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說來奇怪,我一直都對辯論賽有抵觸心理。但是從初中到大學,我卻經(jīng)常要代表班級或系里參加比賽。每次參加辯論賽,我都要準備很久。但辯論不是單向的演說,而是需要很多臨場的應變,所以我每次都很緊張,生怕自己被對方駁得一無是處……
我偶爾也組織或主持一些活動,但大都是上不了臺面的小場合。我記得第一次主持規(guī)模較大的賽事,是高一時全年級的講故事比賽。當時我還沒上臺,雙腿就不停地抖,等上了臺后,眼睛則不知道該往哪里看。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持的時候,要公布上一個選手的成績和播報下一個選手的簡介,當時我腦子里一片空白,臺下的老師急得不停地向我比劃?,F(xiàn)在我想起來,還覺得很滑稽。
學生時代最后一次做主持人,是主持全系的學生會干部選舉會議。當時有兩百多人參加會議,由于自己當了幾年學生會的頭頭,對各項事務都比較熟悉。所以相比較以前要冷靜很多。不過我上臺之前還是緊張了兩分鐘,至于腿軟的現(xiàn)象,倒是不存在了。
我回憶著自己的經(jīng)歷,覺得它其實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每個人都一樣,不可能生來就什么都會,而是需要后天的學習和進取。
有一天我看了《克服演講時的怯場心理》這篇文章。作者舉了很多例子,包括世界聞名的小提琴家、大學教授、著名演員以及演講天才等,他們在最初登臺的時候,都有過怯場心理。有的一上講臺,雙手就發(fā)抖:有的為了某次演出。會失眠乃至厭食:還有的人,一連上幾次廁所……這位作者告訴我們,其實大家都存在怯場心理,這是很正常的表現(xiàn)。
雖然如此,但是怯場對表現(xiàn)自我是完全沒有好處的,甚至會給我們的人生造成不好的影響。如現(xiàn)在有些學校選班干部要進行競職演講,這對于那些有能力卻怯場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個打擊。
既然很多人都會怯場,而怯場又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影響,那我們就應該想辦法克服它?;蛟S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事情,但起碼我們要努力,要自信,要勇于面對?,F(xiàn)在我將專家們的意見和我自己的經(jīng)驗整合了一下,總結出幾條應對怯場的方法。
平時加強訓練。
怯場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但有些人的怯場表現(xiàn)特別明顯。其實這些人可以在平時加強訓練,包括自己和自己說話,經(jīng)常找朋友討論事情,多爭取上臺講話的機會等。
講話前作好充分的準備。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個人要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肯定是要作好充分準備的。如果你對某個話題一無所知,就算你再有自信,肯定也鎮(zhèn)定不了,畢竟腦子里空空如也。所以要減輕怯場心理,你不妨在臺下的時候多花點時間,去為臺上的幾分鐘作準備。
抱著豁出去的態(tài)度。
很多人怯場,特別表現(xiàn)在臨場前的幾分鐘,有的坐立不安,有的兩腿發(fā)麻等。他們總是在不斷自問:萬一忘詞了怎么辦?萬一我搞砸了,那不出大丑了?萬一我拿不到名次……其實這都是他們想得太多了。既然自己都站在臺上了,橫也要講,豎也要講,那就不如大大方方地講。抱定了豁出去的態(tài)度,或許不會“死”,反而會“活”得很精彩。
(摘自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