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潤潔
【內(nèi)容摘要】無聲的笑可以勝過有聲的言語。我們微微上揚的嘴角,表達的是無限的愛意和深厚的個人修為。對于學生來說,這不僅僅是肯定,還有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傳遞,感情與感情之間的的融通。
【關(guān)鍵詞】微笑 尊重 真誠地對待
微笑能夠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就像雨后的美麗彩虹,帶給人們美好的希望;就像穿過烏云的太陽,帶給人們無限的溫暖。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的愛,擁有強大的教育力量?,F(xiàn)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經(jīng)說過:“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由于情感推動力的薄弱。要轉(zhuǎn)弱為強,轉(zhuǎn)薄為厚,就有待于陶養(yǎng)?!毙睦韺W研究表明:學生總是趨向于模仿愛他與他所愛的教師。因為教師給予學生真誠的笑容和喜愛,會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而借助于這種情感的觸動和催化,教師易于將學習的要求與愿望轉(zhuǎn)換為學生自身的要求與愿望。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笑對每一個學生,奉獻出所有的真心和愛心,微笑的鼓勵欣賞他,真心的關(guān)心和愛護他。無論課內(nèi)課外,都要努力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情緒變化,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及時給予表揚、給予安慰、給予提醒……總是想方設法讓他們快樂起來,也促使他們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對待生活,那么,學生們回報你的將是親近你、聽從你、關(guān)心你、愛戴你。
一、用真誠的微笑感化愛
我是從大學畢業(yè)來到八一小學,就一直做班主任工作,有苦也有甜,其中的甜蜜的法寶就是微笑,我多年執(zhí)教小學低年級語文并擔任班主任工作。有人說,“教學是一臉的微笑”。起初,我并不大懂,問問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他們笑而不答:試一試就知道了。我稍做了嘗試,結(jié)果讓我心曠神怡,我和我的學生都領(lǐng)略了微笑帶來的成功喜悅。每天早晨,總是早早到校,把教室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然后,面帶笑容站在教室門口迎接學生們的到來。多年來自己慈祥的微笑印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心里。因為只要我站在講臺上一秒鐘,就讓所有認識自己的人看到的都是慈祥的微笑。記得剛教學那會兒,有個孩子叫白雅明,開學第一天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學校,不一會自己就跑出去追父母(因為是一年級,孩子干入學)之后我看到,趕快抱住他,可是我一不小心被雙在了地上,手腕受傷。事情過去以后,我并沒有因此而嫌棄他,可上可下依然對孩子笑容滿面,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讓他改掉了許多壞習慣。有人會想:為這樣的孩子值嗎?可是我用行動回答:值得!因為我用笑容感化了孩子冰冷的心。
二、以魅力的微笑感化愛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是在研究教育效能時不可遺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是教育效能的裁體,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教育效能產(chǎn)生的前提,教育效能的高低取決于師生互動的質(zhì)量。對于一名教師來說,與學生維系一種良好的情感關(guān)系是一種教育能力,在現(xiàn)實教育活動過程中,在學校學生往往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這個教師所提供的教育。也就是“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他們很注重對教師的整體感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然后再來決定對教師的教育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師生交往時,教師不慎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感情,學生和老師的人際關(guān)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師無論用什么樣的良苦用心,學生也不會接受了,并從內(nèi)心深處對教師產(chǎn)生很大的抵觸。但是如果當學生喜歡一個教師后,對這個教師給予的教育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接納感,會帶著良好的情感來正面理解教師的語言和行為,接受教師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用人格的魅力影響學生。教師要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理解學生,真誠的對待學生,能站在學生的立場,積極聆聽學生的意見。同時,教師藥努力提高師生溝通的有效性,降低或避免師生溝通的無效性,努力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成為一種藝術(shù)。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真正從心理上走進學生。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呵護學生的自尊心。人無論大小長幼,都有人格。蔑視人格,就是蔑視教育。教師通過尊重學生,啟發(fā)學生懂得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敬畏人的尊嚴,這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微笑進課堂,與孩子逐漸拉近距離。盡管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活潑,膽子越來越大,但由于對環(huán)境的陌生,對老師的陌生,孩子在潛意識里還是有一種害怕的心理。如果老師一開始就“板”起臉,做出威嚴的樣子,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學習壓力,從此敬而遠之,這就造成了師生關(guān)系的緊張。所以我采用了“微笑”策略。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微笑會給學生一種和藹可親、熱情開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使課堂上產(chǎn)生和諧的氣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為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正常進行開好了頭。因此第一節(jié)課上我就引導他們“看我的臉,學我的表情”,“你們的笑臉老師最喜歡”,這是在潛移默化我的學生。幾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都露出自信的微笑和喜愛我的表情。
而這一切過程中,笑容,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聲的笑可以勝過有聲的言語。我們微微上揚的嘴角,表達的是無限的愛意和深厚的個人修為。對于學生來說,這不僅僅是肯定,還有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傳遞,感情與感情之間的的融通。而這種深層次的交流是教師必有的修煉——無論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有多么的煩躁和郁悶,展現(xiàn)世人的卻只有淡淡笑容。以心靈塑造心靈,以感情融化感情,以笑容改變笑容。
三、以贊賞的微笑感化愛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guān)注和贊賞,教師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個撫摩、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知時節(jié)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息和生長的力量。如果教師把欣賞目光和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學生的身上,那么,作為“陪襯品”“附庸物”的絕大部分學生彌補珍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蒙受重創(chuàng),對教師,對集體的情感也會隨之淡化。
教學中也許一個微笑就會讓學生深受鼓舞,難以忘懷,帶來學習生活中無限向上的激情。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shù)。羅丹說:“藝術(shù)就是感情。”教育離不開愛,教學情為先。也就是說,愛在很大程度上能幫你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請多用笑容溫暖學生的心靈,然他們在充滿微笑的愛中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我們相信,以為能夠時時刻刻笑對學生,笑對人生,富有真心和愛心的老師不僅能夠走進學生,也一定可以讓學生走近你,進而得到學生深深的愛。這種相對的精神運動,所帶來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效應,是當今和諧社會的精神追求和情感歸宿。
【參考文獻】
王北生:《教學藝術(shù)》(修訂本),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劉經(jīng)華:《教師走向成功的22條軍規(guī)》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