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堅
中圖分類號: G251.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2-1578(2009)11-0107-01
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一個不學習的社會,是沒有前途的社會?!眲?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是形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學習型社會要求各種組織都應成為學習型組織,高校圖書館是播種知識的搖籃,因此更應該成為學習型組織,更好地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服務。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荀子《勸學》一文,自然讓人感觸頗深。
1 “學,不可以已”
荀子是戰(zhàn)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著書終其一生。所著《荀子》一書,共32篇,行文氣魄宏大雄渾?!秳駥W》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作為開篇之作,《勸學》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為基礎,旁征博引,娓娓說理,提出“學,不可以已”。
深邃的荀子,一眼看穿人生全程,斬釘截鐵般的態(tài)度令人躲閃不及,沒有商量。他為自己的結(jié)論從幾個角度展開論述:“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倍?jīng)過學習后的人又是怎樣的呢?他用“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直木為輪” 、“木受繩直” 、“金就礪利”等比喻圍繞“博學”可以改變?nèi)说钠沸赃@點來進行論證,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斷學習改造的結(jié)果。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利器就是“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識廣博的人,能天天檢討自己的言行,就會更加聰明,不犯錯誤。荀子是善于從生活中悟出道理的哲人,普普通通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他過濾即成精義,道出了人生體驗。
他以黑泥里的白沙不再其白、臭水中的白芷不再其香為例,告訴人們居住時要選個好地方、交友要交那些有學識有修養(yǎng)的人,防止邪惡染身?!熬颖負襦l(xiāng),游必就士”,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在學習型社會里,每個人都要實現(xiàn)自己的報負,發(fā)展自己的可能性,也都要適應社會不斷投向他們的課題。因此在當今社會里,只有進一步認清學習的意義,方能認清形勢,提高自己。作為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者,只有不斷的修身、修己、方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2 “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莫便乎近其人”。在荀子看來,是最好的學習途徑。即使學習也莫過于接近良師益友更便利了。正像我們常說“讀完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
當年,《勸學》中的“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苯o人以極大的啟發(fā)。荀子從“積土”、“積水”推論到“積德”,說明學習以養(yǎng)德,是不斷積累的結(jié)果,接著又用“跬步”、“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后又用 “騏驥”與“駑馬”對比,“鍥而不舍”與“鍥而舍之”對照,說明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用蚯蚓和蟹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芍^對學習過程分析得十分透徹。審視荀子,其封建色彩毋庸諱言。但其中闡述的關于學習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習是個人的事,如果一個人真心想學習的話,也用不著別人來勸學。
現(xiàn)如今,圖書館事業(yè)正從傳統(tǒng)圖書館向復合型圖書館發(fā)展,各種新技術的綜合運用,變更了知識信息的組織方式、管理方式、傳遞方式和利用方式,從而帶來思想觀念、知識層次、服務方式和技術能力的更新?lián)Q代,社會對圖書館工作提出了全方位、高品質(zhì)的要求,其所涉及的知識面都遠遠超出了每個館員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容量,同時在為讀者和社會進行信息加工生產(chǎn)和服務過程中,圖書館提供的又是高文化附加值的信息產(chǎn)品和服務。因此每個圖書館人都必須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僅要熟悉自身業(yè)務,還應對其他領域也有所熟悉,使知識結(jié)構(gòu)由單一型向多位一體的通才轉(zhuǎn)變。如今,重溫《勸學》,除感嘆其優(yōu)美的文字,豐富的想象,更得益于其循循善誘,苦口婆心。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只有善于學習,方能彌補不足,講求科學,學以致用。
3 “學,用心一也”
學風建設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學風是學校的寶貴財富。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學習型圖書館的本質(zhì)特征就是“學習”,這種學習是全員的學習,從館長到館員都要堅持學習并形成制度。學習型圖書館應有一種從上到下愛學、樂學、篤學的精神。要順應新形勢,積極轉(zhuǎn)變觀念,提升學習理念,樹立終身學習思想,“活到老,學到老”,“真學”、“常學”、“善學”、“深學”,不斷把握時代的發(fā)展脈搏,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每個館員都要主動抓好自身的學習,應如蚯蚓那般,才能用心專一,學以致用,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目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改變了人們對工作和學習之間的關系的基本看法,學習成為工作的新形式,形成一種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圖書管理與學習形成互動的良性機制,貫穿于圖書館工作的整個過程中,從而形成一種好學之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學習的榜樣,學習是人們愿意做的事。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荀子時代已成過往,而所言精髓似未過時。重溫《勸學》,就是要在全面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幫助我們確定終身學習的理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我。新技術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發(fā)展依靠的是掌握現(xiàn)代化技能的高素質(zhì)的圖書館員工,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培養(yǎng)和造就員工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給圖書館帶來機遇,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