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軍 王立所 呂伯林 周志鋒 趙小紅
摘要甜葉菊市場前景好、經(jīng)濟價值高,東臺縣2008年甜葉菊平均單產(chǎn)3.6t/hm2,收入5.1萬元/hm2。介紹了甜葉菊的特征特性,并總結(jié)了甜葉菊栽培管理技術。
關鍵詞甜葉菊;特征特性;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566.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4-0123-02
甜葉菊是一種多年生菊花科野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南美洲亞熱帶地區(qū),別名甜菊、糖草、甜草。甜葉菊全株都有甜味,以葉片最甜,葉含糖甙7%~12%,甜度比蔗糖高300倍,比麥芽糖高1 000倍,堪稱當今世界最甜的天然糖料,是一種高甜度、低熱能、味質(zhì)好、安全無毒的天然糖源,也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劑藥品原料之一。
甜葉菊栽培技術容易掌握,管理要求不高,當年定植、當年收益,一年生甜葉菊可收干葉1.2~5.7t/hm2,二年生可收3.0~10.5t/hm2。東臺市2008年平均單產(chǎn)甜葉菊葉3.6t/hm2左右,收入在5.1萬元/hm2上下。甜葉菊耐寒性好,適應性較強,耐瘠薄,抗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土壤pH值3.8~9.0,栽培的適宜溫度為15~35℃,季節(jié)適應性強,生育期170d左右。我國自1977年引種成功以來,現(xiàn)有20多個省市栽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域。東臺市1979年引進,2009年全市種植面積逾8 000hm2。
1生物學特性
1.1形態(tài)特征
甜葉菊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1.3m,高的可達1.5m,根梢肥大,正常50~60條,長可達25cm。莖直立,基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葉對生或莖上部互生,倒卵形或長條形,邊緣有淺鋸齒,兩面被短茸毛?;轭^狀,花序小,總苞筒狀,花冠基部淺紫紅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線形,稍扁呈褐色。種子細小,每500g約30萬粒。東臺市花期8~9月,果期9~10月。
1.2生長習性
甜葉菊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但亦能耐-5℃的低溫,最適宜莖葉生長氣溫在20~30℃。甜葉菊屬于對光照敏性強的短日照植物。開花受粉的胚珠需25~30d的時間才能發(fā)育為成熟種子,當種子成熟后冠毛隨風飄揚到處傳播。
1.3種子特性
種子細小,千粒重僅有0.25~0.40g。無休眠期,成熟種子的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25℃,光能促進種子萌發(fā)。種子壽命不足1年。①自花不孕,種子不實率高。甜葉菊主要靠風和昆蟲傳粉授精,正常不實率15%~30%。②種子細小,極易失去發(fā)芽力。種子小,貯藏養(yǎng)分少,加之外皮組織疏松,易透入水分和空氣,使呼吸作用增強而失去發(fā)芽力。因此,干燥貯藏種子是保持發(fā)芽率的有效措施(閉貯1年保持90%)。③苗床管理時間長,技術要求高。發(fā)芽早晚差別大,幼苗生長緩慢。一般播后4~5d出苗,若管理不當,可推遲到15~25d才能出苗結(jié)束,40~60d才可長出6~9對真葉。
2栽培技術
甜葉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最適宜于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前茬作物以大豆、花生、麥茬為好,其次是油菜茬,蔥、蒜、韭菜茬不宜種植,土壤pH值以中性為佳,小于5.5或大于7.9均不適宜,春栽甜葉菊的地塊要進行秋耕冬凍。
2.1選擇優(yōu)良品種
目前,東臺市種植的甜葉菊品種有守田2號、3號,新光3號、4號,江東1號等。
2.2培育壯苗
2.2.1枝條扦插。扦插容易生根成活,在植株開花前均可扦插,以現(xiàn)蕾前為佳。東臺市最適扦插期為9~10月,過早溫度高,成活率低。以剪取2刀的莖尖6~8cm,保留4~5對葉片,以插穗1對葉片入土為宜,株行距1.5cm×3.0cm,用刀打口扦插并壅土壓實,當天剪取當天插完,插后及時遮蔭,減少水分蒸發(fā),并保持濕潤通風,1周左右開始生根,成活率在85%以上。夏栽苗為春插苗,從秋插苗床大苗上剪取嫩頭再擴繁1次,適期為3月20日至4月底。
扦插育苗有利于加速繁殖,可保持后代種性不退化。但需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苗床選擇。砂土、鹽堿地、低洼積水、蔥、韭菜、甜菜、向日葵地及1個月內(nèi)用過除草劑,施過量肥的地塊不能做育苗地。床寬1.2~1.4m,如用大棚,棚寬4m,棚內(nèi)建2個小床。二是床面平整。扦插前備好2塊與床相同寬的木板,一塊踏腳,一塊座凳,輪換倒退。用線繩將床面距離固定好。三是及時補水。插后4d內(nèi)植株白天萎蔫,早上恢復,說明濕度適宜;若不能恢復,應適時適量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應避免床土過濕使扦插苗發(fā)黑腐爛。四是遮陽補光。扦插后前4d可以不揭遮陽網(wǎng),生根后撤除遮陽,在溫度較高時要加蓋遮陽網(wǎng)。育苗期地表最適溫度為20~28℃,白天18~25℃、夜間12~16℃,10℃以下生長趨于停止,30℃以上不利于生長。五是預防病害。澆水時帶藥防治立枯病(苗腐病)、菌核病,并及時通風降濕。
2.2.2老根育苗。老根越冬育苗有老根原地越冬和老根集中假植越冬2種。產(chǎn)量最高的是三年生的根,其次是二年生和四年生的根,栽一年生的根產(chǎn)最低。據(jù)試驗,栽二年生的根產(chǎn)干葉比一年生的高46%,栽一至四年生的根干葉產(chǎn)量:三年生>四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因此,根的選擇是增產(chǎn)的關鍵措施之一。①老根原地越冬。選擇地勢高、保墑好、畈寬1.8~2.0m的甜葉菊田塊,在氣溫降至5℃左右時覆蓋貼地薄膜,并壓實,“三墑”配套,防止受漬引起爛根。開春成苗時分株移栽。②老根集中假植。以夏甜葉菊的根及不收兩茬的可留根,在冬前11月左右挖甜葉菊老根集中假植到越冬床中,盡量靠緊排列,覆土略高于原位。適量澆水使老根與土緊密接合,待覆土半干后覆薄膜,遇嚴寒再覆蓋稻草等物,保證假植后的根安全越冬,儲藏期間既要防止高溫、漏雨爛根,又要通風遮光阻止芽生長過快。早春在新芽成苗時切根分株,正常1株老根可分6~10個小株。
2.2.3種子育苗。3月上旬播種,播前曬種打破種子休眠,用25℃溫水浸1晝夜,然后裝入布袋置于20~25℃恒溫箱催芽,露白后播種;也可搓好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浸種15min,撈出用清水洗凈,再放入30℃的溫水中浸2~3h,撈出后晾干,均勻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播后蓋編織布,用噴壺一次性澆透水后覆蓋地膜,搭好拱棚,以保證棚內(nèi)溫度達28~32℃,待幼苗出齊后,揭去地膜,發(fā)現(xiàn)干旱及時澆水。此后2~3d澆1次水,棚內(nèi)溫度保持在25~28℃,2~3對真葉時進行通風煉苗防徒長。人工除草2次,視苗情可噴高效葉面肥2次。
按1kg種子可成苗15萬株,1hm2栽12.0~22.5萬株計算,需苗床面積150~225m2;按1g種子1 400粒計算,播種量為750g/hm2(種子發(fā)芽率52%,有效種子成苗率33%)。
2.3適時定植
2.3.1整地作畦。甜葉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最宜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甜葉菊移栽苗小、整地要求精細,以利定植和活棵?;室杂袡C肥為主,施腐熟廄肥或堆肥30.0~37.5t/hm2,或餅肥1 125~1 500kg/hm2加45%三元復合肥375~750kg/hm2,基肥結(jié)合耕翻施入,與土壤充分混和,也可以開行條施,行要開在2行甜葉菊中間,防止甜葉菊苗移栽在肥料上引起燒苗。畈面寬度以2m小畈深墑為佳。
2.3.2適期移栽。在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15℃、地溫達到10℃以上時可以移栽。地膜覆蓋在3月下旬移栽,露地栽培在谷雨前后搶栽,行距45cm,株距15~20cm,密度12~15萬株/hm2,因品種、土壤肥力而定;夏栽選早熟茬口搶栽,密度18.0~22.5萬株/hm2,苗齡4~5對真葉,株高10cm以上。老根越冬苗在萌發(fā)莖上有2~3對真葉時移栽,密度12萬株/hm2。移栽前3d用96%金都爾750~900mL/hm2對水450~525kg/hm2噴霧,進行土壤封閉處理,覆膜田塊要在用藥后5~7d再移栽,以防藥害。移栽應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3時后,栽后澆足定根水,第2天上午9時前澆完,天旱時要連澆2~3次,不能大水漫灌。地膜覆蓋栽培要注意溫度變化,膜內(nèi)溫度不能超過30℃,4月25日后全部揭膜。
2.4大田管理
2.4.1查苗補缺。移栽緩苗后及時查苗。發(fā)現(xiàn)缺苗,要及時選大苗補植,并澆肥水以利于緩苗。
2.4.2摘心施肥。甜葉菊野生性強,不需要很多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甜葉菊活棵后長到5~7對真葉時,即可第1次摘心,用糞肥4.5~7.5t/hm2、尿素75.0~112.5kg/hm2澆施提苗;為促進枝葉繁茂,增加產(chǎn)量,當分枝長到5~7對真葉時再摘分枝頂心,用尿素75~120kg/hm2于行間點施(生長盛期封行前);收割前10d(7月中旬后)停止施肥。摘心應及時,過遲摘心,一是分枝部位高,容易折斷;二是田間蔭蔽,引發(fā)病害。上年種植甜葉菊的地塊,老根原地越冬苗,長勢不良的不摘心。甜葉菊喜濕、怕旱、不耐漬,夏季遇嚴重干旱缺水時,澆水在傍晚進行,梅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防止?jié)n害造成植株死亡。
2.4.3病蟲害防治。①苗期。立枯病(苗腐病):由低溫、多濕、床面積水、土壤通透氣性差引起,嚴重時3~5d全部死亡,可用45%炭枯凈粉劑1 500倍液噴霧。菌核病:2月中下旬苗床始見,個別植株中部葉片呈水漬狀,后上下蔓延,導致植株萎蔫呈黑褐色,形成大小發(fā)病中心,可選用50%多菌靈膠懸劑800~1 000倍噴霧防治。②中期。白絹病:梅雨季節(jié)及降雨較多、土壤溫度大易時發(fā)生,危害根部,可用50%氯溴異氫尿酸1 000倍加10%苯迷甲環(huán)唑15 000倍噴霧防治。③中后期。葉斑病(斑點病):由高密度、通透性不好、田間濕度大、氮肥多引起,嚴重可減產(chǎn)3~4成。藥劑同白絹病。④甜葉菊蟲害主要有煙粉虱、盲椿象、卷葉蟲,選用阿維菌素加吡蟲啉防治。
2.5適期收獲
甜葉菊的現(xiàn)蕾期就是收割期,此時甜葉菊葉含甙量最高。在晴天露水干后收割,為保證收割后的植株能再生,以植株上保留1~2對綠葉為宜。種植面積大的農(nóng)戶,要分批噴施助壯素延遲現(xiàn)蕾期,以利適期采葉。自然越冬的可留些葉子保護越冬。
甜葉菊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與氣候條件有關,平均氣溫在20℃以下時,甜葉菊物質(zhì)積累減少,2刀葉應在9月收割完畢。
需要采收種子,可進行短光照處理,即甜葉菊生育盛期(苗后90d)開始遮光,下午6時蓋上,第2天早晨8時揭開,連續(xù)遮光20~25d,即可開花結(jié)果。種子細小很輕,可用袋套株拍打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