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戈
有一位朋友突然告訴我,他離職了。我知道不久前他的頂頭上司剛換了人。便問他:“是和老板不對付吧。”他居然回答:“和老板關(guān)系還好。就是和新來的總監(jiān)沒辦法溝通。”可憐的人,居然沒搞清楚誰是你的老板。我在心里感慨著,嘴上說:“我說的老板就是這個人?!?/p>
每個人在一個機構(gòu)里只有一個老板。他不一定是你所在機構(gòu)的所有者或者最高決策人。在一個時間段內(nèi),誰給你分配日常工作,你向誰直接匯報工作,他就是你的老板,一般說來就是你的頂頭上司。他不一定能降低你的薪水和職務。也不一定能開除你。但他一定能讓你整天不痛快,他擁有這個權(quán)利——這就足夠了。
咨詢機構(gòu)統(tǒng)計過,有80%的離職直接原因是員工和他的老板合不來。從理論上說,所有的老板都是“壞人”,因為他的存在就是為了督促你、監(jiān)督你、考核你。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人們可以自愿放棄一部分自由。自由是可以用來交換到薪水的。如果對老板的反抗,最后總是迎來另外一個老板而并無實際意義的話,那么就讓我們享受被領(lǐng)導的快樂吧。
總是不能和自己的老板處好關(guān)系,不斷地跳槽,那么肯定是情商有問題。遇到不對脾氣的老板,采用“3W”,即走人(Walk)、抱怨(Whinge)和等待(Wait)不是高情商人士的選擇。他們的做法是:在愉快地接受老板管理的同時,也要學會管理老板。
老板們肯定是一個團隊里在工作上最成功的人。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正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所在,也正因為如此。老板們?nèi)菀讓⑾聦俚姆磳σ庖娍醋鞑环?,而不是反饋?/p>
你肯定遇到過這樣的老板。你給他匯報一個方案,他甚至沒有聽清你的表達,就提出一大堆反對意見。你的解釋永遠是徒勞的,等你按照他的意思修改完畢后,他總會提出新的修改意見。不到最后執(zhí)行的時候,永遠沒完。
當然。阿諛逢迎是一種最常見、最理性的處事方式。但長遠來看,你不但要為你的老板負責,更要為自己的崗位負責,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放棄這個原則。那你就得學會管理老板,這其實就是當你認為老板的命令不妥時你該怎么辦的問題。面對這樣的老板,你是一味執(zhí)行,還是提不同意見?一個可參考的辦法是,先照著他的意見執(zhí)行。但在過程中,不斷地及時反饋情況。讓他自己調(diào)整。把事前的反對和爭吵變成執(zhí)行中的調(diào)整,是大多數(shù)老板可以接受的“被管理”方式。還有,你不要試圖去改變老板的本性。接下來,你要有選擇地進行較量,不是每個問題都值得分出是非。
管理老板的另一個重要方式是,一定要和老板保持盡量多的溝通。電子郵件是一種最高效的溝通方式。把方案形成或執(zhí)行過程中每一份更有助于老板掌握信息的郵件抄送給老板,并提醒他查閱,保證你們在會上討論問題的時候能夠在信息盡量對等的基礎(chǔ)上進行,溝通才比較容易實現(xiàn)。
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是因為他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得優(yōu)秀,但并不因為他成了你的老板就具備了領(lǐng)導者應有的基本素質(zhì)。在他的老板眼里,他可能也和我們在他眼里一樣是個不稱職的下屬。他會遺忘、會慌亂、會畏縮、會推卸責任,正像我們每個普通員工一樣。提醒、溝通、寬容、換位思考——這就是你對老板的管理。
(劉立松摘自《新世紀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