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東白
摘要博客正在逐漸改變著傳統(tǒng)媒介的格局,成為Web2.0時代的典型代表。以博客為媒介進行新聞報道在國內外也已得到普遍應用。它已不再是個人的發(fā)布臺,而是已經被主流媒體所運用,作為自己發(fā)布新聞的渠道之一,本文以去年中國奧運事件為例,分別選取中外兩家主流傳統(tǒng)媒體的博客報道進行比較分析,以試圖了解博客在對國際重大新聞的報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博客人民網紐約時報網奧運報道
中圖分類號:G212文獻標識碼:A
早在2008年1月30日,人民網就發(fā)布了2008奧運戰(zhàn)略。人民網秉持“全球視野、人民參與”的宗旨,以“攜手人民,共享奧運”為口號,突出國際合作和全民參與,在報道好奧運比賽的同時積極向世界傳播中國開放、民主、熱情、和諧的國家形象。人民網的奧運戰(zhàn)略具體歸納為“一二三四”四個數(shù)字,其中的“一”是指以攜手人民,共享奧運”為口號;“二”是指打造好前方和后方兩支報道團隊;“三”是指發(fā)揮互聯(lián)網特點,凸顯“評論性”、“國際化”和“殘奧會”三大亮點;“四”是指主辦或參與“龍行天下耀中華”、“中國火炬?zhèn)鬟f城市照片征集”、“世界各國寫手團”、“人民網人文奧運之旅”4項活動。
而《紐約時報》在本屆奧運會上派出了史上奧運報道人數(shù)最多的團隊。除了來自美國本土的記者,還包括在北京辦事處的人員。這些人還包括美術編輯、圖片編輯、網絡經理、網絡制作人等?!都~約時報》的北京奧運會主管編輯桑迪·基南談到《紐約時報》在談到奧運期間的報道工作時說:“我現(xiàn)在能預計到的就是我們可能會24小時連軸轉,或者每天至少工作20個小時吧?!雹?/p>
1 兩大網站的奧運博客
為了體現(xiàn)“攜手人民,共享奧運”這一報道口號,人民網在本次奧運報道中充分利用了各種互動手段,以突出網民的視角,博客則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形式。紐約時報網則是專門開辟了專門報道奧運的官方博客——“五環(huán)”(The Rings)。
人民網的奧運專題中開設了兩個大的博客專欄,一個是“我博奧運”,另一個是“博奧論壇”?!拔也W運”以單獨的頁面按博客的創(chuàng)作者分類集合了人民日報奧運記者博客群、名家奧運博客群、奧運評論員博客群、志愿者博客群、駐華、駐外使領館博客群、奧運協(xié)辦城市博客群、媒體博客群等七大特色博客群。博奧論壇則類似于專欄,以期的形式出現(xiàn),以最新的熱點話題為中心將談論此熱點事件的精彩博文集合在一起。文章的比較將著重于人民網的主要博客欄目“我博奧運”。
2008年6月,紐約時報網啟動專門報道北京奧運的紐約時報官方博客。這是紐約時報首次為奧運開設博客。博客創(chuàng)辦以來至殘奧會結束每天都有數(shù)篇更新?!都~約時報》的北京奧運會主管編輯桑迪·基南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開博的動機是:“在這個多媒體時代,紙媒在畫面報道上的先天不足更需要依靠其報道的獨特視角和縱深度來彌補?!辈┛鸵罁热莺托问椒譃樗拇髩K:賽事(The Games)、事件(Issues)、文化(Culture)、視頻專欄(Inside The Rings)。視頻專欄由在北京演播室的紐約時報工作人員每天錄制兩段視頻,談論當天的比賽,或一些名人專訪。為博客創(chuàng)作的人來自全紐約時報的各個部門,包括一些客座評論家,甚至還有紐約時報大樓里的美籍華人,都在給博客寫文章。《紐約時報》的北京奧運會主管編輯桑迪·基南說:“他們想讓這里變成一個讓人們可以就全世界任何事情談論和發(fā)表意見的地方”。②
2 欄目形式的比較
通過以上對兩個博客的介紹可以看到,兩個博客欄目在形式上存在顯著差異。“我博奧運”是一種“個人創(chuàng)作、集合呈現(xiàn)”的博客形式,將人群自己的博客集合到這個欄目中,每個人的博客是獨立存在的,人民網對其進行分類并集體呈現(xiàn)。而“五環(huán)博客”是一種“集體創(chuàng)作、整合呈現(xiàn)”的博客形式,它最終以一個博客呈現(xiàn),而博客中的博文則來自不同的人群。
這兩種博客形式的直接影響是人民網的博文是一個呈點狀的分散狀態(tài),而主頁上的推薦則是將它認為是精華的點集中起來推薦給受眾;而“五環(huán)博客”的博文則是按時間順序形成一條線。
再者,由于人民網開設奧運博客的人多而雜,使得其奧運博文的數(shù)量龐大卻質量參差不齊,有著魚目混珠之感。“五環(huán)博客”的博文較少而且質量有保證,但由于所有博文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其中受關注的熱點博文也因此沒能提出來推薦給受眾。
3 博文創(chuàng)作特色分析
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博客用戶發(fā)布信息所處的環(huán)境具有隨意性與不確定性,這種隨意性與不確定性包括用戶發(fā)布信息的時間、空間、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這種隨意性體現(xiàn)到博客的文本中便是更為個體化、私語化的敘事特征。因此博客是一個更加開放、言論更自由、隨意的地方。紐約時報的博客內容相對于其新聞報道而言更短小,更隨意,當然其“可靠的新聞來源”這一嚴格要求可能在博客的報道中就有所降低,在其一篇對張藝謀的專訪的博文中,竟然錯用了別人的圖片。人民網的博客的創(chuàng)作特色則更具個人特色,少則三言兩語,長則洋洋灑灑,言語的規(guī)范性也沒有那么嚴格。
由于兩個博客整合形式的不同,博文的創(chuàng)作特色也有些不一樣?!拔也W運”由于是眾多博客的集合,因此它以博主為中心形成強烈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風格:在記者博客群里,眾多記者的博文基本上是自己發(fā)表的奧運報道,因此這類博文呈現(xiàn)出新聞報道的風格;在名家奧運博客群里的博文更有名人自己的風格與特點;奧運評論員博客群中的評論員指的是網名中的輿論領袖,而他們的博文有一個很大的特征是主流色彩濃重。
紐約時報的“五環(huán)博客”的創(chuàng)作特點則明顯統(tǒng)一了很多,博文中并沒有明顯的個人色彩,個人是服務于博客,更多地體現(xiàn)的是紐約時報網的風格。例如,在“我博奧運”的眾多博文中,經??梢钥吹健拔摇边@樣的字眼,而“五環(huán)博客”中是沒有的(少數(shù)專欄作家的博文除外),為博客創(chuàng)作的人更多是以《紐約時報》工作人員的身份
來寫作。
4 博文內容的縱深度分析
博客中的博文與傳統(tǒng)報道最為不同的是,它完全是以個人的關注點為中心,個人關心的內容才會寫進博客中。因此,博客是比較能夠反映博主所關心的奧運話題。
人民網的博文中所關注的內容主要是奧運期間國人關心的運動員和賽事及相關熱點事件,如劉翔退賽、“和平大戰(zhàn)”等,其他方面的內容均涉及較少。由于博客內容是個人創(chuàng)作的,所以,大部分博文討論的其實是相同的熱點事件。因此,整個博客內容的覆蓋面較為狹小。對于較少的熱點話題,在博文中觀點通常也非常一致,即使是“和平大戰(zhàn)”這樣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在博文中也往往形成觀點鮮明對立的兩個方面,眾多話題都圍繞兩個對立面展開,而討論越為激烈的問題,各種觀點也就更加的深入。
而紐約時報網的博文除了賽事的報道外,將眾多敏感問題也寫進了博文中,諸如北京的環(huán)境問題,中國人權問題,在其中均有涉及。但由于涉及面比較廣,而每天一到兩次更新的頻率則顯然無法將各種問題討論得深入。因此,紐約時報的博文對問題的把握相對顯得單薄,可以說是簡單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