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nóng)村中學。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只是一種擺設(shè),根本就不上課。所以初中英語仍然是啟蒙教學。“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目標之一。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英語,通過聽和說等方式,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可理解的語言。作為一名中學英語老師,我一直在探索和學習著新的適應現(xiàn)代課堂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
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中是排在首位的。因此從“聽”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guī)律。也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大多數(shù)中國中學生來說,聽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和純正優(yōu)秀語音語調(diào)的唯一途徑。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去說英語,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每節(jié)課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
1.一開始就要講清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
初一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對英語非常好奇。想早一點開口說英語,這樣的熱情對學習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很久沒有耐心去聽,作為教師一定要保持清醒。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聽的習慣的養(yǎng)成。要從第一節(jié)課起就要講清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課堂上要盡量用英語,不要怕學生聽不懂。例如:stand up!sit down!take up your books,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這樣通過課堂用語的聽做練習,不僅使學生體會到能聽英語的自豪感,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向?qū)W生滲透了學會聽的目的。
2.平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嚴格要求。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一定要Listen Point and Listen Do的進程。只有在反復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過程中,學生聽的習慣的能力能逐步地養(yǎng)成和提高。同時教師應明確要求學生在家經(jīng)常聽錄音磁帶。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語音和語調(diào)。教師還可以把聽課文,對話錄音,聽電視、廣播中的英語節(jié)目作為家庭作業(yè),讓學生自覺地或在家長的督促下長時間堅持下去。通過校內(nèi)、校外的結(jié)合,共同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從而為學好英語打下基礎(chǔ)。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
初中生英語剛?cè)腴T,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敢開口說英語,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逐步消除畏懼情緒,建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要注意研究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用形式多樣的口語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1.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雖然英語對初中生來是啟蒙教學,但學生的智力和接受能力有所差異。所以學生的成績也有差異。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解學生,熟悉教材,從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會話的能力出發(fā)。例如,我每上一節(jié)課都利用幾分鐘從師生之間進行英語會話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習慣,如自我介紹、描述所熟悉的人、談自己所喜愛的動物等。我一般先安排口語較好的學生示范,給其他學生做個榜樣,然后再逐個站起來說,每個人都有機會。對于較差的學生,我在課前把任務給他們布置好,幫助他們作好準備,這樣他們能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出色,使他們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績,感到自己正在不斷進步,有成就感,逐步消除了畏難情緒。
2.課堂活動以口語練習為主,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活動
在編排練習時,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好的和差的學生搭配起來,無論哪項活動都不要放棄差生。要多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對于他們微小進步要給以及時肯定與鼓勵。使他們深深感到老師無時不在關(guān)心他們,從而產(chǎn)生一種積極情感,促使他們變消極為主動,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例如,在學習《my school life》時,先請一名學生說出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級,再請一名較好的學生說出自己在校所學習的課目,最后請一名學生說出自己所喜愛的課目和一些課外活動等。通過這種層層深入的訓練,能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地提高要求。學生們只要跳一下就會摘到果子,使學生既不會產(chǎn)生自滿情緒,也不會讓學生悲觀失望,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們自暴自棄、羞于開口說英語的現(xiàn)象改變了。課堂活動有了很大的起色。
1.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式多樣化
英語教學最有害的缺點是講得太多,練得太少。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營造比較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表達思想。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素質(zhì)。
(1)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進行g(shù)uess的游戲。在游戲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初一學過一些動物的名稱。這時可讓學生去猜其他同學喜愛的動物的名字,直到猜到為止,輪流猜,每個人都有說的機會。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2)模仿課文來表達周圍所熟悉的人和事。這種訓練是基于背誦之后進行的訓練。如在初中學過了My family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家庭和家庭成員的情況。這樣學生會踴躍發(fā)言,起到很好的口語訓練效果。
(3)把課文編成短劇形式對話,由學生表演,把成績不同的學生組合成一組,對白多的角色由較好的學生扮演,對白少的角色由較差的學生扮演。這樣促使同學之間在準備進程中,相互幫助,團結(jié)協(xié)作,誰也不愿因為自己而影響表演效果。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們寓語言訓練于娛樂之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使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
(4)復述也是口語訓練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把重點詞句寫到黑板上或以時間順序為線索畫成表格引導學生復述。這樣做。學生在復述時有章可循,不會感到吃力,避免死記硬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在初中階段,特別是在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教師從“聽說”人手,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說的情境,對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和學習英語的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有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