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希
一、教材的形式
教材是反映教育內涵的載體。從學校教材管理角度出發(fā),依教材內涵的表現方式看,目前教材的形式可以劃分為:
1直覺式教材。直接用文字、圖案、形狀表達,憑五官可以直接感知內涵的教材。如各種紙質課本、練習冊、模型、掛圖、活動冊、故事書、照片、卡片、復印材料、可以摸讀的盲文書籍等等。直覺式教材圖文分辨率最高,具有書味氣息,能觸摸,有實物厚實感,能獨立存在,容易移動,但存在內容容易過時的缺點。
2機讀式教材。必須憑借設備才能感知內涵的教材。如各種幻燈片、投影片、電影膠片、錄像片、錄音帶、DVD光碟和各種計算機教學軟件等等,必須憑借各種聲、光、電學設備才能感知教材的內涵。機讀式教材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優(yōu)點,但存在依賴設備、電或光源、不宜長篇幅閱讀,還有版權保護、屏幕輻射等缺點。
3網絡式教材。必須憑借電腦設備以及網絡資源的存在才能感知內涵的教材。如互聯(lián)網絡上的各種詞典、廣播電視節(jié)目、題庫等等。這類教材不可以、不必要、不適宜下載,或內容更新快,必須在互聯(lián)網絡環(huán)境上進行閱覽、操作、作業(yè)、對話。網絡式教材經網絡傳遞,有速度快,成本低,版本新,信息量大的優(yōu)點,但也存在依賴電源、網絡及其設備、不宜長篇幅閱讀、版權保護、網絡安全及網絡瓶頸、屏幕輻射等缺點。
二、高校教材的形式呈現多樣化
在20世紀80年代前,高校大多使用簡裝本單色教材,手刻蠟紙謄印的講義也是高校常用的教材。1995年微軟在中國推出了Windows95視窗,多種中文編輯軟件及電腦打字機、復印機幾乎同時在高校迅速普及使用,電腦打印、復印資料成了教材的重要配角。至此,手刻蠟紙謄印、手動機械打印講義、輔助資料作為教材被迅速拋棄,在高校成了歷史。
現在高校學生手中的教科書印裝精美,已經難見簡裝本教材。各種現代化的教學儀器設備投入了高校日常教學應用,各種便攜式閱讀儀器如Mp3、MP4、掌上電腦也在大學生個人中普及使用,各種形式的教材在高校的堂上課下普及使用成了可能。當今教材一詞已遠遠不僅局限于昔日文圖書籍這種單一的形式,現在時髦的說法是多媒體教材、立體化教材、網絡教材,多種形式的教材已經同時在高校得到使用。
三、高校教材管理必須改革以適應教材形式的變化
在現實中,高校存在沒有管理好各種形式教材品種的合理比例關系、對教材形式范疇的掌控有隨意性的現象,網絡式教材管理也存在盲區(qū)。有的學校把幻燈片、投影片、電影膠片、錄像片、錄音帶、模型教材和各種計算機教學軟件等列入教學設備經費支出;有的學校則把它們列入學生教材費開支;有的學校還把教師用書等費用分攤列入學生教材費開支。更多不合理的現象是讓學生在購買課本的同時每人必須購買內容一樣的光碟等,一些使用頻率很低可以共用的教材也讓學生人人購買。然而,由于網絡式教材收費政策的缺失,許多很好的網絡式教材、資料,因為需要對外付費等原因,許多高校卻沒有及時在教學上使用。
隨著高校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大量普及使用,互聯(lián)網在高校教學的作用開始顯山露水,教材、課件以電子介質形式出現并經網絡提供傳送的現象方興未艾。我國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大型出版商已經建成或正在籌建教育資源網、99網上書城、華信教育資源網,可下載教材資源已經超萬種,且其增長速度非??臁榱送平榻滩?、吸引客戶,教材網站暫時還提供配套教材的電子教學參考資料免費下載。近幾年,境外教材網站也進一步介入我國高校教學市場競爭。隨著更多的教材網站建成,網絡式教材資源正呈爆炸式增長。
各種形式的教材各有優(yōu)缺點,這給高校教材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面對海量化的網絡式教材、機讀式教材與直覺式教材資源,教材形式的選擇、各種形式教材品種的最佳比例關系的確定、一門課程是否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教材,以及網絡式教材的網絡提供傳送方案、題目與答案是否同時給學生下載、是否收費、收費價格政策如何制定等。顯然,這些是高校教材管理正在遇到而且必將更多遇到的問題,高校不應該被動對待,應該用發(fā)展的思想、前瞻的眼光、對這一系列新課題進行研究,改革現有教材管理以適應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