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剛,男,1961年生人,沈陽水務集團管網測繪處經理,共產黨員,高級工程師,在職研究生。管網測繪處職工的領路人。
王學剛同志在日常生活和平時的工作中,都力求率先垂范,發(fā)揮著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組織的溫暖通過自己傳輸給每位同事,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圍的同志。在認真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活動中,勇于開拓,率先提出走市場經濟道路帶領廣大職工隊伍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扎扎實實工作,以自己的實干精神和優(yōu)良的作風贏得了廣大職工的贊譽,樹立了崇高威望。
管網測繪處成立于1987年,肩負著沈陽地下管網漏水檢測工作,為沈陽水務集團節(jié)能降耗起了重要作用。每年測出的暗漏相當于新建一座小型的水廠,為企業(yè)節(jié)省資金上百萬。近幾年,測繪處在王學剛經理的帶領下,在市場經濟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帶領全體職工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主動到各區(qū)公司做好各項相關的服務性工作。
在王學剛經理提出“立足沈陽、放眼全國”的理念下,測繪處經常走出去、請進來,與全國水司同行業(yè)的隊伍交流,并且戰(zhàn)績顯赫,精湛的測漏技術贏得全國水行業(yè)專家的一致認可。在全國同行業(yè)中一直是領先的一流隊伍。
2008年初,南方多個城市發(fā)生罕見冰雪凝凍災害。王學剛主動請纓,作為很有經驗的測漏專家,義不容辭地參加到赴貴陽抗凝凍救災工作之中。他蹲地爬溝,泥水滿身,頂著嚴寒在現(xiàn)場與隊員一起工作,每天都普查管網達10多公里。腳磨起了泡,腿也走腫了,尤其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下,發(fā)揚了不畏嚴寒敢于戰(zhàn)斗的精神。經過25天的不懈努力,在貴陽市和花溪區(qū)總普查管網長度117公里,總測漏水量163.86萬立方米,測漏準確率106%,誤差不超過50厘米。并為貴州省各市縣的供水行業(yè)測漏人員進行了技術培訓。此次貴州之行,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并由于突出的工作和表現(xiàn),王學剛同志被建設部授予“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管網測繪處搶險隊伍被中國水協(xié)授予“鐵軍”的榮譽稱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強震,災害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災情發(fā)生后,王學剛同志率先向組織申請報名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qū)抗震救災。他過硬地測漏技術、豐富的救災經驗以及在同志們中的良好口碑,組織上同意了他參戰(zhàn)的請求,并任命他擔任供水設施搶險分隊副隊長。2008年5月24日,他隨集團赴四川汶川供水設施搶險分隊出發(fā)了。
到達成都市大邑縣后,他不顧旅途勞累,同大家一起卸車搭帳篷,支鍋做飯,沒有因為自己歲數大就歇在一邊,他甚至主動挑重活干,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形象,給同志們做榜樣。到大邑縣恢復供水工作的任務,是供水管網檢測,大邑縣當時日供水量4000多立方米,漏失率高達66%。由于上級抗震指揮部限他們三天完成任務后趕赴四川汶川,他憑借自己豐富的測漏經驗,考慮到時間緊、任務重,迅速做出了側重避輕的方案。在他的帶動下,大家艱苦奮戰(zhàn)三天三夜,準時準確地完成了任務,恢復了大邑縣的供水。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四川省建設廳、中國水協(xié)領導的贊譽,決定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六個重災縣都交給他們,并決定立即出發(fā),奔赴汶川重災區(qū)。
通往汶川的路是一條萬分危險的死亡之路。王學剛同志毅然決然地走下車,配合司機指揮車輛前行。他在這最危險的時刻主動下車,當時車上的隊員們都驚訝萬分,“不要命啦!”車上一位青年黨員看到老同志下車,也跟著他下車幫忙,剛指揮車輛躲過一塊滾落的山石,緊接著又下來一大塊滾石,情況危急,王學剛推著年輕同志大喊:“快跑”!倆人手拉手沖出了險境。如此驚險的一幕,帶給車上同志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王學剛同志這種不顧個人安危,為了全車同志的安全,舍己為人的精神,觸動著每個人的內心。
有人問他兩次救災苦不苦、累不累、怕不怕,他只有一句話:“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人在黨和祖國召喚你的時候、在生死抉擇面前就要勇于站出來,展現(xiàn)共產黨人的風采!”
漏水檢測在汶川是最危險的工作,因汶川供水管線都在距危樓2米之內,汶川的余震頻繁,同志們晝夜工作,危險性很大。他根據現(xiàn)場的情況,一面巡察汶川地下管線,一面監(jiān)護戰(zhàn)友們的安全,尤其在有警戒線的危樓內探測時,樓房裂紋很大,傾斜角度可怕,若在探測中遇到大的余震,肯定會使危樓再次倒塌。遇有危險的地段,王學剛準是第一個沖到前面去探測,不讓其他同志上前。經過四天多的時間,普查了汶川縣內的所有供水管線,共測出漏點15處,普查管線10公里,機泵安裝等工作也同時告捷。
經過20多天的奮戰(zhàn),搶險突擊隊輾轉六地,共修復更換水井機泵3臺(套),巡線68.8公里,查出漏水點51處,檢查閥門井300余個,更新維修閥門8處,檢修汶川、茂縣的交配電設施,修復了小金水廠的二氧化氯發(fā)生器。
王學剛的事跡得到中央、省、市多家新聞單位的報道,并獲得了國家建設部和水務集團的表彰嘉獎,由他帶領的賑災搶險突擊隊相繼獲得中國水協(xié)命名的“供水抗震搶險鐵軍”、全國總工會授予的“中國工人先鋒號”等光榮稱號。他本人于2008年先后被中國建設部授予“突出貢獻個人獎”、水務集團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年度先進人物”等榮譽稱號,并被沈陽市委組織部選送為遼寧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