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中圖分類號]G4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2-0150-01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大學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勞動強度增大,心理壓力也隨之加重。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是重視知識、重視人才具體體現(xiàn),對建立和諧社會意義十分重大。
一、大學教師產(chǎn)生心理壓力的具體原因
產(chǎn)生大學教師心理健康出現(xiàn)的原因并不復雜,就總的情況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學校升級給教師帶來的心理壓力。有些學校為了評估晉級,實行規(guī)范化教學,對教師教學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所做的工作越來越多。一是要求教師讀在職研究生,改善教師隊伍文化結構。在職讀研,談何容易?有家有口,有些教師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特別是對一些中年教師,精力上力不從心。二是學校實行聘后管理。有些學校實行教學淘汰制,加大考核,把職稱分為三六九等,不合格者獎金和課時費降等發(fā)放,用經(jīng)濟手段促使教師上進。三是要求教師多項達標。除正常的上課外,還得做課件、講公開課、多媒體教學、搞科研課題、搞課程建設、批改作業(yè),還要建立電子教案、備課,項目可謂多矣,工作十分繁重,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教師的心理壓力。
(二)教師晉級帶來的心理壓力。學校對教師晉職稱要求十分嚴格。晉職高級職稱或中級職稱,必須“四大塊”過關:外語證、計算機證、論文、科研課題,件件都是硬指標。論文不但有篇數(shù)限制。還要求必須在國家中心期刊上發(fā)表。有些學科能寫出論文,有些學科屬基礎教育,寫不出論文,有的教師文筆好,有的教師不擅長寫文章,沒辦法,干著急。
(三)學生給教師的壓力。一些學校推出了學生給講課教師打分制,年終評優(yōu)率不超過50%,學校就要取消教師上課資格。教師在課堂上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學生違反紀律,也不敢深管,怕惹惱了學生,考評時給你劃叉,但不對學生管理又覺得對不起良心。因此心理矛盾重重。
(四)教師課節(jié)過多壓力。由于一些大學擴招,教師嚴重短缺,學校增員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學校擴大招生的速度,有的系十幾名教師卻承擔著四五百學生的教學任務。一些教師上課課節(jié)增多,許多教師一上就是一上午或一天,工作非常累,身體超負荷運轉。
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大學教師的勞動強度和心理壓力。
二、心理壓力對大學教師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
據(jù)調(diào)查,大學教師心理健康存在以下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精神抑郁,有些大學教師面臨教學難題、個人發(fā)展、經(jīng)濟利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別是教學得不到學校認可或學生滿意的情況下,感覺心理壓力很大,心里郁悶,心情不夠舒暢,有的產(chǎn)生一種失落感、挫折感,感到很失意,逐漸對教學失去興趣,覺得上課是一種負擔。
(二)心情焦慮。某些大學教師在商標準要求下,生怕自己課講不好,或學校教研組聽課不滿意,學生評優(yōu)率低,便吃不下。睡不著,憂心忡忡,精神緊張,急躁易怒,在家中生悶氣或在學校牢騷滿腹。
(三)人體消瘦。筆者看到,大學教師由于工作壓力大,身體普遍存在問題。特別一些女教師,不但要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評估、晉職稱,還要承擔必要的家務。許多教師深有感觸地說:“太累了!當教師真不容易?!庇械慕?jīng)常出現(xiàn)神經(jīng)痛、胸悶、心悸以及心血管和胃腸不適、飲食量下降等。身體逐漸消瘦,直接影響了大學教師的身心健康,極易產(chǎn)生許多突發(fā)病癥。
三、減輕大學教師心理壓力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健康是工作的第一需要,大學教師隊伍的身體健康是搞好教學,使學校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先決條件,而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和行為健康的基礎。實踐證明,學校工作質量要求越高,教師工作壓力越大,當超過廣大教師承受的范圍以后,工作實效反會下降。適當減輕教師壓力,不僅有利于教師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學校的和諧發(fā)展。
(一)關注教師健康,學校要從身體上為教師減壓。一是以人為本,建立寬松和諧的教師管理機制,探索建立科學的教師教學實績考核機制,以科學實效的考核辦法,使教師教學工作張弛有度,井井有條,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形成生動活潑的局面。二是建立獎勵機制。多獎勵,少處罰,多提倡,少要求,以調(diào)動教師積極性為主,可以通過各種獎勵實現(xiàn)管理的目的。三是完善教師醫(yī)療服務制度。堅持定期為教師體檢,適時為教師提供保健,幫助教師預防和治療疾病。四是學校各級領導干部要關心教師。經(jīng)常與教師溝通,多征求教師的意見和要求,及時疏導教師的不良情緒,使教師心情舒暢地投入教學工作。
(二)教師要適應競爭的需要在愉悅中教學。1教師本身要主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正確認識自身的心理特點,掌握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增強教師自身心理免疫力。2要善于自我調(diào)節(jié),保持心理平衡。正確認識競爭是社會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盡快適應學校必要的教學要求,消除抵制心理,學會自我心理調(diào)適。3學會心理釋放。經(jīng)常與人溝通,交談,與朋友、同事、親屬、學生交換想法,使心理壓力得到及時釋放,防止心理嚴重失調(diào)。4適當學習,提高教學能力。彌補知識欠缺,缺啥補啥,積極主動接受新知識,擴大知識面,適應工作的新需要。
(三)積極參加文體活動。1加強體育鍛煉。如球賽、長跑、太極拳、游泳等,增強體質。保持充沛的精力。2多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多聽聽音樂、觀看一些演出等,保持心情愉快。3保持一種以上的愛好。如下棋、上網(wǎng)、購物等,適當放松自己。
大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到了非解決的時候了。讓我們都來關心教師,關心教師的健康,使這一群體資源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