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攀
由香奈兒發(fā)起的流動藝術展預計兩年的全球巡展,在結束于紐約市中央公園巡回展出的第三站后,近日被證實由于經濟衰退,被迫中斷接下來其他城市的展覽。這場饕餮藝術盛宴的悲傷落冪,不禁讓人毛骨徠然,難道作為高附加值的藝術品市場也將被金融海嘯“小刀剜肉”?
危機下的亞洲契機
受經濟危機影響,亞洲藝術品市場也在產生著變化。此前亞洲地區(qū)的現(xiàn)當代藝術品市場的價格主要是以佳士得和蘇富比國際拍賣價格來決定,買家主要是海外華人和國際買家,也就是說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品的市場是在境外形成的。
海外華人出于對本土藝術的推薦和自己購買力的表達,進行了大肆的購買并不斷的推高價格,帶有一定的操控性。國際的買家們則是根據(jù)股市中的SP指數(shù)(標準普爾指數(shù))和梅墨指數(shù)來投資藝術品,這中間必然存在一定的泡沫。他們自2003年進入藝術品市場并獲得了豐富的收益。中國這幾年來當代藝術市場增長很大程度上是海外購買力和華人購買力的合力作用的結果。但當金融危機到來后,這些主要靠國際購買力的地區(qū)的購買力明顯下降,而這樣正給亞洲本土的市場資源帶來了契機。
市場呈現(xiàn)規(guī)?;?/p>
正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壓力,亞洲當代藝術品市場泡沫逐漸縮小,藝術品價格降低,尤其是100~1000萬美元價格區(qū)間的藝術品,產生了很大的波動,這正是藝術作品價值體現(xiàn)出來的過程。此外,2007年Artprice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的藝術家中亞州藝術家所占的比率為60%,而市場上所占比率僅為10%,可以看出亞洲藝術品市場的資源已經存在,欠缺的只是市場占有率。此次危機,正好可以使亞洲藝術品市場變得更具規(guī)模,未嘗不是一種機遇。
亞洲藝術品市場資源開始變得更具規(guī)?;氖滓憩F(xiàn),是藝術資源的擴張。表現(xiàn)出來則是:印度、印尼、越南等泛亞洲地區(qū)的一些有實力的藝術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保持堅挺,因為這些作品有足夠的收藏意義。畢竟喜歡藝術品的人大有存在。例如2008年11月底的佳士得拍賣會上,高價當代藝術作品大部分流標,而那些性價比高的作品則出現(xiàn)了增長。
其次,亞洲有前途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登場,特別是韓、日一些青年藝術家過去少有機會登上國際舞臺,現(xiàn)在隨著市場的擴大,進入到拍賣市場上的機會增多了。此外,隨著這次的市場冷靜,藝術家們將更多地開始考慮藝術的自身形式、風格的創(chuàng)作問題,將會推動新藝術門類的發(fā)展,特別是將出現(xiàn)更多具本土特色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藝術來吸引收藏者的關注。像去年11月印度的攝影藝術就開始大量出現(xiàn),并轉戰(zhàn)柏林爭奪國際市場。
就這幾點來看,亞洲藝術市場的整體范圍事實上是在擴大中,中國、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地新藝術家的作品會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也會在國際上更具挑戰(zhàn)實力,更具本土特色。
多元化的購買力
而當藝術資源有了豐富的保障后,亞洲地區(qū)的購買群體和收藏家的格局也會形成了相應的規(guī)模和多元化的模式。
包括本土一些有遠見的投資商們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更好的市場環(huán)境紛紛進場,經濟危機帶來的“逆市”中,存在有藝術品投資、收藏的更大空間;一些有雄厚資本的國有藝術機構進入市場,藝術品價格泡沫縮小、價格降低,正是這些重要收藏機構進場的好時機;一直有收藏喜好或純?yōu)檠b飾的購買群體也不甘落寞;專門購買新藝術家的作品的收藏家;因為價格的降低,出現(xiàn)對中等價格而價值高的作品的購買新人群。
據(jù)Artpice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報告說:現(xiàn)在剛開始購買藝術作品的新購買力達到了40%。新的收藏群體達到了20%,買5幅作品左右的購買力達到了20%。在這種經濟情況下,這40%的購買群體會影響到市場新的變化,以前以具有投資意向的購買者為主體的市場會讓位于新的購買力的變化。最近在ebay等網上銷售交易額增加反映了這一新市場購買力和方式的變化。而針對這些新購買群的調研上又顯示,80%以上的購買群都有很高的期待感,換句話說,也就是藝術品市場將迎來新的春天。
藝術品的虛與實
《藝術財經》出版人于天宏表示:從宏觀角度看,現(xiàn)在這場危機正在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過渡。比如金融市場的泡沫破裂后,銀行的資金供給下降,然后影響到房地產市場,然后導致對汽車行業(yè)等領域的影響,這是能夠很清晰的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
但是,就藝術品市場而言,我們很難給它如此清晰的界定?,F(xiàn)在好像正牌的經濟界、金融界人士也沒有很關注這個領域。對于宏觀上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變化會對藝術市場產生什么影響,他們也不是很關注,我們藝術圈很關注這個問題。
和訊網副總編輯李列則表示:藝術品收藏這個行業(yè)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藝術品既有消費功能,又有投資功能。我個人認為,從投資功能的角度看,它更偏向于虛擬經濟。它直接由市場的周期和流動性來決定。而從消費功能的角度看。隨著人們財富的積累,他們也不僅滿足于吃飽穿好,他們對文化的需求也開始提高,比如在家里擺設藝術品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品又具備了實體經濟的因素。所以,我感覺藝術品包含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兩方面的因素。
總體來說,危機下亞洲藝術品市場將會走上藝術資源多元化、收藏家階層多元化、藝術社會細分化的格局,從而帶來亞洲藝術市場規(guī)?;臄U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