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雪霞
摘要介紹了煙草病毒病的發(fā)生特點、高發(fā)原因,并從預測預報、農業(yè)措施、綜合防治等方面總結了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為有效控制病毒病的發(fā)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煙草病毒病;發(fā)生;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5.111.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2-0160-02
DiscussiononOccurrenceandPreventiveMeasuresofTobaccoVirusDisease
TONG Xue-xia
(Fujian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Ltd.,Longyan Fujian 364000)
Abstract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occurrence reason oftobacco virus disease were introduce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from forecasting,agricultural measure,integrated prevention as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tobacco virus disease.
Key wordstobacco virus disease;occurrence;preventive measure
煙草病毒病俗稱煙草花葉病,是目前煙草生產上分布最廣、發(fā)生最為普遍的一大病害,且近年有日趨嚴重的趨勢。據(jù)調查,引起我國煙草病毒病的病毒共有16種,其中分布廣、危害重的有煙草普通花葉病毒(TMV)、煙草黃瓜花葉病毒(CMV)和馬鈴薯Y病毒(PVY)。
1病毒病發(fā)生的特點
1.1病毒病的種類不斷增加
20世紀50年代已查明的病毒病,有煙草普通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1981年首次報道了馬鈴薯Y病毒病(Potato Virus Y,PVY),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先后鑒定出煙草蝕紋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煙草環(huán)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馬鈴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甜菜曲頂病毒(Beet Curly Top Virus,BCTV)、煙草脈帶花葉病毒(Tobacco Vein-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等多種病毒。
1.2病毒病的主要類別發(fā)生顯著變化
20世紀50年代,TMV的發(fā)生多于CMV,而到了60年代初期,CMV逐漸上升,進入70年代,CMV連年發(fā)生。1980年以來,田間以CMV為主,約占80%,其次是TMV。90年代,PVY由次要病害上升為主要病害,CMV依然嚴重。20世紀末21世紀初,PVY、CMV仍然是主要病毒病種類,TMV、PVX檢出率也在上升,特別是PVX危害逐漸加重。
1.3病毒的株系日漸復雜
1986年鑒定出煙草黃色斑駁壞死病PVY-T。1995~1997年測定,黃瓜花葉病毒有普通株系(CMVC)、壞死株系(CMVTN)和黃化株系(CMVY);煙草普通花葉病毒有普通株系(TMVC)、壞死株系(TMVN)、黃化株系(TMVY)和環(huán)斑株系(TMVRS);馬鈴薯Y病毒有普通株系(PVYO)和環(huán)死株系(PVYN);煙草蝕紋病毒有輕癥株系(TEVM)和重癥株系(TEVS)。其中CMVC、TMVC、PVYN、TEVS是優(yōu)勢株系。
2近年病毒病持續(xù)高發(fā)原因
2.1全球氣候變化與病毒病害之間的關系
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綜合效應,可導致病毒類群結構、毒源植物及數(shù)量、蟲媒種類及數(shù)量、煙草本身的抗病性等發(fā)生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煙草對病毒的抗性。
2.2農村種植結構變化與病毒病害之間的關系
首先,農村種植結構變化提供了大量的毒源植物和蟲媒。其次,農村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使得輪作難以實施,在連作情況下造成毒源積累,病害逐年加重。
2.3煙草生產本身對病毒病的影響
市場要求種植高品質的煙草品種,而品種的抗病性特別是對病毒病的抗病性往往與品質性狀相互矛盾。在高品質的要求下,煙農以犧牲煙草的抗病性為代價,在常年種植感病品種的情況下病害逐年加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使近年煙草病毒病種類變得越來越多、株系越來越復雜,病毒的優(yōu)勢種群也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如近年以PVY為代表的馬鈴薯Y病毒組病毒在我國各煙區(qū)迅速發(fā)展),使多年積累的防病經驗和防病措施已顯不足,這是近年煙草病毒病迅猛發(fā)展的直接原因。
3防治措施
3.1加強病毒病的研究和預測預報
在研究病毒病害發(fā)生流行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病毒病預測預報技術研究,進一步完善煙草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建設。準確預測病毒病的發(fā)生動態(tài)和流行趨勢,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和綜合防治。
3.2農業(yè)措施
各種煙草病毒主要通過機械傳播和蚜蟲傳播2種途徑感染煙草,切斷這2種途徑的農業(yè)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
3.2.1推行大棚集約化育苗。集約化育苗有利于集中統(tǒng)一管理,防蟲防病措施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實,能培養(yǎng)出無病壯苗。在苗床的出入口和放風的地方設置不低于22目的防蟲網、防蚜蟲等傳毒介體。
3.2.2減少農事操作次數(shù),降低傳病機會。應用除草劑、抑芽劑,減少進入煙田的次數(shù),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減輕病毒病害的發(fā)生。
3.2.3誘蚜措施。在煙田四周種植一定量的油菜、設置黃色誘蚜膜或在煙田中設置黃色粘蚜板等來誘殺蚜蟲,對減輕病毒病有一定效果。在不可避免與病毒的其他寄主作物、果樹相鄰或間作的情況下,應在移栽前后,對煙田周邊的菜園、果園等進行不定期施藥殺蚜,減少遷飛到煙株上的蚜蟲數(shù)量。
3.2.4保護栽培措施。銀灰地膜栽培、鍍鋁反光地膜栽培、無紡布覆蓋、防蟲傳病毒病微孔膜覆蓋栽培能有效地驅避有翅蚜在第1次遷飛高峰向煙田大量轉移,減少蚜蟲傳毒幾率,顯著降低煙田病毒病的危害。
3.2.5抗病毒劑應用。化學藥劑防治是最快速簡便的防治方法,作為一種防病輔助措施仍應積極提倡,但要從苗期就盡早施藥防治。
3.3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3.3.1完善栽培措施,預防病毒病。從煙田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出發(fā),根據(jù)煙草—病蟲—環(huán)境諸因素間的辯證關系,考慮綜合治理策略和措施,盡力創(chuàng)造一個不利于病蟲發(fā)生而有利于煙草生長發(fā)育的條件才可能把病毒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煙田,使煙田處于水肥條件好的地方。煙田要遠離村莊、果園、烤房和菜地(特別是油菜田、馬鈴薯田)等。不重茬,合理進行輪作,不與和煙草有共性病害的植物或煙草病毒傳播寄主的植物輪作、鄰作、間作。除此之外,苗床應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較高、不易積水的地方,并適時早播早栽以利于防病。移栽時剔除病弱苗,減少大田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源,有效降低發(fā)病率。
3.3.2搞好田間衛(wèi)生。選用無病種子,經篩選消毒處理后洗凈晾干包衣。農家肥要漚制發(fā)酵徹底,苗床和營養(yǎng)土、農家肥等要用土壤消毒劑進行徹底的熏蒸消毒。在大田和苗床進行農事操作時,人手、剪刀、育苗盤等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打頂抹杈在雨露干后進行,并要做到先健株后病株。煙農進行煙田操作前,要洗手、更衣,以防交叉感染。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病殘體,及時將頂、杈、腳葉、拔除的病株等帶離煙田,做燒毀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
3.3.3開展抗病育種研究。抗性品種的利用是控制有害生物最經濟有效的手段,抗病育種也成為煙草育種的中心內容。繼續(xù)搞好煙草種質資源的抗性篩選研究,盡量避免不良品質性狀與抗病性狀的連鎖。導入抗病基因的轉基因煙草兼有優(yōu)良品質和高度抗病性的特征,其快速簡便的操作程序也是常規(guī)育種方法無法比擬的。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有一批轉基因抗病品種應用于生產。
4參考文獻
[1] 孔凡玉,郭永峰.煙草有害生物可持續(xù)治理的策略與建議[C]∥王彥亭,朱賢朝.煙草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進展.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20-226.
[2] 韓曉東,史萬華,李林森,等.CMV和PVY復合感染引起的煙草葉脈壞死病[J].中國煙草科學,1981(3):34.
[3] 王鳳龍.我國煙草病毒病的防治研究策略[C]∥200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煙草學會,2000:108-122.
[4] 吳柳松,天臣,張炳孝,等.煙草PVY病毒綜合防治技術試驗報告[J].煙草科技,1998(2):43-46.
[5] 陳德鑫,王鳳龍,錢玉梅,等.煙草病毒病避蚜防病技術研究[C]∥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煙草學會,2002:107-110.
[6] 高正良,李桐,周本國,等.煙草蚜傳病毒病的發(fā)生與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3(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