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世安
【摘 要】古人云:“文以意為主,意猶帥也”。高考作文,尤其材料作文,立意不準,則文不扣材,離題萬里,滿盤皆輸。因此,準確把握材料內涵,正確審題立意,乃是此種作文形式的關鍵一環(huán)。其實,它并非洪水猛獸,只要按照三個步驟即可,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相信掌握并非難事。
【關鍵詞】是什么 為什么 怎么辦
給材料作文,作為高考作文的一種命題方式,倍受命題者青睞。自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至一九九五年的十九年中,這類作文題被采用了十四次之多。2007年廣東各市區(qū)多次模擬考試當中多考到材料作文,結果高考未考,卻考話題作文,以“傳遞”為話題;2008年仍考話題作文“不要輕易說不”。有時候諸多同事討論說考材料作文不如話題來的實惠:首先,話題作文好寫,學生在高考有限時間很容易駕馭;其次,高考改卷老師很好改,易把握;第三,廣東的學生語文基礎并不好,他不敢突然改變冒這個險。
但我并不敢茍同,其實,給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語言功底、表達能力之外,還可以考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思想認識能力等,它是一個全方位的考查。另外,給材料作文不易猜題、押題,能體現(xiàn)考生的真實水平。正因為如此,這種作文形式審題立意的難度也比較大,成為作文過程中的難點所在,我們更有必要突破它。
那么,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該如何突破呢?我根據(jù)自己指導學生寫作訓練的實踐,談點粗淺的體會,權且作為引“玉”之“磚”。
我認為給材料作文的審題只需三個步驟即可: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那么,這三個步驟究竟該如何去運用呢?請看下文實例慢慢道來(以07年廣州一模作文為例)。
閱讀下面一首小詩,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楓葉上,露珠紅紅地閃爍。在荷花上,露珠有著淚滴似的蒼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
立意:
一、搞清所給材料究竟講了哪幾個人或哪幾個物,這些人和物又干了什么事。一句話,材料究竟說的是什么
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詩,材料是“意象派”詩人愛米?羅厄爾的一首短詩《境》中詩句的節(jié)選,作者抓住露珠這個意象來觀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楓葉和荷花。但二者上面各有所依托,紅紅的露珠在楓葉上閃爍,蒼白憂傷的露珠在荷葉上閃耀。為什么同樣的是露珠,只是所依托之物不同而已,怎會有不同結果呢?這當看我的材料作文審題的步驟二。
二、具體合理分析所給材料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或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
上述小詩中:露珠所存在的位置有兩個,一個是在楓葉上,一個是在荷花上。早晨的露珠,是晶瑩而透明的,秋天的楓葉是深紅的;那荷花,顯然是白色的。當晶瑩的露珠落在火紅的楓葉上的時候,露珠因為吸收了楓葉紅彤彤的色彩,穿透自身,折射出更加絢麗的光華,給人以外在的表象,似乎露珠是紅色的,其實不然,是太陽折射了楓葉的紅色所為;而當露珠落在白色嬌媚的荷花之上,露珠與荷花顏色差不多,露珠盡管仍然剔透,卻再也不能放射白色的光,只留下憂傷的蒼白。
尤其運用了一個比喻:“淚滴似”,“淚滴”這個喻體透露了露珠的沮喪、悲傷情緒。如果露珠在這種情況下是快樂的,喻體肯定不會用“淚滴”。由此可見,短詩是用對比的手法,呈現(xiàn)了處于不同境況下的露珠悲喜態(tài)度不同。
就此我們可以確定材料中出現(xiàn)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楓葉與荷花”各自底色的不同,露珠所處環(huán)境各異:由于荷花原本就很蒼白,所以即便是晶瑩的露珠也不可以改變其本有的蒼白,反而也會讓露珠失掉自我的本色,自己也不再晶瑩了;而楓葉本就是火紅火紅,晶瑩的露珠附著其上,只會是美中加美,這樣不僅榮耀了自己,實現(xiàn)了自我的價值,也為別人添裝了嫁衣,如此雙贏,何樂而不為呢?那么,這般分析我們該如何取舍,該怎樣具體立意呢?請看第三個步驟。
三、怎么樣才可讓事物或人向良性方向發(fā)展并杜絕其惡性循環(huán)。一句話,如何解決材料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繼續(xù)上述材料,小詩中用“閃爍”和“蒼白”來表現(xiàn)露珠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感受,“閃爍”一詞,把露珠的特點展現(xiàn)得鮮明突出,也凸顯了露珠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時候那種自豪和成就感;“蒼白”一詞,卻體現(xiàn)了露珠在湮沒在渾然一色之下默默無聞的憂傷。試問:生活中該怎樣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不致于落到悲傷的境地呢?當然是選擇適合自己價值實現(xiàn)的環(huán)境或社會提供優(yōu)良環(huán)境。據(jù)此確定以下立意:
(1)找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位置
以露珠觀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應該選擇能夠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盡顯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定位準確,看準自己的特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夠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以此定位,可以擬題為《生命閃光的位置》、《位置與價值》 。
(2)提供人才成長的土壤,營造和諧的社會
成才是需要條件的,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那“楓葉”就是人才成長的環(huán)境和土壤,這是關于社會環(huán)境和人才之間的辨證關系,只有社會盡可能提供人才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才能更快地促進人才的“閃光”,這個社會才能進步,才能和諧;反之,人才的成長只有才良好的環(huán)境之下,才能發(fā)揮自身的價值。由此可以擬題:《請給“露珠”一片火紅的“楓葉”》、《環(huán)境與人才》。
(3)用人問題
由露珠的“閃光”和“蒼白”,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對人才的使用問題,同樣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價值的,這就給我們以啟示,用人要用在最適合他的位置上,韓信可以將兵,劉邦可以將將。由此可以擬題:《請把“露珠”放在“楓葉”上》
2.從露珠居楓葉之上則喜,居荷葉之上則悲,由此及彼,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有人處順境則洋洋自得,處逆境則委靡不振。這其實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試想:怎樣在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當中杜絕這種不良的心態(tài)出現(xiàn)呢?據(jù)此可立意:
(4)“如何正確面對境遇”
3.從露珠居楓葉上則紅紅,居荷葉上則蒼白,可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某類做事不講原則的人,他們只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失去了自我的本色。那么,怎樣才會不呢?據(jù)此可確定立意:
(5)永葆自我本色
4.從葉的角度來看,楓葉只是顏色為紅色,質地、光潔度、功效等等并不比荷葉強,而露珠卻因居楓葉之上而喜,居荷葉之上而悲,可見露珠對環(huán)境優(yōu)劣的判斷并不正確,由此及彼,生活中僅僅根據(jù)表象對事物作出膚淺判斷并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的人不在少數(shù)。那么,怎樣才會不致于做膚淺的判斷呢?據(jù)此可確定立意。
(6)“如何正確看待環(huán)境”或“如何正確認識事物”“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總之,可以說我筆者在高三語文材料作文教學中,評講作文的時候運用它,發(fā)現(xiàn)屢試不爽。其實,只要嚴格按照這三個步驟把好關,再記住一句話“有多少個對象就有多少個立意”,我們便可讓各個學生都是“庖丁”,隨手拿來材料作文這頭“?!保覀兊膶W生各個可嚯嚯“肢解”它,絕對很“牛”。
參考文獻:
[1]柯漢琳.如何抓住閱卷老師的心.廣州羊城出版社,2007,9.
[2]伊中一,李存仁.奪冠云梯.編廣東省語言電子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