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立的小小說多以校園生活為主題,以刻畫農村學校里的小人物見長,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校園生活的真實畫卷。獨特的視角,精巧的構思,感人的情節(jié),生動的描寫,讀來仿佛在和邱老師一起聊天,隨著談話的漸漸深入,一個個鮮活而生動的故事在你面前依次鋪陳開來……
縣一高的馮老師是一個很有思想的老師。說他有思想,并不是說他是一個思想家,而是因為他愛讀書,而且善于把書中的思想、觀點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所以,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和別人不一樣的。而且,他教出來的學生也特別懂事,特別好學,看起來也是很有思想的樣子。
因為馮老師在教學上很有一套,學校領導就常常把最難帶的班級、最難管的學生交給馮老師。馮老師呢,也總是樂于接受。一年、兩年或三年之后,你再來看看吧,那些最難帶的班級、最難管的學生全都變了模樣,好像在馮老師的手中脫胎換骨了一般,重新做人了一般。
時間久了,馮老師就成了縣一高的一個神話。
有一個年輕的老師,不知道馮老師采用了什么特別的手段,就去向馮老師請教。馮老師卻是笑而不答,只是勸年輕的老師多看一些書,然后開列出一長串的書目來,向年輕的老師推薦這個應該讀一讀,那個也應該讀一讀。讀的時候要用心,不要走馬觀花,等等。
年輕的老師一看就泄了氣,這些書都是以前在學校時就讀過的,有些還是大學時必須要考試的科目。整天讀整天背,早就讀煩了,背厭了,一畢業(yè)就扔到爪哇國去了,想著以后再也不用與這些破書打交道了。怎么馮老師還讓自己讀這些書呢?
馮老師看年輕老師一臉不屑的樣子,也就不再說什么了,意味深長地對年輕老師笑一笑,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年輕的老師沒有全聽馮老師的話,也沒有不聽馮老師的話。他把馮老師列的書單認真整理了一下,把那些以前讀過的書先放一邊去,把沒讀過的書找了來,認真地讀了,確實很有啟發(fā)。
年輕的老師不但自己認真地讀完了這本書,還把這本書完完整整地講給了自己的學生聽。給學生讀這本書,年輕的老師用了好幾節(jié)課的時間。我們都知道,高中的時間是很緊的,每天都要做十幾張卷子,每節(jié)課也要做很多功課??墒?,年輕的老師還是花了好幾節(jié)課的時間,一份卷子也不做,一道習題也不講,就是讀書,讀《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又過了一段時間,年輕的老師又找了一些書讀給孩子們聽。這些書,有的是馮老師的書單里列出來的,有的是自己從書店里買來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年輕的老師作出了一個決定:從今往后,每天抽出兩節(jié)自習課給學生讀書聽。在這兩節(jié)課上,學生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用心聽就行了。年輕的老師總是這樣開始:“同學們,請聽我讀……”
雖然,讀書占用了學生不少寶貴的時間,雖然,年輕的老師從來不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和決心書。但是,學生的日記和作文中,時不時就會跳出一些閃光的火花,表現出很有思想的樣子。當然,年輕老師所教的班級,考試成績也從來沒有落后過。
若干年后,年輕的老師也成了縣一高的一個神話。
他和馮老師被稱為縣一高的“二馮”。
年輕的老師也姓馮。
有人問年輕的馮老師:“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教出一群有思想的學生呢?”
年輕的馮老師說:“請記住這七個字:‘同學們,請聽我讀?!?/p>
“就這么簡單嗎?”
“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