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峰
摘 要:通過對南通高等師范學校二年級外語班47名大學生進行為期3個月的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對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并對其進行鍛煉前后心理健康部分評價指標的心理學測試。結果表明:經(jīng)過了3個月的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實驗后,學生在人際關系、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比實驗前均有顯著性提高,表明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對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確具有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大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2-1578(2009)11-0086-01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積極的狀態(tài)和同環(huán)境保持良好心理適應的能力,[1]它反映了人類對自身心理系統(tǒng)的高標準追求?,F(xiàn)代社會飛速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競爭的日益加劇,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亦引發(fā)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前景不容樂觀。2001年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對北京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學生的調(diào)查顯示,16.51%的大學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達到嚴重程度的占3%~5%左右。[2]大學生心理健康令人擔憂,筆者從體育教學方法入手,以籃球學導式教學法為自變量,以南通高等師范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為因變量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其目的是探討籃球學導式教學法與我校學生心理健康兩者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促進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同時尋找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心理效應的理論基礎,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全面素質教育提供理論根據(jù)。
1 研究方法
1.1文獻研究法
查閱相關心理學、體育學等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jù)。
1.2問卷調(diào)查法
研究對象是南通高等師范學校二年級外語班47名女大學生。本研究目的是通過3個月的體育教學,以“籃球學導式教學法”作為施加因素,并對其鍛煉前、后進行SCL—90的問卷調(diào)查。本次測試共發(fā)放問卷47份,回收47份,有效問卷47份,無效問卷0份。
首先對實驗對象進行為期一周的籃球學導式教學法理論學習。然后進行為期3個月以“籃球學導式教學法”作為施加因素的體育教學,分別于2008年9月8日對受試大學生進行實驗前的第一次心理健康測試;2008年12月8日對受試大學生進行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后的第二次心理健康測試。
1.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CL—90統(tǒng)計軟件與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以(平均值)±Sd(標準差)輸出,作T檢驗進行分析處理。
2 實驗結果
經(jīng)過3個月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實驗后,實驗前、后學生心理健康變化幅度的比較(見表1),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后學生心理健康各指標得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實驗前,除孤獨傾向外,兩組各指標差異顯著(P<0.05),這說明除了學生自身發(fā)展能引起變化外,實驗中的自變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促進了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3 分析與討論
通過籃球學導式教學的練習,對學生進行開導、引導、傳導,使學生樂學、會學、主動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籃球游戲、體育競賽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勇敢頑強和集體主義精神,改善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對提高大學可以增加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改善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大學生承受著越來越人的來自于社會、家庭以及學業(yè)上的壓力。學生之間缺乏必要地了解和溝通,相互之間的關系冷漠,較易產(chǎn)生孤獨感與人際關系障礙,而通過籃球教學中的訓練,可以滿足人學生社會交往的需要,豐富他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消除他們之間的隔閡與戒心,加強相互了解與合作。通過籃球教學的練習,還可以有利于人學生緩和學習、生活所帶來的煩惱和痛苦,消除精神壓力和孤度感,進而形成與人合作、親近的習慣,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通過籃球教學的練習,可以降低練習者的抑郁、緊張和焦慮水平,使大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得到改善;并且在強迫、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方面也得到很好的改善。有關研究也表明:在舒適愉快的情景中,適度的運動量可以提高練習者的喚醒水平,使人精神振奮,降低緊張情緒,產(chǎn)生好的情緒狀態(tài)。國外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也驗證了諸如:籃球游戲、籃球競賽等運動可以減輕練習者的焦慮水平,對情緒的改善具有積極性影響。如:麥格林等人1983年的研究;卡蒂兒等人1985的研究,均驗證了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性影響?;@球學導式教學可以提高參加鍛煉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在本文的實驗結果分析中已得以驗證,并與國內(nèi)、外大量相關研究結果相吻合。
4 結論
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對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實驗教學后,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比實驗前有顯著性提高。
籃球學導式教學法可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在籃球教學中,學生通過鍛煉,充分發(fā)揮了體育課的娛樂功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積極的情緒體驗。
參考文獻:
[1]葉奕乾,祝蓓里.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人學出版社,2001:363.
[2]周春材.大學生心理健康必須重視[N].北京青年報,2003.10 .
[3]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J].北京:高等教出版社,2000:546.
[4]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