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筱強
[摘要] 書法課堂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加強書法課堂教學研究,采取科學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書寫技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書法 課堂教學 方法
書法課堂教學是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雙邊活動,是使學生獲得書法知識、提高書寫技能,并形成一定思想修養(yǎng)的教育過程。這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它是由課程性教學與諸多非課程性教學活動共同構成的一個整體。加強書法課堂教學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對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明確目標,內(nèi)容系統(tǒng)
作為非專業(yè)性、普及性的中職書法教學,其教學目標有很重要的一點即是“指導學生學習一定的書寫基礎知識和傳統(tǒng)書法理論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書寫技能訓練,使學生具有正確、工整、流利、美觀地書寫毛筆字和鋼筆字(師范類另有粉筆字)的能力”。根據(jù)這一培養(yǎng)目標和中職學生的特點,應將中職書法課的教學內(nèi)容系統(tǒng)化,各年級段有各自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點,并根據(jù)教學時數(shù)將教學內(nèi)容細化到每一節(jié)課。
在中職一年級,應重點講授書寫的基本知識,包括書寫姿勢、執(zhí)筆方法、楷體字基本筆畫的寫法、結字的原則及形式,達到書寫姿勢正確,執(zhí)筆得法,運筆自如;中職二年級在學習楷書的基礎上,精要地講析傳統(tǒng)書法知識,重點講授行楷字的基本規(guī)律、基本筆畫的寫法和結體規(guī)則,書寫達到筆順正確,線條流暢,結構合理;中職三年級重點是書寫技能的訓練和提高,要達到字形美觀,字體有特色,章法布局符合規(guī)律和標準。這樣分階段、有計劃的教學,使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書寫水平螺旋式上升,不僅便于教師操作,且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二、軟硬兼施,相輔相成
在實際的書法教學中,有相當部分教師認為,書法教學沒有必要專門講硬筆字(鋼筆字、粉筆字等),只要教好毛筆字就行,毛筆字寫好了,硬筆字自然就能寫好。其實并非如此。這種觀點在書法教育界許多教師身上都普遍存在,可以說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或誤導。毛筆字寫的相當好、甚至在書法比賽中都能獲獎,但硬筆字卻寫的較差的學生大有人在。這樣的教學效果很明顯是與中職書法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相悖的。對學生參加工作后影響最大、應用最普遍、實用性最強的不是毛筆字,而是硬筆字。所以,在教學中不應僅教毛筆字,而應采取軟硬同步、軟硬兼施的教學方法,即以毛筆字為基礎,以硬筆字為重點,軟硬兼施,同講同練,相輔相成,使毛筆字和硬筆字之間相互補充、深化和提高。
三、學會讀帖,掌握方法
學習書法的步驟和方法一般是摹帖、臨帖、入帖到出帖。這些方法和步驟教師與學生也都明白,但在實際的書寫訓練中,卻往往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讀帖。讀帖是臨帖的前提,也是臨好帖的關鍵,更是學習書法的重要方法。通過認真的讀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把握對字帖用筆、結體、風格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字帖的感性認識。忽視讀帖或不會讀帖,臨帖也就成了“抄帖”,帖,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成了一種擺設。
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讀帖,要認真讀、反復讀,要“讀”懂帖字的五個方面:一是讀筆順,要把每個字筆畫的先后順序搞清弄懂,保證書寫時筆畫之間連貫、暢通、有韻味;二是讀筆畫,要讀懂筆畫的特征,即筆畫的輕重、長短、俯仰、斜正、曲直以及起筆、收筆的方圓、藏露等;三是讀位置,即要讀懂每個筆畫在字中的位置,如上下、左右的位置,起筆、收筆的位置,穿插、迎讓的位置等;四是讀關系,即要讀懂掌握筆畫間的關系,包括疏密、粘脫、呼應以及變化等關系;五是讀結體,要讀懂字的形體結構,諸如獨體結構時字形的大小、扁方、肥瘦、斜正以及復合結構時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長短、寬窄、向背、聚散等。“讀”懂了以上方面的內(nèi)容,那么,范帖上的字便“盡得于目,皆存于心”了,也就才能夠做到意在筆先、泰然處之了。
四、善于總結,把握規(guī)律
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幫助、引導學生總結善于總結書寫的規(guī)律,從而把握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通過規(guī)律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書體的更深認識,較快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如在筆畫豎鉤和豎彎鉤的教學中,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總結出不同書體不同的書寫特點:顏真卿代表作《顏勤禮碑》中豎鉤出鉤時的特點是較小而含蓄,呈鳥嘴狀,豎彎鉤出鉤時鉤的方向多為左內(nèi)側收筆;柳公權代表作《玄秘塔碑》中豎鉤出鉤時三角狀明顯,豐厚飽滿,豎彎鉤出鉤時的方向向上挑出,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便于把握不同書體的不同特點和規(guī)律,有利于書寫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學習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精講多練,突出示范
對所教的每一個知識點,教師最好先給學生做整體的示范,或在黑板上集體示范,或以小組為單位示范,通過示范,把書寫的技巧表現(xiàn)給學生,使之更為直觀可感。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實踐練習,并對學生進行巡回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練習存在的不同的問題,及時地指出并給予個別輔導。通過這種示范和指導,學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學內(nèi)容,并自覺地用理論指導實踐,從而避免了學習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寓教于樂,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把學生認為枯燥無味的書法課上好、上“活”,讓學生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作為書法課教師,應采取寓教于樂的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把書法課變?yōu)橐婚T“興趣”課來上,以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寓教于樂,就是要使學生在“樂”的趣味中掌握知識,且效果要佳。教師可以把生活中一些貼近教學內(nèi)容的物、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橫折的折處要剛健硬朗如人的西裝加墊肩,長橫猶如扁擔挑水,要有力度感和彈性感等。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抽象為形象,增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謂是一舉多得。
七、因材施教,抓住兩頭
學生因愛好、個性等因素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書寫水平上的提高和進步,就必須因材施教,特別是要抓住“兩頭”,即抓差生使其合格,抓尖子生使其成為特長。
為了讓對書法有興趣且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fā)展,教師可以把這些學生組織起來,成立班級書法興趣小組或推薦吸收到學校的書法協(xié)會,每周定期對他們進行集中的培訓和指導,著力把他們培養(yǎng)成書法的尖子學生,使他們成為班級書法的骨干,讓他們在班級中起到書法“帶頭人”的作用。
抓住兩頭的另一方面是抓差生。對差生來說,他們都有寫好字的強烈愿望,但往往是缺乏足夠的信心或學習的方法不當。作為教師,一定要用心去關注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樹立起“我也能寫好字”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給他們吃偏飯,根據(jù)他們書寫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地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措施和方法,力爭不讓任何一個差生掉隊。
八、注重批改,及時反饋
作業(yè)批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書法教師更應注重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精煉、中肯而又生動、形象的批改,不僅溝通了師生的感情,而且能把作業(yè)中的問題及時地反饋給學生本人,對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批改的方法上,一是采用批語法。教師用簡潔、中肯的語言對學生作業(yè)的優(yōu)點加以肯定,對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給予指出,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采用圖示法。教師用一些直觀、形象的符號、圖形標出或畫出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使批改直觀鮮明,學生一看就懂,便于學生改正。
在批改的方式上,一是對學生作業(yè)中共性的問題采取集體批改。另一種是采取面批面改。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作業(yè)問題較大且屬個性問題的學生,當著學生的面,教師把作業(yè)中的錯誤中肯地指出來,幫助學生分析思考,并輔以示范,這樣可以使學生得到有效地改正。
實踐證明,采取以上課堂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學生書寫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書法教學是一個具有多種聯(lián)系的教學過程,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研究、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張益民.淺談寫字教育.黑龍江教育,2003,(12).
[2]林子文.淺談書法教學中的示范作用.中國鋼筆書法,2005,(5).
[3]郭紅全.注重寫字教學強化育人功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