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文
【摘 要】經過一年來的實踐,總結“農遠”項目工程中的實際工作經驗,并充分整合各部門的優(yōu)勢,分工合作,部門聯動,積極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農村遠程教育 應用經驗 模式探討
我縣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程,屬于江西省2006年實施的第二批項目工程縣之一,本期項目資金總額162.2萬元。項目學校共有46個。其中,村初小、教學點(模式一)4個,村小、村完小及中心小學(模式二)35個,農村初中(模式三)7個。實施項目的學校占全縣農村中小學校總數的41.8%,該項目同時被列入2007年縣政府“惠民”工程中的“十大實事”之一。
2007年,本縣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縣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領導小組”。同時,教育局還成立了一個6人組成的安裝小組,組織實施設備安裝。這一年全部設備安裝、調試完成。
項目安裝完成以后,“農遠”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設備維護和資源應用方面。本人在縣電教室負責這一方面的工作,經過一年來的實踐,我總結了幾方面的經驗。
一、建設了一支維護隊伍
在“農遠”項目剛剛啟動時,我們就注意在全縣各校發(fā)現信息技術人才,讓他們在學校擔任“農遠”管理員。經過一年多的組織、培訓,已經建立了一支完善的、高效的、有效的“農遠”設備維護隊伍,共有30多人,都已經達到能夠處理一般的計算機故障、重裝計算機系統(tǒng)的水平。
二、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根據上級的文件精神,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農遠”制度。如《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員職責》、《教育資源接收及使用制度》及《遠程教育工程計算機機房管理制度》等7項規(guī)章制度??h電教室統(tǒng)一將制度裝裱成框,下發(fā)到各項目學校。有了制
度的保障,就有了“農遠”工作保障。
三、設計了一套運行機制
“農遠”項目安裝完成以后,工作重心是設備維護與資源應用。經過一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有效配合中,形成了注重硬件維護、加強軟件建設的有效機制。硬件維護是最基本的,沒有良好狀態(tài)的硬件,就不可能有資源的良好應用。所以,我們平時非常注重硬件的維護與保養(yǎng),采取“三級響應”的方式:(1)村小有故障,找中心小學;(2)中學和中心小學有故障,自己先處理;(3)中學和中心小學無法處理的,報縣電教室,聯系廠家處
理。一年多來,縣電教室自行排除設備故障50余次,設備發(fā)往廠家30多次。
四、建立了一種工作模式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大力發(fā)揮多部門聯合協(xié)作的工作精神,采取“四負責”的模式,即“教育股負責組織規(guī)劃,電教室負責設備維護,進修學校負責人員培訓,教研室負責資源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年多來,電教室積極組織“農遠”研討會,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新課題。2007年11月22日,在南片烏桕壩中學舉辦了“農遠”管理員現場觀摩研討會;11月28日,在北片陂頭中學舉辦了“農遠”學校校長現場觀摩研討會,同時參加的還有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縣教育局局長。研討會上,該校鐘建軍老師在多媒體教室,利用從衛(wèi)星接收的資源,給大家上了一節(jié)聲情并茂的音樂課。氣氛熱烈,效果良好,獲得全體領導、校長們的一致好評。
縣進修學校充分利用“農遠”設備和資源,舉辦縣級人員培訓6期,203人次;其中,信息技術專項培訓1期,45人次。2008年3月與2008年11月,在教研室組織的兩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廣泛利用“農遠”資源,效果良好,受到農村學校教師的歡迎。
實踐證明,“農遠”項目的應用工作不是一個部門可以完成的。我縣采取多部門聯合協(xié)作的模式,促使“農遠”設備真正發(fā)揮應有作用,真正深入持久地進入課堂、融入教學。
一年多來,我們覺得,為了實現中央提出的“同在藍天下,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目標,實施國家農村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這個項目進一步推進了教育信息化建設,讓學校把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入教育教學當中,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由于這個項目在我省、我縣都處于應用探索階段,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據調查發(fā)現,主要存在兩個方面:
1.硬件維護方面缺乏后期費用?!稗r遠”項目的設備很多都是數碼產品,做工精密,價格昂貴,后期維護費用很高。目前,上級部門沒有相關經費,學校在本來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也難以為續(xù)。
2.軟件建設方面缺乏系統(tǒng)培訓。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農遠”項目的應用是一個新課題,要熟練掌握使用方法需要一個學習過程。我們認為,“農遠”項目的應用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培訓內容,一是上級電教部門對學校管理員的培訓,二是學校管理員對一般教師的業(yè)務培訓。
為了更加行之有效地運用“農遠”設備及其資源,我縣教育局充分整合各部門的優(yōu)勢,分工合作,部門聯動,依照目前的應用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縣教育局辦公室負責協(xié)調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分工協(xié)作,共同促進農遠工程應用管理的實施工作。將農遠工程項目學校教師的農遠工程應用能力納入教師年度考核目標。農遠工程項目學校教師應用農遠工程設備和資源、實施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應作為考核、聘任、職稱評定的必要條件,從而激勵廣大教師努力學習和掌握農遠工程技術。同時,農遠工程項目學校要制定鼓勵教師應用工程設備及資源進行教學的措施,對使用效果好、應用能力強的教師要予以獎勵,以推動農遠工程設備及資源的廣泛應用。
第二,縣教育局教育股統(tǒng)籌農遠工程實施的規(guī)劃、發(fā)展進程,對農遠工程的使用效益進行評估,并將農遠工程應用管理納入縣農村中小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與管理意見。
第三,縣教育局安全股負責農遠工程項目學校農遠工程的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監(jiān)管。
第四,縣教育局財務股負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照我縣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辦法,將農遠工程應用管理等信息技術教育所需經費列入本校公用經費使用范圍,明確支出項目,年初財政預算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經費的3%安排,主要用于農遠工程設備設施的運轉、維護和更新,指導學校編制單位年度預算,確保設備損壞及時維護維修。加強對學校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督查和內部審計,檢查和監(jiān)督項目經費使用情況,確保農遠工程應用所需經費足額到位。
第五,縣教研室要把促進農遠工程資源應用作為常規(guī)教研和常規(guī)教學檢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農遠工程項目學校積極開展農遠工程的學科教學應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和教學檢查活動,做好農遠工程資源的教學應用推廣工作,指導教師運用農遠工程資源開展學科教學和應用研究,指導學校應用農遠工程資源進行校本教研,探討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研員對指導農遠工程資源的應用起著關鍵作用,教研員要學習、研究農遠工程,熟悉本學科的農遠工程資源內容,采取教學示范、研討、交流等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應用水平,探索利用農遠工程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積極推進農遠工程的普及應用。
第六,縣電教室負責項目建設、人員培訓、技術服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項目設備運行維護的技術服務支持體系,利用電教室和項目學校的人員和技術優(yōu)勢,建立以縣電教室為主的分片服務機制,并逐步建成能夠及時響應農遠項目學校技術需求的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在省、市電教館和供貨廠商的支持下,指導保證項目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負責組織對農遠工程項目學校教師的培訓。
豐富的遠教資源運用于課堂,能夠給學生、教師、學校帶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契機。通過這些模式的實踐,使信息技術更加優(yōu)化了學科探究的方式,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主體地位凸現了出來,得到較為充分的體現?!昂蔑L憑借力,扶我上青天”,現代遠程教育項目使知識飛越大山,讓信息溢滿峽谷,對推動我鎮(zhèn)實現質量躍升,促進教育事業(yè)健康快速、穩(wěn)定均衡、跨越式發(fā)展,必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江華.國家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用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11.
[2]信息技術專任教師基礎培訓課程.中國核工業(yè)音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