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瑾
黃西美國“小沈陽”
白天,他是實驗室里的科學(xué)家;晚上,他是逗人發(fā)笑的喜劇演員
“我是新移民,當年來美國后,我開著一輛舊車,車后保險桿上貼了不少標語貼紙,我都不懂,撕也撕不下來,我開了兩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張是‘如果你不懂英語,滾回去?!?/p>
這是黃西(Joe Wong)創(chuàng)作的搞笑段子,用他帶著濃重中國腔的英語講出來,能讓老美笑得東倒西歪。
4月17日晚上,美國深夜節(jié)目收視率冠軍的“大衛(wèi)?雷特曼脫口秀”,破天荒邀請了一名小個子中國人亮相,近6分鐘以英語講美式笑話的演出,為他贏得了觀眾熱烈的贊譽。
黃西站定后的第一句話是:“大家好,我是愛爾蘭人?!比珗鲂Ψ滋芈哺笮?。他的笑話題材已觸動敏感的美國流行文化神經(jīng)。
他的表演片段在YouTube上的點閱數(shù),兩周之內(nèi)已超過10萬人次。
在美國搞笑界闖蕩26年的華人搞笑藝人余智敏(Byron Yee),對黃西的搶眼表現(xiàn)直呼難得:“能上大衛(wèi)?雷特曼脫口秀,是所有搞笑藝人的最高夢想之一。”
當年來美國,開著一輛舊車,不懂英語的慘況大概是真的。黃西從一個新移民到成為一名喜劇演員,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今年39歲的黃西畢業(yè)于中國吉大,主修化學(xué)。黃西在吉大時就喜歡寫笑話和講笑話,喜歡看傳統(tǒng)的單口相聲。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與導(dǎo)演伍迪?艾倫的作品對他的啟發(fā)很大。
1994年他來到美國,在德州的稻田大學(xué)學(xué)習(xí)。1996年,黃西在校報做了一名專欄作者,這有助于磨練他的寫作技巧。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欣賞他的幽默。
2000年,他到麻州劍橋一家跨國基因制藥公司工作,業(yè)余報名“笑話寫作成教班”。白天他是在實驗室正經(jīng)做研究的科學(xué)家,到晚上就搖身一變成演員,穿梭在新英格蘭地區(qū)的酒吧、夜總會、俱樂部和大學(xué)禮堂,做喜劇表演。
為了進入成熟的喜劇市場,2001年年底他搬到波士頓,加入到即興喜劇表演的圈子。
他努力創(chuàng)作笑話題材,最早的聽眾是當會計師的太太。他的移民題材配上貨真價實的外國口音,使他很快成為波士頓觀眾喜愛的喜劇演員之一,2003年波士頓國際喜劇節(jié),他打入決賽,在300名參賽者中進入前8名。
專門幫“大衛(wèi)?雷特曼脫口秀”發(fā)掘人才的布瑞爾2005年在波士頓看了黃西的表演,認為他深具潛質(zhì),觀察了3年后,布瑞爾終于覺得時機成熟。布瑞爾說,他以多年經(jīng)驗,相信黃西終究會大紅大紫。當晚雷特曼非常欣賞這段演出,罕見地拉著樂得不知所措的黃西一起謝幕。
他的笑話題材取材廣泛:民族、個人、政治到荒誕鬧劇,很難對他的幽默進行歸類,只能概括為一個詞:有創(chuàng)意。
黃西符合大部分白人眼里的亞洲人形象,小個,呆,甚至有點猥瑣。YouTube上不少人指責他靠迎合白人對亞裔的偏見來搞笑。
但也有人為他辯護:他的段子不僅提及了移民在美國社會遭遇的困難和歧視,也展示了移民在美國生存的樂觀精神?!扒∏⊥ㄟ^他的表演,讓人覺得這個亞裔小個子有才、夠搞笑,不可輕視?!?/p>
黃西認為,直到一個民族能開自己的玩笑,嘲諷自己的領(lǐng)袖與政治,這個民族才算成熟。
“我好不容易才獲取公民資格,我得去上美國歷史課,去回答誰是本杰明?富蘭克林,我都只有啊……的份。去年,我兒子在美國出生,我抱著他,‘哇,你這小子一出生就已經(jīng)是美國人了,我問你,你知道誰是富蘭克林嗎?”
這是黃西創(chuàng)作的又一段笑話。他一直希望能以第一代移民的身份說故事,“移民在社會中是無聲的一群,移民社會中有許多有意思的事,也有許多被歧視與掙扎的事,因為語言與文化的障礙,自己表達不出來,又沒有人幫忙表達”。黃西說,“我愿意做個移民的代言人,說出移民樂觀、奮斗、堅強的一面?!?/p>
2008年4月,黃西訪問北京。他非常激動,這是他第一次在中國聽現(xiàn)場表演的單口相聲,第一次在中國表演喜劇。他花了兩天,把臺詞翻譯成漢語。
沒有穿西裝,也沒穿長袍,戴著副眼鏡,他上臺了。在美國10秒鐘就能讓觀眾大笑的地方,雖然鼓掌不斷,中國觀眾卻很安靜。一個表演者后來告訴黃西:你可能很搞笑,但是我們并不理解。
是的,他在美國生活14年了?!叭绻谥袊f相聲,我可能要回中國生活并重新學(xué)習(x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