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你有可能在此刻辭世,那么相應(yīng)地調(diào)節(jié)你的每一行為和思想吧。如果有神靈存在,離開人世并非一件值得害怕的事情,因為神靈將不會使你陷入惡;但如果他們確實不存在,或者他們不關(guān)心人類的事務(wù),那生活在一個沒有神或神意的宇宙中對你意味著什么呢?而事實上他們是存在的,他們的確關(guān)心人類的事情,他們賦予人所有的手段使人能不陷入真正的惡。至于其他的惡。即便有的話,神靈也不會使人陷入其中的。不陷入惡完全是在一個人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那不使一個人變壞的事物,怎么能使一個人的生活變壞呢?但宇宙的本性忽視這些事情是有可能的,但這不是由于無知,也不是因為有知,亦不是因為防止或糾正這些事情的力量,也不可能是因為它缺少力量或技藝,以致犯7如此大的一個錯誤——使好事和壞事竟然不加區(qū)別地降臨于善人和惡人身上。但肯定,死生、榮辱、苦樂,所有這些事情都同樣地發(fā)生于善人和惡人,它們并不使我們變好或變壞。所以,這些事物既非善亦非惡。
所有事物消失得多么快呀!在宇宙中是物體本身的消失。而在時間中是對它們的記憶的消失。這就是所有可感覺事物的性質(zhì),特別是那些伴有快樂的誘惑或駭人的痛苦的事物,或者是那些遠(yuǎn)播國外的虛浮名聲的性質(zhì)。它們是多么的無價值、可蔑視、骯臟、腐爛和易朽啊!所有這些都是理智能力要注意的。理智能力也要注意那些以意見和言論造成名聲的人:注意什么是死亡這一事實:如果一個人觀察死亡本身,通過反省的抽象力把所有有關(guān)死亡的想像分解為各個部分,他就將把死亡視為不過是自然的一種運轉(zhuǎn);如果有什么人害怕自然的運轉(zhuǎn),那他只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無論如何,死亡不僅是自然的一種運轉(zhuǎn),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之目的的事情。理智能力也要注意人是怎樣接近神的,是通過他的什么部分接近神,以及他的這個部分是在什么時候這樣做的。
沒有比這更悲慘的了:一個人旋轉(zhuǎn)著穿越一切,像詩人說的那樣打聽地下的事情,猜測他的鄰人心里的想法,而不知道只要專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誠地尊奉他就足夠了。對心中神的尊奉在于使心靈免于激情和無價值的思想而保持純潔,不要不滿干那來自神靈和人們的東西。因為,來自神靈的東西,因其優(yōu)越性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而來自人的東西,因我們與他們是親族的緣故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珍重的。有時他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因?qū)ι茞旱臒o知而引起我們的憐憫,這種不辨善惡的缺陷并不亞于不辨黑白的缺陷。
作者簡介:馬可·奧勒留(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學(xué)家”,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希臘義學(xué)和拉丁文學(xué)、修辭、哲學(xué)、法律、繪畫方面受過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學(xué)派代表人物之一。奧勒留也許是西方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哲學(xué)家皇帝。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名著之一。