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云
摘要介紹了淡水龍蝦養(yǎng)殖技術。包括池塘選擇、池塘處理、蝦苗放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撈等方面內容。以期為龍蝦養(yǎng)殖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淡水龍蝦;高產;養(yǎng)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S968.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5739(2009)16-0291-01
淡水龍蝦又名克氏螯蝦,因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而深受人們青睞。近年來,淡水龍蝦不僅在國內成為暢銷水產品,其蝦仁、蝦黃等出口也迅速增加。由于市場暢銷,價格較高,且生長快、個體大、食性雜、適應性強,人工養(yǎng)殖前景廣闊。但目前人工養(yǎng)殖淡水龍蝦還存在管理粗放、產量不高等問題。直接影響?zhàn)B殖效益。為此,筆者結合實踐,將淡水龍蝦養(yǎng)殖技術總結如下。
1池塘選擇
養(yǎng)殖淡水龍蝦的池塘。宜選擇在通風向陽、保水性好、水源無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積一般為0.33~0.61hm2,水深應達到1.5m以上,沙泥底底部要平坦,坡比1:3~4,具有方便的進排水條件和防盜、防逃設施。池中種植水生植物或放入一定數(shù)量的石塊、碎磚、瓦片等。供蝦棲息、隱蔽,面積約占總水面的1/3。
2蝦苗放養(yǎng)
選用體格健壯、無病害的蝦苗,一般放養(yǎng)體長3~5cm的蝦苗3.0~4.5萬尾/hm2。蝦苗規(guī)格小時可適當增加放養(yǎng)密度。淡水龍蝦有強欺弱、小怕大的習性,同池放養(yǎng)的苗種規(guī)格要整齊。放苗時為避免水的溫差過大,宜在傍晚或黎明時下池。放苗前先將少量池水緩慢地加入運苗容器中,直至容器中水的溫度接近池水溫度時再將蝦苗輕輕倒入池中。
3飼養(yǎng)管理
3.1餌料投喂
淡水龍蝦食性雜??梢允褂悯r雜魚、螺、蚌、蚯蚓以及畜禽內臟等動物性餌料;黃豆、豆餅、麩皮、玉米以及鮮嫩水草等植物性餌料;也可以投喂龍蝦專用餌料或對蝦料。投餌量以蝦吃飽又不留殘餌為準,投餌量過少會抑制蝦的生長,蝦饑餓時會互相殘殺;投餌量過多既增加成本,還會造成池塘環(huán)境惡化。對蝦的生長和脫殼不利。一般小蝦日投餌量為在池蝦體重的20%~25%,中蝦為在池蝦體重的15%~20%,大蝦為在池蝦體重的10%~15%。投喂2次/d,早晚各1次。淡水龍蝦主要在夜間進食,傍晚投喂量應占70%~80%。餌料投在池邊淺水處,定時、定點、定量、定質投喂。每個池塘設2~4個餌料觀察臺。每天早上觀察餌料是否吃完。
3.2移植水草
淡水龍蝦喜陰。最好在塘邊栽種水花生和黑麥草等飼草,并在水面上種養(yǎng)適量的水葫蘆、空心菜,在水底種植金魚藻類等。這樣既有利于龍蝦攝食、蛻皮等,又能減少其互相殘食。
3.3池水管理
要求水質清新,透明度30~40cm,pH值7~9,溶氧大于4mg/L。池水溶氧過低、水質惡化,或遇雷雨悶熱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投喂量或停止投喂。天氣過冷或過熱時,為防止出現(xiàn)極端溫度,可適當加深池水穩(wěn)定池底水溫。6~8月高溫期每隔5~7d換1次水。每次換去20%~30%的池水。換水不便的可定期加注新水。同時。投放750~1500尾/hm2花、白鰱以調控水質。養(yǎng)殖期間一般隔15~20d用生石灰150~225kg/hm2溶水潑灑,以利于淡水龍蝦蛻殼。
3.4清除敵害
池塘養(yǎng)龍蝦敵害較多。如水斧蟲、水蜈蚣、蛇、蛙、水老鼠、鱔魚等,由于池塘養(yǎng)殖龍蝦水體普遍較淺,加之龍蝦脫殼最容易成為敵害的適口餌料,因此應禁止家養(yǎng)鴨子下塘,避免龍蝦損失。
4病害防治
4.1爛鰓病
爛鰓病病原為細菌,癥狀為病蝦鰓絲發(fā)黑,局部霉爛。防治方法:經常清除蝦池中的殘餌、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體中溶氧在4mg/L以上,避免水質被污染。用漂白粉2g/m3溶水全池潑灑,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4.2黑鰓病
黑鰓病主要是由于水質污染嚴重。蝦鰓絲受毒菌感染引起。癥狀是鰓由紅色變?yōu)楹稚虻稚?,直至完全變黑,鰓萎縮,病蝦往往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防治方法:保持水體清潔,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調節(jié)水質。病蝦用3%~5%的食鹽水浸洗2~3次,每次3~5min。或用亞甲基藍10g/m3溶水全池潑灑。
4.3爛尾病
爛尾病是由于小龍蝦受傷、相互殘食或被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引起。感染初期病蝦尾部有水泡,邊緣潰爛、壞死或殘缺不全,隨著病情的惡化,潰爛由邊緣向中間發(fā)展,嚴重感染時,病蝦整個尾部潰爛掉落。防治方法;運輸和投放蝦苗蝦種時,不要堆壓和損傷蝦體。飼養(yǎng)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勻,防止蝦因飼料不足相互爭食或殘殺。發(fā)生此病,用茶粕15~20g/m3浸液全池潑灑;或用生石灰75~90kg/hm2溶水全池潑灑。
4.4聚縮蟲病
聚縮蟲病病原為聚縮蟲,病蝦往往在脫殼過程中因難以順利脫殼而死亡,幼體、成蝦均可發(fā)生,對幼蝦危害較嚴重。防治方法:徹底清塘,殺滅池中的病原體。
4.5纖毛蟲病
毛蟲病常見病原有累枝蟲和鐘形蟲等。纖毛蟲附著在成蝦和蝦苗的體表、附肢和鰓上,大量附著時會妨礙蝦的呼吸、活動、攝食和脫殼,影響生長。尤其在鰓上大量附著時,影響鰓絲的氣體交換,會引起蝦體缺氧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保持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注意蝦池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經常換新水,保持水質清新;或用纖蟲凈(硫酸鋅)預防和治療。
5捕撈
淡水龍蝦生長快,當年可捕撈上市,采用網捕和干捕。淡水龍蝦以夜間覓食為主,可于傍晚將網放在池邊淺水處。第2天早上收網取蝦,經過反復網捕后排干池水。用抄網捕撈。池中蝦密度高,需要分期分批上市時,還可以用拖網、撒網等網具捕撈,在夜間捕撈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