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業(yè)和農村經(jīng)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調整農業(yè)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已成為農業(yè)和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而農民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差已成為制約農村發(fā)展、農民增收的瓶頸。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快農民知識化進程,構建農民培訓課程體系建設,尤為重要。農廣校是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的主陣地,辦好農民科技培訓班,培養(yǎng)有文化、會管理、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下面,就如何辦好農民科技培訓班談幾點體會。
一、深入調查研究,建立“點菜式”培訓機制
深入調查研究,掌握農民技術需求,是辦好農民科技培訓班、真正落實科技興農戰(zhàn)略重要的基礎條件。為此,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班,首先要改變以往盲目培訓、無目標培訓的方式,積極采取先調研、后培訓的形式。農廣校教師必須堅持深入到群眾中去,到農業(yè)生產中去,對他們的生產情況、生活情況,他們的需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建立“點菜式”培訓機制,農民需要什么,我們培訓什么,做到有的放矢,確保培訓班收到實效。
調研調研方法有多種,可以采取走訪農戶、調查問卷、小型座談、實地考察等形式。通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農民的所需、所急、所盼,掌握他們在技術上知識需求。因地適宜地根據(jù)當?shù)剞r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農民致富愿望、農民的技術需求、確定開設培訓專業(yè),擇優(yōu)選配師資,精選培訓內容,真正把農民的科技培訓班辦到農民的心坎上,讓農民培訓班真正成為農民學技術、增知識、長本領的學習平臺。
二、貼進農民實際,方便農民生產生活
“熟悉三農,貼進三農”是農廣校的工作優(yōu)勢,而服務三農,培養(yǎng)新農民更是農廣的神圣職責。為更好地服務三農,農廣校在舉辦培訓班的工作中,要始終堅持貼進農民、方便農民、服務農民的原則貫穿工作始終。首先,下沉辦學重心,將培訓班辦到農民的家門口。為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學習,我們可以把培訓班辦到村、入到戶、進到田,讓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聽到專家的講課,學到所需的新技術,新知識,方便農民的生產生活。其次,尊重農民意愿,合理調整培訓時間。通過民意調查的形式,聽取農民意見、建議,根據(jù)農民的生產生活實際及作息規(guī)律,在確保授課時數(shù)的前提下,調整課程培訓時間,保證農民的正常勞動時間,達到勞動、學習兩促進、兩不誤。如,在培訓班開班時間的選擇上,我們可以選擇農民的農閑時節(jié),以舉辦“集中培訓月”的形式,集中力量開展培訓。在授課時間的在安排上,將上午8:00-10:00,下午1:30-3:30,變更為上午9:00-11:00,下午2:30-4:30,這樣既可以避開農民早晨、中午、傍晚時間勞動的高峰期,又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參加農民的科技班學知識,做到勞逸結合,優(yōu)劣互補。第三,免費贈送書籍、學習用具。針對農民的文化水平特點,農民朋友很難將課堂上的重要知識點及技術要領記錄全、領會透。為此,學校將課堂教學與發(fā)放科技資料、光盤、書籍等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達到課堂培訓和課后學習有機銜接,讓農民在課余時間繼續(xù)鞏固學習知識,討論交流,學以致用。第四,發(fā)放誤工補貼。為激發(fā)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農廣校可采取一系列的獎勵優(yōu)惠政策,鼓勵、引導農民積極用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有先進的技術管理農田、果園。如,遷安市校在全市一產免費培訓中,打響了“你學技術、政府買單”的口號,農民朋友在享受市政府報銷培訓費優(yōu)惠政策的同時,市農廣校還采取了為農民發(fā)放誤工補貼等一系列鼓勵優(yōu)惠政策,支持農民學知識、用科技,讓農民朋友真正感到了政府的關愛與溫暖,增強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致富增收的信心。
三、創(chuàng)新培訓教學形式、增強培訓課堂吸引力
辦好農民科技培訓班的重要法寶,要明確三個問題:培訓什么?怎樣培訓?如何培訓收到實效。面對這三個問題,學??梢酝ㄟ^因地制宜地確定專業(yè),精選實用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宣講技巧,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達到提高課堂吸引力,增強培訓效果的目的。在專業(yè)的設置上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從農民的利益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辦農民需要的培訓班,講農民需要的新技術。在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堅持“實際、實用”的原則,精選教學內容,讓農民聽了能懂,看了能會,會了能用,用了能增收。在宣講技巧的運用上,面對到場農民要把握語言尺度,重視交流反饋,營造民主氣氛,增強課堂互動性,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主要采取“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即音像教學、面授輔導、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傳授理論知識與勞動實踐結合起來,把示范、操作、再指導有機結合起來,達到動靜搭配、理形相濟、直觀形象,使農民對培訓內容入心入腦,提高培訓效果,確保培訓收到實效。
四、注重培訓實效,提供跟蹤回訪式服務
為把農民科技班這件實事辦好、辦實,真正為農民服好務。培訓結束后,為更好地幫助農民朋友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技術難題,學??刹扇∪淌礁櫡盏姆绞?,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破解技術難題。跟蹤回訪的方式有多種,如:開通服務熱線電話、打回訪電話、建立教師聯(lián)系點、定期走訪入戶等形式進行。跟蹤回訪的內容豐富多樣。可以采取農民提問,專家解答的形式;也可采取實踐指導,現(xiàn)場授課的形式;也可采取送光盤、贈書籍、發(fā)放科技明白紙等形式;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把農民科技培訓班真正辦成為為農服務、為農解憂的重要途徑,從而增強農民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決心和勇氣?!?/p>
作者簡介:蔡元培, 1982年1月1日生人,工作單位:遷安市農廣校,現(xiàn)職稱: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