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玲 許 靜
摘要行政聽證制度是現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也是控制行政權力、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構建路產損壞賠補償聽證程序,對于保障路產賠償人和補償人的權益、提高路政管理水平、推進行政程序文明進步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行政法聽證程序公路行政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1-174-01
現代法治相對于傳統(tǒng)法治,更注重于規(guī)范政府權力的行使。從控制政府權力的方式而言,傳統(tǒng)法治注重的是組織法控權,現代法治則更注重程序法控權;就控權的手段而言,傳統(tǒng)法治強調的是以權力控制權力,現代法治更強
調以權利控制權力。聽證制度正是在這一法治理念下應運而生。
一、構建路政賠補償聽證程序的法理基礎
聽證,即“聽取利害關系人意見的程序?!必P在不同的國家,聽證有不同的稱謂,在美國稱“聽證”,在英國稱“聽取對方意見”、“陳述”、“辨明”,在日本稱“辨明”、“聽取”、“公聽”等。豎
聽證制度作為行政程序法基礎制度的核心,其產生和發(fā)展有著深厚的法理基礎。其最早可追溯到英國法的“自然公正”原則?!八^自然公正,即任何權利必須公正行使,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必須聽取他人的意見?!必R在英國,自然公正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利時保持最低限度的公正,包括公平聽證和避免偏私兩項規(guī)則。公平聽證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做出不利于公民的行政決定時必須聽取對方的意見,公民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這成為現代聽證制度的直接理論來源。在美國,自然公正原則為其修正案所接受,形成了著名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美國憲法修正案第5條規(guī)定:“未經正當的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第14條規(guī)定:“任何州未經正當的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痹谛姓ㄉ?行政機關對當事人做出不利的決定時,必須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因此,聽證制度對行政機關來說,是履行其憲法上的義務;對公民來說,是享受其憲法上的權利。
公路行政是國家行政權在社會關系中的具體體現和有效延伸。公路行政主體是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是在《公路法》授權情況下的公路行政管理機構。公路法的基本目的是保護路產、維護路權,即依法保護公路及其附屬設施,逐步完善公路服務設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否則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或刑事責任。對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路產損壞的,應向公路管理機構繳納路產損壞賠(補)償費。
根據現代程序控權思想的行政法治要求,在公路賠(補)償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立法機關在制定《損壞公路路產賠(補)償標準》時,涉及公共利益,根據自然公正原則,需要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即對于技術指標和價格鑒定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專家、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在公路管理機構對當事人處以賠補償決定時,以行政主體作為民事當事人一方要求對方當事人賠償和補償。雖然賠償和補償屬于民事性質,但是在實踐中行政主體作為民事主體一方與對方當事人不可能處于絕對平等地位。根據《路政管理規(guī)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處理公路賠償和補償案件,送達《公路賠(補)償通知書》,按照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執(zhí)行,特別是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該規(guī)定對公路賠(補)償案件處理程序的具體事項未作規(guī)定的,參照《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辦理,具有極強行政色彩。所以,公路賠(補)償雖然與不同于行政處罰性質,但從實質程序上講具有類似的強烈行政性質,聽證制度作為現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在公路行政程序制度上的延伸和發(fā)展是順應現代法治潮流的。
二、構建路產賠補償聽證制度的適用范圍
行政聽證適用范圍標準的界定因各個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不同而不同,但其中最主要的兩項標準是:行為標準和當事人利益標準。1.行為標準:根據行政行為性質和種類確定適用聽證程序的范圍,稱之為行為標準。豐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將聽證范圍僅限于個別嚴厲的行政處罰行為。該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做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2.利益標準:根據相對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利益范圍確定適用聽證程序的范圍稱之為利益標準豑。行為標準和當事人利益標準只是從不同的立足點來講的,就實質內容而言,這兩項標準是密不可分的。在確定某一行為是否適用聽證時,首先看該行為是否對當事人權利產生不利影響,其次要看這種不利影響是否侵害了法律賦予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最后還要看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侵害是否達到嚴重程度。
公路是資金密集型的國有資產,對路產的損壞要求相對人以不低于該段公路原有技術標準予以修復、改建、補償或賠償。在一定的程度下,賠(補)償金額較大或巨大。從行為標準角度講,公路管理機構對相對人處以較大數額賠償和補償,不適用聽證程序,侵害了相對人的陳述和申辯權?!堵氛芾硪?guī)定》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該規(guī)定對公路賠(補)償案件處理程序的具體事項未作規(guī)定的,參照《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辦理。這樣,在《路政管理規(guī)定》沒有對公路賠償和補償聽證程序作出規(guī)定的情況下,參照《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制定聽證程序及其相關標準有了法律支撐。從利益角度講,公路行政在沒有聽證程序情況下處罰相對人,可能會造成行政恣意行為,損害相對人的利益,某些時候會造成嚴重后果。
三、結論
公路行政是我國行政權利在公路領域的發(fā)展和延伸,對程序法的研究適用更能彰顯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聽證制度作為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無論從理論基礎、適用范圍和法律依據上,在公路賠償和補償中的應用已經具有了良好的法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