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麗華 張運凱 李丹丹 劉亞雙
摘要 為提高農村中小學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我國實施“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示范項目”。這對于實現(xiàn)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等有重要意義。以衡水部分中小學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深入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雖然信息化建設在這些學校取得一些成績,但因為是建設初期,所以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關鍵詞 遠程教育工程;遠程教育資源;城鄉(xiāng)教育差距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89X(2009)12-0122-02
Study based on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Utilization//Sang Lihua, Zhang Yunkai, Li Dandan, Liu Yashuang
Abstract To improve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level, China implemented the“rural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and long-range education pilot demonstra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of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narrow the gap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Hengshui, primar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tc. Although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school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because it is early construction, so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
2 Network Center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城市與農村的教育水平存在著顯著差距。為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水平,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實施了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示范項目。工程建設的目標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同時為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推進提供從資源、方法到培訓途徑上的保障,縮小城鄉(xiāng)之間教育發(fā)展水平的差距,促進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與提高,體現(xiàn)教育公平提供條件。通過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可促進農村地區(qū)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1]。
1 資源建設和利用情況及存在問題分析
首先,教師隊伍。教師年齡結構老齡化,目前教師年齡構成如下:20~30歲以下占約31.5%,30~40歲占53.2%左右,40歲以上大概占15.3%。并且在調查中,13位信息技術教師中只有5位是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其次,資源利用情況。1)衛(wèi)星接收資源的利用。從問卷調查結果看,60%的教師能使用,30%的教師只有在有領導聽課時才使用遠程教育資源。盡管高比例的教師使用了衛(wèi)星接收資源,但是普遍反映這些教育資源有很大的局限性。2)教師使用資源情況。教學光盤為第一來源的占32.4%,衛(wèi)星下載為第一來源的占39.7%,互聯(lián)網下載為第一來源的占21.3%,自己制作為第一來源的占6.6%。最后,教師接受遠程教育資源培訓情況,只有40%的教師參加過有關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相關培訓,這與教師利用資源情況成正比。
針對以上調查情況可以看出,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及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
1.1 師資方面
1)從專業(yè)教師配備情況來看,在農村中小學,能夠操作遠程設備的教師較少,信息技術及相關專業(yè)的教師比較緊缺。
2)從教師接觸遠程教育資源的階段來看,由于這些學校的遠程資源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并且教師的年齡結構偏大,因此在應用上很多教師處于迷茫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突然面對遠程教育工程提供的新設備既有好奇、新鮮的感覺,但是同時又有一種畏懼的心理[1]。
3)從教師培訓情況來看,一方面對于培訓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培訓機會少,再加上中小學教師一般課時較多,因此有些學校只能選出一兩個計算機基礎較好的教師代表參加培訓。另一方面,通過培訓學到的東西很少,原因就在于教師基礎較差,培訓時間短。
1.2 遠程教育資源方面1)從遠程資源教學內容來看,盡管農遠工程有較豐富的3種模式資源,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衛(wèi)星電視資源。大部分中小學教師反映通過衛(wèi)星設施下載教學內容上課時利用不上,因為存在發(fā)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不同、衛(wèi)星資源與現(xiàn)在使用教學課本內容不匹配等情況。其次,光盤資源、計算機網絡資源制作時沒有考慮城市與農村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知識背景等差異,因此利用率不是很理想。2)從遠程資源加工方面來看,遠程資源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就要考慮資源的二次開發(fā)。但是專業(yè)技術人才、設備資金等問題制約著農遠資源加工進度。首先,被調查的學校只有3.2%的信息技術教師是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另外,在設備和資金方面的不足也是影響資源加工無法進行的因素[2]。
2 針對調查情況和存在問題的幾點思考
實施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加快貧困地區(qū)農村教育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舉措。這就要求農村中小學要克服各種困難,改善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情況。所以為了加強農村遠程資源的建設和利用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對農村中小學教師計算機操作水平有一個正確評估。農村教師的計算機知識應該從基礎培訓開始,只有有了會應用這些資源的教師,才能進一步考慮如何應用好遠程資源。
2)定期地、長期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培訓工作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而且農村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偏大,教師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這種情況很普遍,一般培訓時間較短,很難解決問題。
3)把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到一定位置。我國對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很高。教育部門應該做好中小學遠程資源利用情況的監(jiān)督工作。
4)做好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和測評工作。學校設備的投資很大,所以培訓方面應該加強,同時幫助學校做好遠程資源的二次開發(fā)工作。
3 結束語
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對于實現(xiàn)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實現(xiàn)教育資源共享等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逐步轉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思想觀念,加強教師培訓,等等,此外要參考其他省份在實施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中的經驗教訓,做好農村遠程教育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郭紹青,王珠珠,陳美玲.農村遠程教育中教師能力水平與學校應用發(fā)展研究[J].網絡教育與遠程教育,2007(11)
[2]張新明,聶竹明.農遠工程資源建設及應用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