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英 周維維
摘要從道德的角度來解釋女性犯罪是維多利亞時期貫穿始終的一種理論。本文通過對道德解釋的分析,指出這一解釋其實都深受當(dāng)時的主流婦女觀的影響和束縛,是主流婦女觀建構(gòu)下的產(chǎn)物。
關(guān)鍵詞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犯罪道德解釋
中圖分類號:D95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058-01
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史上道德規(guī)范嚴格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女性犯罪相當(dāng)突出的時代。女性犯罪人占犯罪總?cè)藬?shù)的20%左右。面對如此猖獗的女性犯罪,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學(xué)家和犯罪學(xué)家們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yīng),各種探討女性犯罪原由的理論層出不窮。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從道德的角度來解釋女性犯罪。
在這一學(xué)派看來,大多數(shù)社會問題的發(fā)生都是由于以下兩種因素的結(jié)合而造成的:一是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二是個人自身的道德缺陷。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他們在分析犯罪的時候也是從罪犯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罪犯自身的道德特征著手進行探討的。但是,在他們看來社會環(huán)境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犯罪者自身的道德缺陷,對于女性犯罪來說尤為如此。
根據(jù)這一時期的主流婦女觀,婦女雖然在道德上是高于男性的,但是她們意志薄弱,極易受到“壞”的影響,正如夏娃最先受到蛇的引誘一樣。女犯們通常居住在擁擠骯臟的貧民窟中,這不可避免地會對婦女的純潔和其他美德造成巨大的傷害。據(jù)統(tǒng)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每一家不超過一個房間”這意味著,丈夫、妻子、四五個孩子,有時還會有祖父母甚至是未結(jié)婚的成年人共用一間10到12英尺見方的屋子。社會觀察家們對此極為恐慌“大家都擠在一塊兒,想起來都可怕而且更難置信的是,男人女人,男孩女孩,親戚和陌生人都擠在一起,這極容易發(fā)生亂交……大家擠在一間屋里根本就已經(jīng)失去了任何體面?!边@種過度擁擠的居住狀況對于女性來說更是災(zāi)難性的?!案F人不分男女老幼地居住在一起,這必然會腐蝕女人本能的謙虛和敏感,而這正是女性美德的捍衛(wèi)者和保護者。”安德魯·莫恩斯也認為:可怕的環(huán)境是造成窮人墮落的主要原因。過度的擁擠使本分的窮人被迫與各種各樣的罪犯聯(lián)系在一起,使他們不可避免地遭到罪犯的腐蝕。莫恩斯斷言“誰能懷疑每種邪惡不是在這種邪惡和病態(tài)的溫床上繁殖的呢?誰能懷疑那些年輕的女孩們不正是為了從這種環(huán)境中掙脫出來而誤入歧途的呢?”不僅如此,貧民窟的骯臟也將廣大的下層婦女置于不利的處境。骯臟不僅給婦女帶來了身體上的疾病,而且還帶來的道德的墮落。在很多維多利亞人看來,身體上的骯臟不能夠簡單地從道德的不純潔中分離開來。甚至到了后來諸如瑪麗·西格斯一類的學(xué)者還都認為骯臟實際上可以成為女性犯罪的間接原因?!拔覀儽仨毨斡涍@一點:對一個女人來說要想贏得尊重,整潔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女人必須看起來是整潔的,否則沒有人會雇傭她。因此,毀滅婦女整潔的環(huán)境使她們被迫淪落到乞討和邪惡中去?!贝蠖鄶?shù)維多利亞人相信:“一個女人的外表越臟,就說明她的思想就越大膽、越粗俗?!痹谶@種情況下,一些居住在骯臟貧民窟的婦女往往由于居住環(huán)境的影響而無法維持自身的整潔,自然也就沒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找不到正當(dāng)工作的情況下,她們只好淪落到犯罪中去求生存。
在眾多的“壞”的影響中,“壞的教養(yǎng)”對她們影響尤為巨大。對于廣大的維多利亞人來說,不虔誠或是醉酒的父母所養(yǎng)育的女兒將不可避免的會走向墮落。因為她們從小就缺乏必要的宗教教育、道德規(guī)訓(xùn),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家都沒有,這將使這些女孩的道德品質(zhì)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種種缺陷。更大的危害來自于父母逼迫自己的女兒到街上去乞討、偷盜甚至是賣淫。“對于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許多賣花女來說,其父母實際上就是她的皮條客”。狄更斯筆下的南茜就是這樣一位有著悲慘遭遇的人兒。她是費根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小偷和妓女,當(dāng)她把自己介紹給天使般的露絲時,她悲嘆道:“我正是你所聽說過的與小偷強盜鬼混在一起的墮落女人,自從踏上倫敦街頭的那一刻起,我就沒有出過那個圈子,沒過一天好日子,沒聽過一句好話?!彼嬲]露絲應(yīng)該懂得感激;“你從小就親戚朋友的關(guān)懷,從未挨餓受凍,從未見過醉鬼鬧事,打架斗毆,甚至是更可怕的場景,而這些卻是我在‘搖籃里就習(xí)以為常的。之所以用搖籃是因為小胡同和臭水溝就是我的搖籃,將來還會是我的靈床。”
另外,根據(jù)這一時期的主流婦女觀,女性不僅個人意志薄弱而且對男人具有強烈的依賴性。這種強烈的依賴性使她們在遭遇到壞男人時也盲目獻身以至于無法得到拯救。正如南茜一樣,她雖然渴望得到拯救,但還是卻放棄了這樣一個機會。她悲嘆道:“在我向你提到的的那群人中間有一個無法無天的亡命之徒,但是我卻離不開他,就算是我可以擺脫現(xiàn)在的這種生活,我也離不開他?!边@種把犯罪婦女視為無助犧牲品的理解是建立社會主流婦女觀所賦予的女性的道德特征的基礎(chǔ)之上的。這一時期的主流婦女觀給廣大婦女的道德定性是意志薄弱的、順從的,同時也是無私的。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家庭天使們必須具備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時也被成了她犯罪的原因,因為這將使她們無法得到救贖而繼續(xù)墮落下去。
總之,在他們看來,女性天生的道德缺陷是導(dǎo)致女性犯罪的根本原因。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也是因為婦女意志薄弱的、容易受影響的缺點才能對女性犯罪行為產(chǎn)生影響。然而,他們這種從道德意識形態(tài)做出的分析帶有很強的主觀性,然而意志薄弱、易受影響、盲目順從等缺陷本身就是當(dāng)時的主流婦女觀強加于在婦女身上的,并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