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貴余 本報記者 魏 萊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在其網站上公布,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高達2.1316萬億美元。巧合的是,在此前一天,美國公布其財政赤字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時代》周刊15日表示,盡管中國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美國1萬億美元的赤字之間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這兩個數(shù)字放在一起卻凸顯了全球財富的轉移。日本野村證券資本市場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關志雄15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的上升,美元資產貶值的預期越來越強烈,作為美國最大債主的中國完全可以將外匯儲備用來實施海外收購或發(fā)展國內經濟。
中國外匯儲備跨過2萬億門檻
美國彭博社15日報道稱,這是中國外匯儲備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1979年之前,中國外匯儲備沒有超過10億美元。改革開放30年來,尤其是最近6年,中國外匯儲備迅猛增加。2006年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分析人士表示,2006年10月,中國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用了不到3年時間,就從1萬億美元翻番至2萬億美元,這一速度的確令人吃驚。
英國《金融時報》15日評論說,作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外匯儲備大部分為美元資產。瑞銀集團駐北京的經濟學家汪濤估計,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約65%是美元資產,其他的主是要歐元、日元和英鎊以及少量黃金儲備。
日本野村證券資本市場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關志雄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993 年末日本外匯儲備達956 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 居世界第一。日本外匯儲備全球第一的位置一直保持到2006年,才被中國取代。關志雄表示,盡管日本外匯儲備的主要配置也是美元,但日本的經驗并不適用中國。日本購買美國國債是因為美日之間有戰(zhàn)略安全同盟,日本有購買的義務,而中國則沒有;同時,由于美國國內財政赤字不斷升高,通脹風險日益顯現(xiàn),美國國債長期貶值的可能性也很大。中國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完全可以用來發(fā)展國內經濟,比如解決三農問題與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
美巨額赤字引發(fā)貶值擔憂
分析人士表示,美國財政赤字飆升、美元資產貶值隱憂是中國外匯儲備實現(xiàn)多元化的最現(xiàn)實的驅動力。據(jù)美國財政部在本周一公布的月度預算報告,美國聯(lián)邦政府2009年6月的財政赤字為943.2億美元,在本財年的赤字首次超過了1萬億美元,預計全年的財政赤字將高達1.84萬億美元,是去年赤字的4倍。法新社14日分析道,美國政府經濟刺激方案以及兩場戰(zhàn)爭的巨額花費,是美國政府赤字飆升的主要原因。
美聯(lián)社14日的報道稱,截至6月份,美國國債總額已經高達11.5萬億美元,占美國GDP的80%,僅次于二戰(zhàn)期間120%的峰值。僅僅在2008年,美國為國債支付的利息就高達4520億美元,國債的利息支出也因此成為繼醫(yī)療、社保和防務開支之后的第四大財政支出類別。
美國《鹽湖城論壇報》13日則說,美國赤字飆升加劇了高利率、通貨膨脹以及對美元貶值的擔心。飆升的赤字讓中國和其他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感到緊張,從而可能導致這些國家減持美國國債。為讓美國國債的吸引力保持得更長遠,美國財政部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這又會讓美國背負更重的債務。此前,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都先后表示,將減持美國國債并購買IMF發(fā)行的債券。
專家意見并不一致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面對美元資產貶值的形勢,中國外匯儲備實現(xiàn)多元化的呼聲早已有之。中國應在內需和外需兩方面通盤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巨額外匯儲備。在內需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經濟結構的調整,提高社會保障與改善養(yǎng)老金制度,在對外方面,要充分利用國家主權基金等新形式,在儲備貨幣、大宗商品以及產業(yè)投資方面下功夫。這樣既能規(guī)避國內資產出現(xiàn)泡沫的風險,又能規(guī)避過度依賴美元資產造成的貶值風險。
不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國際部副總經理費朝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匯儲備用來投資國內可能造成通脹與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操作技術風險高。與之相反,目前處于低位的海外資產則值得中國關注。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也表示,中國兩萬億的外匯儲備完全可以用來改善內需,通過進口關鍵技術設備來變相促進國內經濟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