術不僅堅持儒家的倫理道德,也融會了佛家禪宗的“持戒”、“化解”的慈悲胸懷和道家的“不爭”、“虛靜”的自然精神。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影響下,中華武術既重視使人體與四時、地理的融合,也強調(diào)順應天性,注重悟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
“畫家有他的功夫,可以用指尖作畫,屠夫也有他的功夫,切肉可以不沾到骨頭!從有形,進而為無形,從無形中悟出真諦,你就不再受招式的困擾,武功也才能變得出神入化!一個樂手到了最高境界,可以為曲子增添生命,一個了不起的詩人,帝王都會為他的詩感動。這也是功夫!功夫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它就像是水!因為水是無孔不入的,正所謂滴水可以穿石,它不與對手正面抗衡,而是從對手身邊穿過去,無形,無狀,真正的功夫在你的心里,只有你才可以釋放出來!”《功夫之王》中的這一段話,很好的闡釋了中華武術重悟隨性的禪道精神。文中用中國的書畫藝術比擬中國功夫,強調(diào)武術的修煉不僅僅要靠勤學苦練,更要認真領悟武學的真諦?!巴婪蛞灿兴墓Ψ?,切肉可以不沾到骨頭!”一句恰到好處地引用了《莊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解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探求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順應自然才能“以無厚入有間”,“切肉可以不沾到骨頭”。對于對中國文化了解很少的外國觀眾,電影中并沒有直接插入《莊子》的典故,而是自然而然地將故事融到敘述中,讓觀眾不知不覺地領悟。道家強調(diào)柔弱勝剛強,滴水石穿就是很好的例子。選文用水來比喻練功者,要學會借力打力,學會揚長避短,學會避實就虛,“不與對手正面抗衡,而是從對手身邊穿過去”。同時,也要注意練功者自己的領悟,“真正的功夫在你的心里,只有你才可以釋放出來”!
《功夫熊貓》中雖然沒有如此精練凝重的文字來闡述中國武術的禪道精神,但其離奇而自然的情節(jié),睿智又深邃的對話,對中華武術的禪道精神進行了很好的傳達。中國的猴拳、螳螂拳等獨具特色的拳法,都是取法自然,通過模擬自然界中動物的行為而自成一家?!豆Ψ蛐茇垺分袆t反其意而用之,安排了老虎、猴子、仙鶴等角色,又將拳術還給了自然,更易于西方觀眾的理解。烏龜仙人參悟武功的地方,顯出了太極圖的影子,根據(jù)陰陽調(diào)和的法則,烏龜仙人參透了武學的真諦,其話語也充滿了哲理與禪機。最后阿寶打開龍之典的一幕,則將禪道精神推到了頂峰??瞻椎凝堉洌@示出了萬物皆空的觀念。萬物皆空,正因為其空,才至空至大,正因為至空至大,才能樂得逍遙。逍遙便是自由自在地統(tǒng)攝萬物,順應自然。阿寶父親面條好吃的秘訣就是“啥都沒”。正因為啥都沒,才能調(diào)制出世間萬味。阿寶參悟了其中的禪機,悟到戰(zhàn)勝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只有真正地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雜念,才能將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進而戰(zhàn)勝敵人。
《功夫之王》和《功夫熊貓》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文化,它們沒有生搬硬套地直接引用,而是將其巧妙地糅合在了劇情中,既得其形,又得其意。影片的拍攝人員在這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據(jù)報道,《功夫熊貓》導演馬克·奧斯波恩用了30年時間研究中國文化,制作影片歷時5年。此景此境,中國的電影界和動畫界應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