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冉 李中元 孫紅雁
[摘要] 目的:總結(jié)老年高血壓病的特點。方法:對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例進行分析。結(jié)果:患者均達到了初定的目標血壓,1級多數(shù)輕度高血壓患者需應(yīng)用1~2種降壓藥物,少數(shù)需聯(lián)合應(yīng)用3種藥物以達到初定目標血壓;2級少數(shù)中度高血壓患者需聯(lián)合使用2種降壓藥物,多數(shù)需聯(lián)合應(yīng)用3種藥物方能達到目標血壓。結(jié)論:把握用藥指征,積極用藥治療,可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減少并發(fā)癥。
[關(guān)鍵詞] 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體會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6(b)-112-02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防治高血壓已成為全世界醫(yī)學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均符合WT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齡60~79歲,平均(68±8)歲;病程5~20年,平均(2±7)年;均為緩進型高血壓。其中,1級(輕度)51例(41.8%),2級(中度)69例(58.2%)。120例中,63例(52%)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即收縮壓≥16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張壓<90 mm Hg。均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
1.2 治療方法
1.2.1 療效判斷標準降低血壓,使血壓恢復至正常(<140/90 mm Hg)或理想水平(<120/80 mm Hg)。對中、青年患者(<60歲),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腎臟病患者應(yīng)使血壓降至130/80 mm Hg以下。老年人至少降至正常(140/90 mm Hg)。
1.2.2 治療方法采用的治療方法基本上以藥物療法為主。
1.2.2.1 利尿劑包括噻嗪類、保鉀利尿劑和袢利尿劑等。①噻嗪類:應(yīng)用普遍,常用藥物有氫氯噻嗪,但長期應(yīng)用可引起血鉀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膽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癥患者慎用,痛風患者禁用。②保鉀利尿劑:常用藥物有氨苯蝶啶、螺內(nèi)酯(安體舒通)等??梢鸶哐洠灰伺cACEI合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③袢利尿劑:利尿迅速,常用藥物有呋塞米、托拉噻米等。腎功能不全時應(yīng)用較多,但需注意低血鉀、低血壓。④另外推出的利尿降壓劑吲達帕胺25 mg,每日1次,具有利尿和血管擴張作用,可有效降壓,但長期應(yīng)用可引起低血鉀。
1.2.2.2 β-受體阻滯劑本類藥物具有良好的降壓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減少心肌耗氧量,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對合并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后高血壓更為適用。治療高血壓多選用具有心臟β1選擇性、長效或緩釋的品種,如美托洛爾25~50 mg,每日1~2 次;或比索洛爾2.5~5.0 mg,每日1次。心臟傳導阻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周圍血管病患者禁用。同時本類藥物對糖、脂代謝有不良影響,使用時應(yīng)加以考慮。長期應(yīng)用者不宜突然停藥,以免血壓驟然上升。
1.2.2.3 鈣拮抗劑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壓,尤適用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鈣拮抗劑有維拉帕米、地爾硫 (非二氫吡啶類)及二氫吡啶類3組藥物,前2組有抑制心肌收縮及自律性和傳導性的作用。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jié)功能低下或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中應(yīng)用。二氫吡啶類(如硝苯地平)的作用以阻滯血管平滑肌鈣通道為主,可引起血管擴張,同時引起交感激活作用,對預防冠心病不利。但二氫吡啶類的緩釋、控釋或長效制劑,使上述副作用顯著減少,可用于長期治療。硝苯地平控釋片30 mg,每日1次;或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或非洛地平緩釋片5 mg,每日1次。
1.2.2.4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對各種程度的高血壓均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試驗證實,ACEI可改善心室重構(gòu)、減少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明顯延緩腎功能惡化,因此對高血壓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等合并癥的患者尤其適用。高血鉀、妊娠、腎動脈狹窄者禁用。最常見不良反應(yīng)是干咳,停藥后可消失。
1.2.2.5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適應(yīng)證與ACEI相同,但不存在干咳,降壓作用平穩(wěn),可與大多數(shù)降壓藥物合用,如氯沙坦50~100 mg,1次/d;纈沙坦80~160 mg,1次/d;厄貝沙坦150~300 mg,1次/d;坎地沙坦8~16 mg,1次/d;替米沙坦80 mg,1次/d。
1.2.2.6 α-受體阻滯劑分為選擇性及非選擇性兩類,非選擇性類α受體阻滯劑(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鉻細胞瘤外,不用于一般高血壓治療。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通過阻滯突觸后α1受體,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動靜脈收縮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對糖、脂代謝無影響,可能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及耐藥性。常用藥物為哌唑嗪0.5~2.0 mg,3次/d;特拉唑嗪0.5~6.0 mg,1次/d。
2 結(jié)果
所有患者均達到了初定的目標血壓,1級輕度高血壓患者51例中,44例(85.5%)需應(yīng)用1~2種降壓藥物,7例(13.7%)需聯(lián)合應(yīng)用3種藥物方達到初定目標血壓;2級中度高血壓患者69例中,18例(25.9%)需聯(lián)合使用2種降壓藥物,51例(73.9%)需聯(lián)合應(yīng)用3種藥物方能達到目標血壓。
3 討論
結(jié)果提示,老年高血壓患者經(jīng)治療112例(93.3%)能降至正常血壓且無不適癥狀,但仍有8例(6.6%)患者因血壓相對較低而出現(xiàn)明顯腦供血不足癥狀,1例甚至并發(fā)腦血栓形成,這種比例隨著高血壓程度的加重而呈升高趨勢。差異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2級中度高血壓患者中有1例并發(fā)腦血栓,這些患者(除1例腦血栓形成患者外)經(jīng)減少藥物劑量血壓回升后,不適癥狀消失。說明癥狀與血壓相對較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有關(guān)。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壁彈性減弱和管腔狹窄,循環(huán)阻力增高,伴不同程度并發(fā)癥,血壓波動大,易產(chǎn)生體位性低血壓。所以在降壓治療過程中,不同作用機制的降壓藥小劑量聯(lián)合應(yīng)用,可以明顯增加降壓療效,相互抵消或明顯減輕不良反應(yīng),還可延長降壓作用時間,加強對靶器官的保護。治療目標血壓個體化,藥物從小劑量開始,緩慢進行,尤其是對老年人,應(yīng)避免快速降壓帶來的不良反應(yīng)。在降壓過程中注意老年人的反應(yīng),不僅注意調(diào)整降壓的幅度,還要控制降壓的速度,否則就會導致心、腦、腎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壓減低,血流緩慢,引起缺血及血栓形成。
[參考文獻]
[1]黃平.老年人高血壓治療新進展[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4,23(1):60-62.
[2]唐景華,馬光仁.老年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6,12(13):1811-1814.
(收稿日期: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