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疾天
“大智若愚”這個詞語常用來形容那個移山的愚公,而實際上,故事“南轅北轍”中的主人公更加生動地演繹了這個詞語。南轅北轍的故事記載于《戰(zhàn)國策》,說的是魏國謀臣季梁為勸阻魏安厘王出兵攻伐趙國而講的一個故事:季梁說路上他遇到了一個人,說要去南方的楚國,卻乘車往北跑。季梁提醒他楚國在南邊,他回答說他的馬好。季梁說:“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那人又說他的路費多,季梁說:“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蹦侨擞终f他的車夫駕駛技術(shù)好。季梁這個故事,其實是將魏安厘王比作了那個目標(biāo)在南而行動卻向北的人。
季梁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經(jīng)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這個人說要去南方的楚國,卻駕車往北行駛。即使他的馬跑得再快、錢再多、車夫的駕駛技術(shù)再好,也只是浪費了好資源。對于別人的“友情提示”他卻連考慮都不考慮,還是一直向北,由此可見他的目的相當(dāng)明確,他并不傻,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當(dāng)別人來指出他的錯誤時,他毫不在乎。他相當(dāng)自信,自信得有點一意孤行了。這位仁兄在出行之前將自己要去楚國的消息到處傳播,在別人都以為他要去楚國的時候他卻神不知鬼不覺地奔向了北方。或許他真正想去的地方就是北方的某地而非對外宣稱的楚國。去楚國只是他用以蒙騙眾人的一個幌子而已,他使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
那么他為什么這么做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人生在世,要做事,特別是大一點的事總不是那么順利。即使是合法的事、好事,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更遑論違法的事、壞事了。所以在無法讓別人不知道真實情況的條件下,說一句漂亮的謊言,找一個貌似正當(dāng)?shù)睦碛蓙硇惺率且粋€很好的辦法。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事從古到今都有,比如漢景帝時期,打著“清君側(cè)、誅晁錯”的旗幟造反的王爺們;東漢末年,以漢獻(xiàn)帝的名義為自己獨裁招攬人才的曹操;還有表面“靖難”實則奪權(quán)的朱棣;在上臺前高舉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大旗,上臺后大肆屠殺猶太人、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納粹獨裁者希特勒,甚至是把百姓當(dāng)奴隸使喚的“人民公仆”等等。
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以一個令人信服、為人服務(wù)的理南去做壞事總比露出本來面目要好。隋煬帝楊廣在當(dāng)晉王時為了謀求太子之位就做了很多表面工作。他把濃妝艷抹的姬妾鎖進里屋,王府中只安排幾個又老又丑的婦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一次外出狩獵,正逢大雨,侍衛(wèi)給他送上油衣,他拒絕著說道:“兵士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豈能一人穿上獨自避雨?”楊廣千方百計地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孝悌恭儉、賢良持重”的人,與生活奢侈、行為放縱的太子楊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深得崇尚節(jié)儉的隋文帝的喜愛。最終楊廣登上了皇位。當(dāng)了皇帝后,他的本性就顯露出來了,使得隋朝快速滅亡。楊廣在登上皇位之前的那些偽裝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現(xiàn),所以才能取代楊勇繼承大統(tǒng)。往小處說,就算是一些攔路搶劫的匪徒在明火執(zhí)仗時也首先要說一段“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的話,來表明自己行為的“合情合理”。其他如校園周邊的一些不良少年,在“擂肥”時大多會說是“借錢”、“手頭緊”、“需要幫忙”等。
在大街上,你可能會遇到無中生有地說出一大堆病來危言聳聽讓你掏錢買藥的“免費體檢”;轉(zhuǎn)行轉(zhuǎn)了幾年都沒轉(zhuǎn)成功、清倉清了幾年都沒清完的“大甩賣”和“清倉優(yōu)惠”;那些看上去為你量身定做實則抓住了你的弱點,讓你一看就心動、一出手就上當(dāng)?shù)奶摷購V告;還有那些時尚販子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上了當(dāng)還自鳴得意。我們老家對此有句老話說得好:“被人賣了還倒幫別人數(shù)錢?!庇浀昧直牒孟裾f過一句“不說假話不能辦成大事”,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也學(xué)會了這一套。當(dāng)然,這還不是最壞的。
畢竟,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做壞事總比肆無忌憚地做壞事要好。大智若愚的“掛羊頭賣狗肉”者還有所顧忌,而幌子都不愿打的人卻是連最基本的畏懼心都沒有了,那才是最悲哀的!
(作者系湖北省武漢市船舶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