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自己把自己拔出來一我喜歡“自拔”這個詞。不是跳出來或是爬出來,而是“拔”。小時候玩過拔蘿卜的游戲,那是要一群小朋友化裝成動物,齊心合力才能完成的事業(yè)?,F(xiàn)代人常常陷在壓力的泥沼中,難以享受生活的美好。把自己從壓力中拔出來,也是—個系統(tǒng)工程。
壓力本是一個物理詞匯,比如氣壓,水壓,風壓……推廣開來,醫(yī)學上有血壓,腦壓,顱內(nèi)壓等等,多屬于專業(yè)名詞,不料如今風云突變,壓力成了高頻詞。生活有壓力,經(jīng)濟有壓力,學業(yè)有壓力,晉升有壓力,人際關系有壓力,情感世界有壓力,婚姻也有壓力……人們的交談中,無不涉及林林總總的壓力。壓力像打翻了的汽油桶,彌散到現(xiàn)代人生活的各個領域,散發(fā)著濃烈的氣味。我們躲不勝躲,防不勝防,不定在哪個瞬間,就燃起火焰。
其實適當?shù)膲毫?,是保持活性的重要條件。如果空氣沒有了壓力,我們的呼吸就會衰竭。如果血液沒有了壓力,我們的四肢就會癱瘓。如果水管子沒有了壓力,那結果之傷感是任何一個住在高層樓房的人士都惟恐避之不及的,你將失去可飲可用的清潔之水。上個世紀的石油英雄王鐵人也說過——“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不進步”的豪言壯語。
只是這壓力需適度。比如冬日里柔柔的陽光照在身上,這是一種輕松的壓力,讓我們溫暖和振奮。設想這壓力增加十倍,那基本上就成了吐魯番酷熱的夏季,大伙只有躲到地窖里才能過活。假如這壓力繼續(xù)增加,到了百倍千倍的強度,結果就是焦炭一堆了。
現(xiàn)代人常常陷于壓力構建的如焚困境之中。也許是某一方面的壓力過強,也許是許多方面的壓力綜合在一起。如是后者,單獨究其某一方面的壓力,強度尚可容忍,但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細微的壓力堆積起來,就成了如山的重負。金屬都有疲勞的時候,遑論血肉之軀?如不減壓,真怕有一天成了齏粉。
如果你因壓力忙到無力自拔,忙到昏天黑地,忘記了自己的生日和家人的團聚,忘掉了自己如此辛辛苦苦究竟是為了什么,如果你想改變,就試著了解壓力吧。尋找壓力的種種成因,為撲朔迷離捉摸不定的壓力畫像,澄清了我們對壓力的模糊和迷惘之處,讓折磨我們的壓力毒蛇從林莽之中現(xiàn)形,讓我們對壓力的全貌和運轉的軌跡,有較為詳盡的了解。中國的兵法上有句古話,叫作“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當你認識到了你所承受的壓力的強度和種類,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就已經(jīng)釘住了壓力的七寸。
明白了壓力的啟承轉合,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之后,你的呼吸就會輕松一點,胸中的塊壘也會松動出些微的空隙。堅持下去,持之以恒,你就會一寸寸地脫離沉重壓力的吸附,把自己成功地拔出來。也許在某個清晨醒來的時候,你突圍而出,像蝴蝶一樣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